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夏至,日在东井,月在天驷。
这是软件显示的夏至日躔所在。

这是软件显示的月离星宿,正在东宫青龙房宿(天驷)四星的位置。

放到一万一千年前,夏至的时候,日躔正在天驷房宿,也就是大火。
《尧典》说: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说的正是夏至的时候,日躔正在东宫青龙的天驷房宿大火。
观测二分二至的日躔星,是中华文明最少一万一千年以前就明文规定在《尧典》里的。
而且,这样的传统,起源还要古老得多得多。
只不过,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是一套已经成熟并且制度化的文字系统。
《虞书尧典》,就是人类文明的第一圣经,是1.1万年前的人类最高文明写下的法典。
以下凑字数: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