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64次黑手颠覆:美国如何用72小时摧毁一个国家

艳艳保 2025-04-27 21:16:55

近日,知名经济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中国主持召开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对国际关系的冲击”会议上指出,美国曾在42年间对他国施行了64次秘密的政权更迭行动。

一、血色档案:美国64次政权颠覆中的“经典案例”

“42年64次秘密政权更迭”,绝非空洞的数字,而是浸透鲜血与谎言的政治暴力史。以下五大典型案例,堪称美国霸权逻辑的“教科书式演绎”:

1. 伊朗1953:石油利益与“摩萨台式政变”

1953年CIA与英国军情六处推翻伊朗民选首相摩萨台的政变,是美国颠覆政权的“鼻祖级”操作。为夺取英伊石油公司控制权,美国发起代号"阿贾克斯行动",中情局用2.7万枚金币收买街头暴徒,将民选的摩萨台政府送进监狱,扶植巴列维王朝复辟。这场颠覆直接催生了1979年伊斯兰革命,至今仍在灼烧中东地缘格局。

影响:伊斯兰革命爆发,美伊敌对持续至今,中东地缘裂痕深种。

2. 危地马拉1954:香蕉共和国的“联合果品公司阴谋”

1983年,中情局解密的《冷战隐蔽行动手册》第17页赫然写着:"政权更迭的黄金周期是72小时,必须确保目标国核心指挥链断裂。"这份手册的扉页沾着危地马拉总统阿本斯的眼泪——1954年,美国用400名雇佣军和无线电心理战,让这位民选领导人在72小时内流亡海外。此后30年,危地马拉陷入内战,20万人死亡,其中90%为原住民。

影响:中美洲“死亡三角”形成,难民潮冲击美国边境政策。

3. 智利1973:民主之死与“芝加哥男孩”的经济实验

1973年9月11日,美国通过经济封锁(切断国际贷款)、资助智利反对派媒体、策动卡车司机罢工等多重手段制造智利社会动荡,推翻民选总统阿连德,皮诺切特独裁政权上台。政变后,美国支持的“芝加哥男孩”经济学家团队推行所谓新自由主义改革,导致智利贫富差距飙升至拉美之最,3万人遭迫害,20万人流亡。

影响:拉美“民主灯塔”熄灭,开启美国“经济殖民+军事独裁”的拉美控制模式。

4. 乌克兰2004-2014:“颜色革命”与代理人战争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累计投入超50亿美元,培训反对派、操控媒体舆论。2014年,美国助理国务卿纽兰被曝录音指挥乌克兰政权更迭,直言“亚采纽克才是总理人选”。从“颜色革命”到广场政变,乌克兰被美国拖下深渊。

影响: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俄乌战争持续至今,欧洲安全架构瓦解。

5. 玻利维亚2019:锂矿争夺与“政变2.0”

为掌控全球70%锂资源,美国支持反对派推翻左翼总统莫拉莱斯。NED资助的“公民联盟”煽动街头暴力,军方逼宫,最终亲美临时政府上台。

美国还对玻利维亚政变采取经济战手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突然宣布冻结该国黄金储备,华尔街做空机构同步发动锂矿股抛售潮,72小时内让这个南美锂矿大国陷入瘫痪。这场"金融政变"创造了政权颠覆的新范式——无需一兵一卒,用资本管道就能抽干一个国家的血液。

影响:拉美“粉红浪潮”逆转,资源民族主义遭重创。

二、霸权绞肉机:64次政变如何肢解多边主义?

美国64次颠覆行动中,仅2次获安理会授权,其余均属非法干预,严重践踏《联合国宪章》。

当联合国安理会2023年就也门人道危机表决时,美国第43次动用否决权。这个场景恰是萨克斯所言的"多边主义绞杀现场"。

在42年间,美国在87%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中投反对票;拖欠联合国会费达13.4亿美元,却拨款120亿美元扩建关塔那摩监狱;先后退出《巴黎协定》《伊朗核协议》《中导条约》等17个国际公约;还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败诉后,直接瘫痪其上诉机构。

这种"建制性破坏"导致国际信任崩塌、区域冲突升级、治理体系碎片化三重恶果。

如美国2024年以“反恐”为名空袭叙利亚,实则为推翻阿萨德政权铺路,却援引《联合国宪章》第51条“自卫权”狡辩。

再比如国际刑事法院(ICC)调查美军阿富汗战争罪时,美国宣布制裁检察官;而海牙法庭通缉普京时,却高呼“正义必须伸张”。

正如新加坡学者马凯硕所言:"当守门人变成砸场者,足球赛只能变成街头混战。"

三、霸权黄昏与文明的选择

64次政变,64道伤疤。当美国自诩“灯塔”时,其阴影下尽是破碎的国家与泣血的人民。多边主义的重生,不仅需要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更需要每个国家以行动宣告:“强权的剧本,我们拒绝参演!”

这场文明的对决,历史正在进行审判!

0 阅读:0

艳艳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