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印之争不在青藏,而在印度洋?

给女儿讲史地 2024-11-22 09:29:55

在我国互联网上,印度是又热又弱,无论是其落后的种姓制度还是各类奇葩文化,特别是近几年印度人口反超中国独霸全球第一、中印边界冲突等事件,更是将喜马拉雅后面的印度推向大众。

青藏高原南侧的印度,三面环海

印度地理优渥,三面环海,国土广袤,是天然的地缘强国。无论他是否有意与中为敌,一个14亿人口、GDP马上全球第三敌对/竞对邻国,客观上一定是中国重要的地缘对手。

料敌从宽,中印地缘冲突是什么?

先说结论,中印的地缘竞争分为喜马拉雅一线和印度洋一侧,竞争格局迥异,微妙均衡,但长期看优势在我。

1、喜马拉雅一线中国的优势局

两国幕前的冲突集中在中印边界线上,边界线分3部分,每段都有冲突。两国为此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争端不止,军事冲突时有发生,域外有太多的国家在“期待”两个14亿人口大国冲突升级,然后渔利。

青藏高原大部分属于中国,中印边界地处中国西南,远离中国腹地,但印度核心区恒河平原却近在咫尺。印度人抬头北望的圣山的感觉,大体上类似在西安看见的秦岭不属于自己、在成都看见的雪山不属于自己、在北京看燕山不属于自己…

从印度仰望青藏高原

在喜马拉雅一线,我们虽然补给,但中高印低,中国却能以更小的军事存在,再加上中巴之间的准盟友关系,足以牵制印度大半个国防注意力,并对几百公里外的印度人口腹地和首都地区形成事实威胁。

喜马拉雅山一线,对印度而言,是其地缘风险、劣势最大的地方,但对中国而言,并不是,因为这里我们是优势局(当然我们不会放弃每一寸国土)。只是我们在战略优势局里实施了相对保守的策略。

2、印度洋上印度的优势局

视线往南,印度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地缘大国,从上世纪中叶开始,随着日本、韩国的工业化进程,以及本世纪初开始,中国的崛起,东亚工业国们和亚洲东部十几亿人人口消费市场的成熟,印度的这一优势被放大了。

时至今日,中国已然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世界各地的原料和能源从西亚、非洲通过印度洋进入中国,被转化为家电、汽车等工业品再通过印度洋走向世界…,一艘艘货轮在印度洋上来回奔波,供给着世界最大供应链中心。

印度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注视着这一切,其伸向印度洋的国土纵深,不仅能制约中国,甚至能影响世界。其东海岸的安达曼群岛,直接扼守马六甲海峡出海口,拉克沙群岛有27个岛屿,是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关键航道区域,阿拉伯海的波斯湾、红海到孟加拉湾的海运通道。

于是,中印形成了一种地缘平衡,喜马拉雅一线,中国战略压制,印度腹地尽数暴露,即使加倍努力也压力山大;而在印度洋一线,印度占有地利,我方风险敞口。作为两个文明大国,一种默契客观存在,东大在北方与印度保持低烈度对抗,给印度体面,而在印度洋上,印度保持克制,不生事端。

所有的平衡都是微妙的,中印间的地缘微妙不在北线,毕竟青藏高原挪不动,这份地缘压制印度得永久承受;微妙在广袤的印度洋,变数在中国崛起的远洋海军,当中国的航母编队游弋在印度洋上,首先担忧的可能不是美国,而是印度。

当前,对于世界最大的工业国而言,维持、巩固贸易路线的通畅和安全,几乎是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基于此,中国在印度洋上的战略布局和军事存在是必然选择。可以看到,从吉布提到巴基斯坦,从斯里兰卡到缅甸,一条中国布局的带节点的航线在印度洋上形成了。

中国在印度洋的战略布局,其中吉布提为军事基地

虽然这并不针对印度,但印度视角里,这更像是一个锁链,北部喜马拉雅是头箍,南边的港口链是枷锁。印度会长期困于这种压制吗?当然不会。

所以,一种隐形的竞争不可避免的开始了,印度开始疯狂的“招商引资”,以激活其人口红利,但是工业化何其艰难,窗口即使有,也容不下一个14亿的印度了。

美国的全球战略收缩,文明冲突叠加经济竞争,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将会是未来中国最大的地缘风险区,而印度无疑是那个最重要的地缘对手。

1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