一生没有子女,周恩来如何释放亲情?他曾把五个孤儿请进国务院

正史笔记 2023-08-28 17:55:54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前言

“现在国家急需英语人才,是不是让她们以后专学英语?”周恩来对冰心说。

日夜为国操劳的周总理,决定将五个孤儿请到国务院……

周恩来与冰心夫妇

新中国诞生后,知名作家冰心和她的丈夫吴文藻举家从日本回到了祖国。

1952年初夏的一天,一辆汽车把这对夫妇迎进了夜色如画的中南海内,周恩来总理虽然公务繁忙,但是他非常仰慕冰心的才华,所以利用晚上一点的时间,在西花厅接见了冰心和吴文藻。

他们的汽车刚一进西花厅前院的大门,周恩来就从房子里面迎了出来,快步来到车子跟前和冰心夫妇握手。周恩来笑容满面地说:“欢迎欢迎,欢迎你们回来!”

周恩来和邓颖超将冰心夫妇亲切地迎进客厅,招呼他们在沙发上坐下,详尽地询问了他们在国外的经历和回国后的打算,还特别地问了他们孩子的情况。

当时,冰心的儿子在清华大学学习。他选择了一个很好的专业——建筑专业,百废待兴的祖国是多么需要建筑人才啊!周恩来对其子吴平的情况很满意。

接着,冰心讲到两个女儿在日本时就读于国际学校,学的是英语,姐妹俩的英语根基不错。周恩来突然打断了冰心的话头,恳切地对冰心说:“现在国家急需英语人才,她们有英语基础,是不是让她们以后专学英语?”

其实原来冰心并没有这个打算,但听周恩来总理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心里一热。周总理时刻胸怀国家大局的境界,深深地感动了她。冰心点了点头,欣然接受了这富有远见的建议。

后来,冰心的两个女儿进入了外语学院学习,成为了国家需要的外语人才。

五个孤儿来到国务院

除了名人的后代,周恩来对普通工农子弟更加关心,他把亿万儿童都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

1961年,周恩来到河北农村考察,他曾经准备将一个女孩子带回抚养,而这孩子的父亲二廷曾经当面顶撞过他。

那是周恩来和邓颖超从河北农村回到北京后,有一天,他们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报道,上面讲述了一个姓周的老工人,解放前拉人力车,生活很苦,妻子拣破烂。解放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幸的是1961和1962年,夫妻俩先后去世了,他们的五个孩子一下成了孤儿,大哥同山十五岁,最小的同义才三岁,同院的邻居和街道上的大叔大婶,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都热情地帮助他们,让他们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周恩来得知后,马上让秘书了解一下这五个孩子的近况。可大家谁也没有想到,日夜为国操劳的周恩来会将孩子们统统请到国务院。

1964年8月,周同山兄妹五人收到了一张烫着金字的请帖,这是国务院寄给他们的。这一天,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的联欢会,周恩来想到了他们。他很想让这五个失去双亲的孩子也来这里,和孩子们一起联欢,让他们也来看看北京,看看人民大会堂。

很快,五兄妹来到了灯火辉煌的人民大会堂,邓颖超热情地迎接他们,亲亲这个,瞧瞧那个,还把最小的同义抱在怀里,亲切地问他们:“你们生活怎么样?有困难没有?毛主席很关心你们,周总理要我问你们好!”

孩子们激动得将事前准备的话都忘了,只顾笑了。

1966年春节,周恩来又将照顾他们兄妹生活的邻居田大婶请到了人民大会堂参加招待会。周恩来总理握着田大婶的手,赞扬她无私助人为乐的精神,感谢她为新中国的儿童做了一件好事,并且希望她将孩子照顾好,长大要接革命的班。

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二人,虽然一生没有自己的子女,但他们却对亲属的子女、烈士的遗孤、老百姓的孩子十分关心和疼爱。他们与这些孩子之间,超越亲情,大爱无边……或许,这也是他们释放亲情的另一种方式吧!

注意: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2 阅读: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