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汽车“原地解散”:制造业内卷,究竟谁能破局?

桐桐看趣事 2024-12-17 17:58:48

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制造业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超200种的产量位居世界之首,这无疑昭示出中国制造的强劲实力与深厚底蕴。制造业飞速发展的背后,一种极为严峻且极具破坏力的现象 —— 产业内卷渐渐发芽,成为其前行途中最为棘手的劲敌。

汽车产业内卷现象:极越困境的警示

近期,极越汽车陷入的困境引发了广泛关注。传闻极越汽车原地解散,女主播在直播现场悲痛落泪,CEO遭遇围堵。极越的遭遇并非个例,一大批造车新势力仿佛都在重蹈其覆辙,在艰难的处境中蹒跚前行。但倘若深入剖析,会发现这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层次的危机 —— 过度的产业内卷,其严重性甚至足以对整个产业链的创造能力造成毁灭性打击。

九派新闻消息

传统意义上的内卷,如以命令式口吻要求供应商每年降价10%,在如今的产业环境中已显得 “不足为奇”。当下,一种新型且更为恶劣的内卷形式悄然兴起。一些品牌企业,尤其是在新能源车领域,开始大范围地向供应商 “借钱”,而且是无息借款。据不完全统计,众多造车新势力对供应商的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长达180天甚至半年以上,部分企业最高竟达9个月之久。这意味着什么?这等同于新能源车厂商在长达大半年的时间里,免费从中小供应商那里获取资金融通。对于中小供应商而言,现金流本就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而如今却被造车新势力通过延长账期无情地吞噬。长此以往,其后果不堪设想。一旦中小供应商的资金链断裂,企业的正常运营将难以为继,研发投入更是无从谈起,整个产业链的创新活力也将被严重削弱。

极越CEO夏一平

跨行业对比:凸显新能源内卷过度性

对比手机行业,更能凸显新能源车行业内卷的过度性。即便如手机行业中那些最为强势的品牌,其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也不过100天左右,尚不足新能源车行业最高水平的一半。适度的内卷,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激发产业的竞争力,促使企业不断优化自身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苹果、华为和小米等手机品牌商,通过适度的竞争压力,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使得全球60%的手机产于中国,这无疑是产业内卷积极作用的有力见证。然而,当内卷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如同新能源车行业这般,其负面影响便会如洪水猛兽般汹涌而至。

从微观层面来看,一个长期处于极度内卷环境中的人,其生活状态如同被上了发条的机器,只能机械地重复着固定的工作模式,创造力在这种高压与疲惫的双重夹击下逐渐泯灭。同理,对于企业而言,一群成天在紧张氛围和巨大成本压力下疲于奔命的中小供应商,就如同负重前行的行者,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去投入到技术研发与创新之中,更妄论制造出国际领先的电机和电池等核心部件。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生存压力之下,部分企业可能会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偷工减料,这无疑会对消费者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进而损害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形象。

新能源产业图谱

深度反思:多主体的责任与困境根源

需要深刻反思的绝不仅仅是造车新势力本身。它们为何会深陷低价加补贴的路径依赖而难以自拔?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入思考。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一赛道,市场份额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迅速抢占市场,不惜采用低价策略来吸引消费者,而补贴则成为了其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的重要手段。这种过度依赖低价和补贴的发展模式,忽视了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企业陷入了内卷的恶性循环。

新能源电车大规模降价

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在推动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等,但在引导企业健康发展、避免过度竞争方面,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行业协会等组织在规范行业秩序、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方面,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策略。部分消费者在购车时过于注重价格因素,而对产品的品质、技术含量和创新点关注不足,这也促使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降低成本上,而忽视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

产业内卷是中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它不仅威胁着个别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可能对整个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深远影响。要想化解这一危机,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等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共赢;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协调和规范作用,促进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只有各方携手共进,形成合力,才能使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继续绽放光彩,摆脱过度内卷的困境,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产业内卷的严重性,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应对这一挑战。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制造业能够在创新与合作的浪潮中,重塑辉煌,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 “中国力量”。

【本文来源@南风窗的视频内容】

0 阅读:9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