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为何要从内地调牛羊三万六千多头赈济匈奴部众?

高旭评历史 2023-08-18 14:00:03

有些想法和大家沟通下。

最近在和两家出版社沟通,对出版图书的要求和规范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要有大量的分析,同时引文出处都要标注。

结合对未来进度的忧虑(个人估计按照目前的写法,要完稿三国、东汉,真的是遥遥无期,咱们还有皇叔、丞相、五虎将、司马懿、陆逊、姜维、邓艾等一大批人物传记等着修改)

既然本来就是想以图读史,咱们的文字的确有些啰嗦了,后面会更言简意赅,减少应用,和不必要的铺垫,简单说就是不多废话,这样进度就可以大大加快哈。

上篇咱们写到刘秀对匈奴的体系化的渗透与改造的其中两条:匈奴遣子入朝、置“使匈奴中郎将”

这篇讲最重要的一条:内迁。

刘秀将南匈奴移入长城内,让他们定居于北方边境八郡(在现代的陕西、甘肃、内蒙古三省的部分地区)。南单于移民西河郡以后,依旧设立诸部落王,协助汉朝戍守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

南匈奴的贵族们摇身一变,成为了汉庭的边将!

刘秀为啥要将南匈奴迁进长城内呢?

他要同化这个民族,手段就是汉匈杂居。

别看历史上,汉人被异族经常血洗、欺压,但拉长时间来看,大部分欺凌汉人的民族后来不都被汉人同化了!

因为在古代,至少在东亚地区,汉人的文化是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最先进的,制度也是最先进的!

随着与中原农耕文明不断的接触,入塞匈奴的生产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传统的生产方式,畜牧经济出现了大幅衰退,以至于刘秀居然要从内地调牛羊三万六千多头赈济南匈奴部众(赐南单于羊数万头)

随着传统生产方式的瓦解,匈奴原有的政治制度全然瓦解,匈奴上层徒有虚衔,其民众则成为中原王朝的编户民。

朝廷对匈奴的控制力度也不断加强,和帝征伐北匈奴时,征调了南匈奴军,联军的军事序列此次是,车骑将军窦宪指挥汉人诸将,汉将节制匈奴贵族,匈奴贵族再率领其本部兵马作战。

单于已经失去对军队的掌握,以至于朝廷可以随意干涉匈奴内政,143年,匈奴内乱,单于位空缺三年,最后是由朝廷安排了继位的人选。

如果汉朝能一直保持统一,亦或曹魏政权延续的时间长一点,再不行,西晋没有八王之乱,匈奴这个民族可能就被汉人彻底同化。

接下来再把这个先进经验推广到乌桓、鲜卑,北方不就大同了?

可惜的是,司马家不争气,两百多年后,在已经完成汉化的刘渊领导下,南匈奴起兵反汉,五胡乱华的序幕由此拉开,南匈奴成功地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异族王朝,并拉开了后面大乱三百年的序幕(有意思的是,刘渊开创的王朝也叫汉)

当然,让南匈奴守边,那是要给钱的。

多少呢?

一亿九千万,大致相当于东汉财政收入的四十分之一。

但这钱花的值啊,一千年后,面对强势南下的女真,大宋是不是也可以采取类似政策,请辽人为大宋守边,对抗女真呢?反正钱你有的是啊。

匈奴人也很守信,拿钱就办事。

第二年春正月,南单于为了取信刘秀,同时也为争取更多的支持(金钱上的),遣其弟左贤王莫率兵攻击北匈奴,大获全胜,俘掳万余人,马七千多匹。北单于蒲奴为避南匈奴兵锋,退却近千里。

在刘秀的分化政策下,南单于归附汉朝,北境再无侵扰之患;位于匈奴东北的乌桓、鲜卑,过去常追随匈奴入塞侵扰,见南匈奴附汉后,也遣使至洛阳朝贡,北境愈加平静(由是乌桓、鲜卑保塞自守,北虏远遁,中国少事)

侵扰汉朝的最大麻烦匈奴就这么被轻易摆平。

刘秀功莫大焉。

可惜的是,他在西域问题上却犯下了大错。

1 阅读: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