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平江县昌江河发生翻船事件,导致6人不幸溺亡。

纪百事 2025-04-22 17:06:20

2025 年 4 月 21 日傍晚五点半,湖南平江县昌江河大洲乡段的河水在暮色中泛着冷青色。一艘长约四米的塑料船正从都塘村驶向对岸,船帮上用红漆歪歪扭扭写着 “自用” 二字,舱内挤着六名村民,背篓里的春笋堆得老高,鲜嫩的笋尖蹭着彼此,发出细碎的沙沙声。他们急着赶在天黑前把这季头茬山货送到镇上,没人留意到船底去年修补的胶带已被河水泡得膨胀,更没察觉前方电站下游的水面下,暗涌正像无形的手搅动着水流。

变故发生在一瞬间。当船行至两村交界的深水区,一个突然的颠簸让船头猛地翘起,背篓里的春笋翻落水中,有人慌忙去抓漂走的竹篓,六个人的重量让本就超载的船体彻底失衡。塑料船 “咔嚓” 裂开的声响混着惊呼沉入河底,水面只留下几顶草帽和零散的春笋,很快被湍急的水流卷向电站方向。在岸边割草的老人扔下镰刀跑过来时,河面已恢复平静,只有漩涡中心的涟漪还在一圈圈扩散。

报警电话后,整个村庄被警笛声惊醒。蓝天救援队的车辆碾过乡间土路,森林消防的冲锋舟在夜色中拼装,近百名救援人员打着手电筒沿河岸搜寻。潜水员穿着厚重的装备一次次潜入 8 米深的水底,探照灯的光束在浑浊的水中划出银线,却只触碰到坚硬的礁石和缠绕的水草。春夜的河水刺骨,救援人员的手套被礁石划破,指尖冻得发紫,却没人停下 —— 他们知道,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第一个遇难者在晚上七点十分被发现,是梅仙镇的中年汉子,上岸时手里还攥着半根春笋,指甲缝里嵌着河底的泥沙。随后的两个小时里,五具遗体陆续被打捞上岸,六名落水者全部遇难。医护人员检查发现,他们的衣物都有撕扯痕迹,膝盖和肘部布满淤青,那是在水下挣扎时与礁石碰撞留下的印记。最令人心碎的是,一名遇难者的手机屏幕还亮着,微信对话框停留在给妻子的消息:“今晚卖完笋,给咱妈买药。”

事故现场,破碎的塑料船被拖上岸,船底的补丁清晰可见 —— 那是用三块不同颜色的塑料板拼接而成,缝隙间糊着发黑的胶水。据村民说,这艘船是老李家花 200 元从废品站淘来的,平时载着人往返河两岸,“能省半小时山路呢”。而事发河段因电站蓄水,水深超过 8 米,水下暗礁密布,三个月前刚立的 “禁止载人” 警示牌,此刻正歪倒在岸边的芦苇丛里。

悲剧发生后,平江县连夜成立调查组,水利、公安、应急等部门联合介入。遇难者家属在村委会抱头痛哭,六户人家中,有三户的顶梁柱是家中唯一劳动力,有两人刚凑齐孩子的学费,还有一位老人等着儿子带新笋回家熬汤。政府紧急启动救助机制,心理专家进村疏导,河道上增设了救生圈和警示灯,所有自用船只被集中检查,隐患船只当场扣押。

但在板口村的老樟树下,村民们的议论声里满是无奈:“绕山路要走三个小时,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不坐船咋办?” 这句话道破了农村安全的深层矛盾 —— 当生存需求与安全规则冲突,侥幸往往成为无奈的选择。五年前邻村曾发生类似事故,当时也说要整治,如今警示牌还在,悲剧却再次上演。

22 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昌江河上,打捞工作接近尾声。河面漂浮的春笋已全部捞起,鲜嫩的笋尖沾着泥浆,被整齐码放在岸边 —— 只是再也等不到它们变成餐桌上的美味。六名遇难者的遗体被逐一抬上殡仪车,家属们的哭声在山谷里回荡,惊飞了树上的麻雀。

这场发生在春天的悲剧,像一场冷雨浇在每个村民心头。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生计的路上,任何对安全的忽视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当最后一辆殡仪车驶离村口,新的警示牌被牢牢钉在河岸:“水深危险,严禁超载”。但比警示牌更重要的,是让安全意识真正融入每一次出行,让那些倒在春天里的身影,成为最后一批因侥幸而逝去的生命。

0 阅读:2

纪百事

简介:分享热门话题 分享有趣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