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悲”是人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也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以诗歌为例,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唐诗、宋词、元曲中有“悲”之成分者也都占有很大的比重。
那么“悲”是如何产生的呢,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罪恶仅仅源于无知;有德者即幸福者。”我们似乎可以从中推出“悲”的产生是因为人的认识不够、境界不够、修养不够。然而事实上,思想境界的提升或许可以改变面对痛苦的态度,产生克服痛苦的方法,但却并不能完全消除人生中的各种痛苦本身,也便不能完全阻止“悲”的产生。甚至有时候这种“悲”还会莫名而至,沈德潜曾说:“余于登高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
什么是“悲”?如何面对“悲”?二十四品中作者从实境与悲慨内在逻辑关系的角度作出了解答。首先,实境是对于高层次真实的一种抵达,既然是真实那便既有美好的引发和谐愉快的一面,又有严酷的引发悲伤感慨的一面。其次,实境主要讲的是如何更好地去实现更有价值的目的,这也无疑引出了一个相反的问题,那便是目的性无法实现的情况,也就是目的性与条件性之间的矛盾问题。
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种种客观规律和联系,一般来说,只要遵循某种规律和方法,满足某些条件便可以实现某种目的,但实际上我们会发现,因为某些条件性的限制,即使按照正确的规律和方法去努力,也会有无法实现目标的情况。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达到或实现某种目的是一种普遍状态,而因为目的性的未达成,欲有所不能得,意有所不能平,难免悲慨,所以悲慨通俗来说是对目的性无法达成的一种情感化和形象化的表达。
可见,“悲”总是产生于目的性与条件性之间的冲突之中,这种矛盾冲突越激烈,“悲”的程度也便越高,“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这种矛盾,而“慨”所要面对的便是平抑因这种矛盾而产生的冲突和波动,也可以理解为是主体为克服这种冲突所作的努力。所以“悲”的内部包含着一对矛盾,“悲”与“慨”又在更高层次上构成了一对矛盾,这是平与不平之间的矛盾。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二十四品新解」似是而非是艺术的一大特点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实境」什么是艺术真实不妄的客观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