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里的“舌”,画的不是人的舌头,而是蛇信子。

甲骨文里的“舌”
没有任何人的舌头会分叉,但是蛇信子会,而且正好是和甲骨文“舌”字这样的,分成两个叉。

“舌”是蛇的信子
在四千多年前的陶寺龙盘上,画的就是一条蝮蛇,嘴里吐出了………好多根蛇信子。

这么多道蛇信子,其实是强调这根蛇信子伸出来的速度太快,以至于出现了残影。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形容的就是这个蛇信子伸出来的速度。
蛇信的“信”,古文里本就是当做伸长的“伸”来用的。
信,古多以为屈伸之伸。——《说文解字注》
言语的“言”,正是一个蛇信子伸出来的样子,在蛇信子顶上加了一横,表示蛇信子到达的地方。

甲骨文“言”字
古人对于“言而有信”的形容,最好的莫过于《系辞》里面孔子说的:
君子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
这段话,据说是孔子对于《中孚》一卦的解说。
巧的是,中孚的“孚”,就是信的意思。
孚,信也。——《尔雅》《说文》
更巧的是,我们好说过,甲骨文里的“龙”和所有与蛇有关的字,特指的都是蝮蛇。
蝮蛇的蝮,本作“复”,和中孚的“孚”本来就是同一个字!
马王堆帛书《周易》里面,所有的“孚”都写成了“复”!
也就是说,“龙”这种蝮蛇,本身就象征着反“复”其道、七日来“复”的天行,是孚信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