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箫紫圜
编辑|梦入神机
锦衣库不仅是日常的财政收支部,还是战争时的金库,用以把获得的所有收入都投入到战争。
战时锦衣库的职能战时锦衣库实际上是陆军部、海军部、财政署和军需部等部门的结合体,战时的资金供应,命令下达和军队补给,都由锦衣库统一调配和管理。
英王在苏格兰、佛兰德斯、加斯科尼和威尔士的战争,通过锦衣库的直接调配,省去了财政署、国库等机构的批准,办事效率极大提升,有助于取得战争的胜利。
随着国内外战争的持续,锦衣库入不敷出,国家财政十分紧缺,为了开辟财路,国王开始向国内外的商人借款。
公元1294年至1295年,英与法国和苏格兰的战争开始,军队远征加斯科尼需要大量的经费,为满足新的资金需求,国王不断开辟财源来增加财政收入,结果出现了当时最高的一笔锦衣库收入,即一年124792英镑。
即便如此,也不足以支付当时战争所需的138255英镑的开销。
可见,爱德华一世为打赢战争只得靠借贷来维持,锦衣库则代表国王负责接收借款。
爱德华国王的借款一部分来自于国内的贵族,但主要还是来源于外国的银行家,特别是意大利卢卡的里卡尔迪银行。
早在13世纪中期,意大利银行家就与英王有了密切的财务往来。
1254年当时的爱德华王子受封骑士时,亨利三世就曾向意大利商人借款2000马克,后来为了给次子埃德蒙购买西西里王位,亨利又向意大利的银行借款5.4万英镑。
在1272年,爱德华一世东征返回英国,途经西西里和法国,并在两地滞留了两年时间。
期间他的远征活动共耗费10万英镑,由于入不出,爱德华向意大利的里卡尔迪银行借了2.3万英镑才凑够回国的路费。
为偿还当时的欠款,爱德华向意大利的里卡尔迪银行借了2.3万英镑才凑够国的路费。
为偿还当时的欠款,爱德华一世还在议会上与代表们谈判,最终议会同意对羊毛和皮革出口征收关税,税率为6-8英镑。
在同一年的第二次会议上,爱德华获得了征收动产税的权力,税率为动产总额的十五分之一,这项收入为其带来了8万镑的收入,对缓解财政困难起到了一定作用。
另外,随着外交活动的增多,国王也开始向银行获取行政贷款,主要是利用意大利银行在西欧各地的分支机构。
为英国的外交活动就地提供经费,既缓解了国王的财政压力,也避免了跨地区运送货币的成本和风险。
在1278、1285和1289年,里卡尔迪银行罗马的分支为英国派驻的特使提供了所需经费。
在1293-1294年,爱德华一世与法国战争谈判期间,里卡尔迪银行驻巴黎的分支机构为派往巴黎参加谈判的兰开斯特公爵提供了大约2.5万马克的贷款。
在1275-1294年间,里卡尔银行开始提供战争开支,锦库每年共能收取约11000英镑现金,包括英王每年的关税收入在内。
但战争的财政负担是巨大的:在第一次威尔士战争期间,共花费了约2.3万英镑,第二次威尔士战争时的花费高达惊人的15万英镑。
而当时国王每年从家地上获取的收入才1.4万英镑,意大利里卡尔迪银行则在威尔士战争中预付了7万英镑,占到战争总开销的一半。
在后来的加斯科因战争期间,里卡尔迪银行又预付给了锦衣库103000英镑。为了预付这些现款,里卡尔迪银行停止了对其他人的贷款业务。
在1299年后,弗雷斯科的巴尔第银行接誉里卡迪银行成为英国王室最主要的银行家,它每年向王室提供大约6000英镑的借款,为国王在威尔士和苏格兰战争提供了资金保障。
对于锦衣库而言,战争借款的增多和财务往来的频繁,促使其建立了自身的组织和制度机制。
在向国内外的商人借贷时,锦衣库也像财政署一样,发行木码给债权人,债权人可以凭借木码到当地的郡守处领取货币,郡守则持木码到财政署结账。
锦衣库成为财政收支机关国王借款的不断发展造成了锦衣库成为财政收支机关,而财政署变成了一个结算部门。
此外,随着13世纪中后期苏格兰战争的进行,锦衣库具有了征召雇佣兵、民兵,负责武器、马匹、粮食、军饷等军需供应的职能,这使得锦衣库成为了战时的国库和军需处,其权力范围相比于13世纪初又有所扩大。
在爱德华一世统治末期,国王的欠款数额巨大,债权人以商人和士兵居多在国王27岁至35岁时,王室的债务就高达60109英镑,直到国王去世时这些债务仍未偿还。
1307年爱德华一世去世时,遗留的债务高达20万英镑,其中王室欠佛罗伦萨巴尔第银行的款项就达6万英镑。
爱德华的一生欠了商人、贵族、大臣、士兵、水手等各色人等的钱,国王的债权人会被发给一种称为“锦衣库债券”的债务承认书,在这张羊皮纸上简要地记录了债务人的名字和债务的性质,并用一个锦衣库官员的私人印章密封。
国库的卷档中保存着数百种这样的凭证,其中大部分的锦农库债券都发给了军队的士兵,国王的欠饷数额巨大。
国王的巨额欠款使锦衣库负债累累,由于锦衣库与国王之间关系密切,锦衣库常被视为国王财政和行政权力的代表,于是锦衣库成了因王的替罪羊。
在14世纪初的贵族改革运动中成为众矢之的。
在1311年贵族颁布的法令中,贵族们提出了以财政署作为国家财政核心机构,控制王国所有财政收支的改革计划。
“作为贵族们按照共同利益原则对国王政府的批评,法令给全国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力图把全国的所有财政置于贵族委员会和财政的控制之下”。
在1323年和1324年,财政署也颁布了相关法令。
1323年的约克法令中提到,锦衣库要每日或至少每隔一日及时上报王室开支的帐目,此外所有其他王室部门的官员应根据锦衣库保管人的要求,每季度或每半年向锦衣库申报一次帐目,锦衣库则要在申报后的下个月按时上报财政署。
1324年的威斯敏斯特财政署法令则对锦衣库职能和运行作了更详细的规定。
法令规定,除了国王的骑乘的骏马以外,大锦衣库、国王的仆役长、王室的供货商等原本锦衣库内部的机构和人员,都不再隶属于锦衣库的管辖,转而由财政署统一管理。
此外,法令还规定,除了因王礼品、法庭罚款和市场罚款,锦衣库只能从财政署处接收财物。
而且法庭罚款和市场罚款的罚金要记录在案后交给锦衣库保管人,案本的副本连同封条还要在复活节前送到财政署备案。
法令的内容之详细,规定之严格令人瞠目,锦衣库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和约束。
总体上看,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一系列贵族改革法令,极大地削弱了锦衣库作为首席财政机构和战时国库的职能,封建贵族企图用公共性更强、更易控制的财政署来取代国王的锦衣库。
锦衣库与财政署之间也形成了对立,二者在中古时期的势力发展变化是此消彼长的,十三世纪中期财政署的衰落和锦衣库的兴起便是例证。
此外,财政署的不断完善使得其独立性加强,进而逐渐脱离王室内府成为国家机构,并在一些财政收支问题上与国王的意见相抵触,作为国王则更愿意利用王室内府的近臣进行国家管理,以形成国王的个人政府,二者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