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英掩护中央最后一支队伍转移后,坚持不走,说:机关要正常办公

荒沙历史吖 2024-11-26 22:09:51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大幕正式开启。

第五次反“围剿” 影视画面

中央主力红军转移,必须要有掩护的,否则根本无法实施。可是,掩护中央主力红军转移,就意味着最后要面临牺牲的绝境。

那么,由谁来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呢?中央反复思考,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项英。由他组建中央军区,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统一指挥中央苏区的部队。同时,他依然是中共中央分局书记,主持苏区的全面工作。

1934年11月底的一天,国民党蒋介石突然大发雷霆,因为他收到了确切的情报,中央红军主力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从中央苏区转移走了,而国民党却完全不知道,还以为主力红军还在苏区。

那么,中央主力红军有8万多人,为何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转移走了,而国民党这边却没有发现呢?这就得说一下项英同志的掩护工作了。

项英在讲话

中共中央和军委总部的最后一支队伍转移后,项英主持召开了中央分局的会议。这一次会议堪称悲壮,因为大家都知道留下来即将面临的命运。

因此,就在会议上,有人提议说,主力红军和中央已经转移了,现在该考虑我们转移的问题了,坚守苏区是没有出路的。大家七嘴八舌,都在讲着自己所认为的最好的疏散方向。

可谁知,项英听后斩钉截铁说,现在还不能走,因为主力红军还没有完全走出去,现在中央分局的主要任务就是,坚持正常办公,处理公务,与中央主力红军在的时候一样。

这一下,大家可炸开了锅。现在趁着敌人还在,还没有完全困死我们,还有机会突围转移,当敌人缓过神来,发现红军主力全都走了,就会对中央苏区发动全面进攻,那个时候再走就来不及了。

红军队伍长征

项英当然知道这个绝境。他冷静地对大家说,他和大家的想法都一样。可是,这就是大家留下来的意义,我们拖住敌人一天,就会给主力红军争取一天的时间,而他要求所有人正常办公,处理公务,造成与主力红军在的时候的状态一样,主要目的就是要迷惑敌人。

恰恰证明,项英这一招果然奏效了。中央和主力红军全部转移后一个月,蒋介石才得到了确切的情报。这就有了开头的一幕,他大发雷霆,誓言要将留在苏区的中央机关和红军全部剿灭干净,一个不留。

项英面对的,是一个绝对的困局。此时,他手里可掌握的红军只有3万多人,还有中央分局的工作人员。可是,这些人员中,有一万多的红军伤员是没有战斗力的,还需要照顾和安置。

项英

剩下的红军战斗员中,手中武器少的可怜,多数人手里没有枪,只有大刀和梭标,要与8万主力红军都没有抵挡住的国民党军队斗,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此时,项英展现出了无比的忠诚和勇敢,他对留守人员讲,现在从他做起,每个人都要做好牺牲的准备,没有中共中央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转移撤离,这是死命令,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蒋介石很快动手了,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开始进攻赣南、闽西为主的中央苏区,虽然苏区军民奋勇抗击,但依然是遭遇了重大损失。

最后,项英按照中央的指示,把部队分成九路突围,然后各自游击生存。就此,艰苦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正式开始了。

左一陈毅 左二项英

蒋介石很快探得了红军留守人员的实力,叫嚣用50倍于我的兵力,将中共游击队“打死、饿死、困死”。

然而,他们太低估项英的能力了。正是在项英、陈毅等同志的带领下,游击队不但没有在三个月被剿灭,反而逼着蒋介石把清剿时间一改再改,半年、一年、三年……最后变成长期清剿。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对红军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印象深刻,他曾十分客观地评价过项英:他可真是从坟墓里爬出来的铁人啊!

斯诺

而项英自己回忆起这三年的战斗史,笑着说:两年我都没脱过衣服睡觉,衣服被树枝挂得破破烂烂的,全是补丁。而这些,都是项英在南方坚持斗争的真实写照了,也必将永久载入我党我军史册。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