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北伐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四人,成为当时最强的四大武装派系头目,其中蒋介石控制着中央政府。
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于是对其他武装派系进行打击,导致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联手反蒋,因此爆发了“中原大战”。刚开始反蒋联军还处于优势,但随着张学良率兵支援蒋介石,最终反蒋联军战败,冯玉祥的西北军瓦解,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等人,率领西北军残部建立了第二十九军。

西北军战士
安克敏早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直属长官是张自忠,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北伐战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当上团长。“中原大战”结束后,西北军被瓦解,第二十九军成立,安克敏继续在张自忠手下当特务团长,这个团长一当就是好多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安克敏率兵参加了“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官职也总算升为旅长,是一员虎将。后来安克敏又率兵参加了“常德会战”“枣宜会战”等,但由于不被重用,渐渐地失去了兵权,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退出军界。
1898年,安克敏出生于山东曹县,父母是当地富农,安克敏从小在私塾读书,之后考入县城的小学堂。

冯玉祥
1920年初,冯玉祥担任北洋第十六混成旅旅长,他的部队在河南招兵买马,安克敏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跑去报名参军。安克敏有文化,所以被编入旅部直属的学兵连,连长是张自忠,安克敏在部队表现好,得到了张自忠的欣赏。
之后安克敏跟随部队,参加了两次“直奉战争”、“南口大战”、“北伐战争”等,而他靠着战功,也从大头兵升为团长。
1929年,北伐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和冯玉祥爆发冲突,“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在潼关集合重兵要攻打蒋介石,结果韩复榘和石友三被蒋介石收买,率部脱离了西北军,导致冯玉祥大败。“蒋冯战争”失败后,冯玉祥把部队进行整编,张自忠调离第二十五师,改任第六师师长,第二十五师扩编为第四军,张凌云为军长。

张自忠
张凌云当上军长后,就开始排除异己,由于安克敏不是嫡系,所以被免去了团长职务,安克敏就去往张自忠的第六师任职。
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反蒋失败下野,西北军解散,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冯治安等人,率领西北军残部退往山西南部,被张学良改编为第二十九军,宋哲元担任军长,张自忠为第三十八师师长。
1933年,张学良因为丢失东北和热河,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被迫下野,平津地区成为第二十九军地盘,张自忠也把部队进行扩编,安克敏担任特务团团长,率兵驻守在南苑。
1937年7月,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打响,日军朝着平津地区进攻,安克敏率兵在北平和日军作战。平津沦陷后,第二十九军南下被解散,张自忠升为第五十九军军长,安克敏继续当特务团团长。

西北军战士
1938年1月,安克敏率兵驻守在河南修武、新乡一带。2月,安克敏率兵跟随张自忠前往江苏徐州,听从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指挥。
3月,日军进攻临沂,庞炳勋的第三军团抵挡不住,李宗仁派张自忠的第五十九军支援临沂,到了临沂后,安克敏的特务团在沙岭寨里,南区坊一带,担任预备队。3月24日,日军第二次大规模进攻临沂,其他部队都派到前线了,安克敏的特务团继续作为预备队,驻守在八块石一带。
5月3月,张宗衡旅在展庄和日军激战五天,部队伤亡惨重,安克敏率领特务团前往展庄,支援张宗衡,二人率兵多次打退日军进攻,坚守住阵地。

祁光远
“临沂保卫战”结束后,独立第三十九旅旅长祁光远,因为指挥部队不力,被免去旅长职务,安克敏升为独立第三十六旅旅长。
1938年8月,“武汉会战”时期,孙连仲的部队在豫南固始一带,和日军战斗,为了掩护孙连仲的部队,张自忠派安克敏的独立第三十六旅驻守潢川县。到了潢川后,安克敏给全旅官兵训话,说就算打得只剩下一兵一卒,也要坚守住荒川,为了防止士兵逃跑,安克敏下令把后方的木桥都毁了。
9月3日,张自忠率兵转移到光山县,日军对潢川发动进攻,安克敏率兵抵抗。9月16日,经过十几天的战斗,日军始终没有进入潢川,但独立第三十六旅损失惨重,张自忠派第一八零师师长刘振三,率兵支援潢川。

9月19日,安克敏已经完成阻击任务,决定率独立第三十六旅突围,虽然部队成功突围了,但张自忠没有奖励安克敏,反而将他免职留任,戴罪立功。安克敏之所以被免职留任,那是因为突围的时候,没有及时处理所有的大炮,导致大炮都被日军缴获,另外在保卫潢川的时候,独立第三十六旅的一个营长,居然想私自带兵逃跑,所以安克敏被免去。
1939年,“随枣会战”的时候,安克敏恢复了旅长职务,他率兵联合独立第二十六旅,冲出日军包围圈,转移到汉水西岸。
1939年底,国民党取消了旅一级的番号,虽然安克敏升为第一八零师副师长,但这时候他已经没有了兵权,之后以虚职的身份参加了“枣宜会战”、“老河口会战”、“常德会战”等。
1946年2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克敏以陆军少将军衔退伍,之后他的事情没有记载。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