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青松岭下的杨柳村,有个叫柱子的年轻人。柱子今年二十五岁,生得膀大腰圆,却有一副菩萨心肠。村里人都说他"老实得过了头",可
就是这份老实,后来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福报。
柱子家有一头老黄牛,这牛在他家已经整整三代了。听柱子爷爷说,老黄牛刚来家时还是头小牛犊,油光水滑的皮毛,两只眼睛像铜铃一样有神。它跟着爷爷开垦了山脚下的荒地,拉犁耕地从不叫苦。后来柱子爹接手家业,老黄牛正值壮年,一车能拉上千斤粮食,十里八乡没有比它更能干的牛。
如今轮到柱子当家,老黄牛已经二十多岁了,相当于人类的古稀之年。它的皮毛失去了光泽,脊背上的骨头高高凸起,走路时关节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干一会儿活就得歇半天。
这天清晨,柱子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起床。他先到牛棚,给老黄牛添了新鲜的草料,又用梳子轻轻梳理它稀疏的毛发。
"老伙计,多吃点。"柱子抚摸着牛脖子上的褶皱,"今天咱们不去地里了,你好好休息。"
老黄牛抬起头,用湿漉漉的大眼睛望着柱子,低低地"哞"了一声,像是在回应。
柱子正准备去做早饭,邻居王大叔隔着篱笆喊他:"柱子啊,我昨儿个去镇上,听说张屠户在收老牛,价钱不错。你家那头老黄牛..."
"不卖!"柱子没等王大叔说完就打断了他,"老黄牛是我家的恩人,我不能忘恩负义。"
王大叔摇摇头:"你这孩子,牛就是牲口,老了不卖留着干啥?白吃草料!"
柱子固执地摇头:"它给我家干了一辈子活,现在该我养它老了。"
王大叔叹了口气走了,边走边嘀咕:"傻柱子哟..."
中午时分,村里的几个年轻人聚在村口大槐树下乘凉。看见柱子挑水路过,李二狗高声喊道:"柱子哥,听说你不肯卖老黄牛?要我说,趁它还有点肉,宰了还能吃几顿牛肉呢!"
柱子放下水桶,脸涨得通红:"二狗子!老黄牛给我家干了三代人的活,你怎么能说这种话!"
"跟牲口讲情分?哈哈,柱子哥你可真有意思!"李二狗和几个年轻人笑作一团。
柱子不再理会他们,默默挑起水桶往家走。身后传来断断续续的嘲笑声:"...傻了吧唧...""...穷死他活该..."
回到家,柱子把清水倒进牛槽。老黄牛慢慢踱过来喝水,柱子摸着它的头轻声说:"老伙计,别听他们胡说,我绝不会卖了你。"
老黄牛抬起头,眼睛湿漉漉的,伸出粗糙的舌头舔了舔柱子的手。
转眼到了雨季。这天夜里,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柱子被雷声惊醒,突然听见牛棚传来一阵异响。他赶紧披衣下床,提着油灯去看。
只见老黄牛在牛棚里不安地踱步,看见柱子来了,竟然前腿一屈,跪了下来!
"老黄,你怎么了?"柱子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抚摸它。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劈下,照亮了整个牛棚。柱子恍惚间看见老黄牛的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芒,接着他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柱子...明天...跟我进山..."
柱子惊得后退两步,油灯差点脱手。等他定神再看,老黄牛已经恢复常态,安静地嚼着草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我一定是做梦了..."柱子摇摇头,回到屋里,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第二天一早,柱子打开牛棚,老黄牛一反常态,用嘴扯着他的衣角往外拉。
"老黄,你要带我去哪儿?"柱子惊讶地问。
老黄牛"哞哞"叫着,固执地往村后的青松岭方向走。柱子想了想,决定跟着它去看看。
一人一牛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老黄牛虽然步履蹒跚,却走得异常坚定。它带着柱子穿过密林,跨过小溪,来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山坳。
突然,老黄牛停在一丛茂密的灌木前,用牛角拨开枝叶。柱子凑近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灌木后面竟是一个隐蔽的山洞,洞口处长着一株通体金黄的灵芝!那灵芝有碗口大小,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散发出淡淡的药香。
"这...这是..."柱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听村里的老人说过,青松岭上有千年灵芝,能治百病,是无价之宝,但从来没人找到过。
老黄牛用头轻轻顶了顶柱子的后背,示意他上前采摘。
柱子小心翼翼地摘下灵芝,用衣服包好。回家的路上,他不停地抚摸老黄牛的脖子:"老伙计,原来你是要带我来找这个!你怎么知道这里有灵芝?"
老黄牛只是"哞"了一声,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柱子没有声张,第二天悄悄带着灵芝去了县城。药铺的掌柜一见这灵芝就瞪大了眼睛:"这...这是百年难遇的紫灵芝啊!小哥,你从哪儿得来的?"
柱子憨厚地笑笑:"是...是老黄牛带我找到的。"
掌柜的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出了高价买下灵芝。原来城里有个大户人家的老爷得了重病,正需要这味药引子。
柱子揣着银子回到村里,第一件事就是给老黄牛盖了个宽敞的新牛棚,铺上干燥柔软的稻草。他又买了上等的豆饼和盐砖,让老黄牛吃上了从未享受过的美味。
剩下的钱,柱子修葺了老屋,添置了新农具,还买了三头小牛犊。村里人见他突然阔绰起来,纷纷打听缘由。柱子老实,一五一十地说了老黄牛带他找灵芝的事。
"啧啧,老黄牛成精了!"王大叔惊叹道。
李二狗凑过来,酸溜溜地说:"柱子哥,把你家老黄牛借我用用呗,让它也带我找个宝贝!"
柱子护住老黄牛:"不行!老黄年纪大了,不能再爬山了。"
果然,自从那次进山后,老黄牛更加衰老了。它大部分时间都卧在新牛棚里反刍,偶尔起来晒晒太阳。柱子每天都会陪它说话,给它梳理毛发,像照顾老人一样细心。
一年后的春天,老黄牛在一个宁静的早晨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柱子发现时,它就像睡着了一样,嘴角还挂着几根没嚼完的嫩草。
柱子哭得像个孩子。他在自家最好的地里挖了个坑,用崭新的棉被裹住老黄牛的尸体,轻轻放了进去。下葬时,全村人都来了,连当初嘲笑过柱子的李二狗也默默低着头。
柱子给老黄牛立了块木碑,上面刻着"恩牛老黄之墓"。每年清明,他都会来坟前摆上一把新鲜的青草。
后来,柱子用那些银子置办了更多田地,娶了个贤惠的媳妇,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他从不忘本,经常接济村里的孤寡老人,对牲畜也格外仁慈。
村里人提起柱子,不再说他"老实得过了头",而是感叹:"善心有善报啊!"
至于那株灵芝的来历,老人们都说,一定是山神被柱子的善良感动,特意派老黄牛指引他去寻找的。因为在深山里,懂得感恩的人,总会得到大山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