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奇才这首妙诗,短短40字,道尽浮生百味,读罢心如古镜照山河

闲说人 2025-04-15 05:30:43
《读古诗》

邵雍

闲读古人诗,因看古人意。

古今时虽殊,其意固无异。

喜怒与哀乐,贫贱与富贵。

惜哉情何物,使人能如是。

《读古诗》是北宋理学家邵雍的一首哲理诗,通过品读古人诗作揭示人性情感的永恒性。全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诗学思考。

[烟花]逐句赏析:1."闲读古人诗,因看古人意。"

"闲读"二字奠定悠然自得的品读心境,暗含非功利性的审美态度。

"因看"一词自然过渡,体现诗人在文字表层下探寻深层意蕴的主动思考。

2."古今时虽殊,其意固无异。"

时空差异的客观现实("时虽殊")与精神本质的恒常性("意无异")形成张力。

"固"字斩钉截铁,凸显理学家的哲学判断:人性本真超越历史语境。

3."喜怒与哀乐,贫贱与富贵。"

两组四元对立:前为情感维度,后为社会维度,构建人类经验的全景图谱。

并列结构强化普适性,囊括所有人生境遇,为下句设伏。

4."惜哉情何物,使人能如是。"

"惜哉"转折生叹,从理性认知跃入情感共鸣,深化诗意层次。

"情何物"的诘问暗合陆机"诗缘情"传统,揭示诗歌超越时空的奥秘正在于共通人性。

[烟花]哲学意蕴:

作为理学家的诗学宣言,此诗将"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纳入"天理"范畴。在邵雍的先天象数体系中,人虽有时空之限,却因秉受同一天地之理而具有共情能力。这种"理一分殊"的思想,在此转化为对诗歌永恒魅力的诠释——古今诗心,同理共振。

[烟花]艺术特色:

结构严谨:起于读诗,承于悟理,转列现象,合于哲思,符合"起承转合"的古典诗法。

语言张力:简白如话的表述("贫贱与富贵")与深邃哲理("其意固无异")形成审美反差。

情感流动:从闲适到惊叹的情绪曲线,使说理诗具有抒情维度,践行"情理交融"的诗学理想。

此诗犹如一座横跨千年的精神桥梁,在"闲读"的悠然中,我们与古人共享着永恒的悲欢。邵雍以其理学家的睿智与诗人的敏感,为我们揭开了文学经典的终极密码——最动人的诗篇,永远生长在人类共有的情感土壤之上。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