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尧典》记载的天象是1.1万年以前的的二分二至日躔。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夏至时日躔在东宫青龙房宿大火。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秋分时日躔在北宫玄武虚宿。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冬至时日躔在西宫白虎昴宿。
“日中,星鸟,以殷中春”,春分时日躔在南宫朱鸟星宿。
日躔的时间,是大约在公元前9100年,距今1.1万年。
在1.1万年以前的的上山文化中,已经发现了成熟的易卦。

上山文化易卦
有了六爻卦,必然已经有了六十四卦。
而六十四卦,最开始的排列方式一定是先天图那样的。
可是,后天八卦和卦气图上的方位,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
同样也是在1.1万年以前的就有了。
因为后天八卦的四正卦,就是卦气图上的四正卦,这两个卦序是相同的。

卦气图卦序和后天八卦相同
也就是说,按照卦气图写成的《大象》,也是1.1万年以前就有了。
什么文王周公,只不过是照抄了一万年前有虞氏创造的卦序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