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塔、八重宝函·佛祖真身舍利

玮舟聊文化 2023-02-24 01:43:04

释迦牟尼涅槃,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八万四千颗珠状真身舍利子。

另《阿育王传》卷一载,佛灭度百年后,阿育王搜集佛遗存的舍利,建造八万四千宝塔供养之。

阿育王将佛祖留下的舍利收集起来重新分成若干份,送往世界各地,建塔供奉。这些舍利的一部分传到了中国,中国各地便有了佛教舍利塔,更有了佛骨真身舍利。

1.大报恩寺释迦摩尼佛顶真骨舍利·鎏金七宝阿育王塔

2008年4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城南金陵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工作中,意外发现了宋代长干寺的地宫。并从地宫内出土了一只石函。根据石函上的碑文记载,这座地宫为北宋长干寺真身塔地宫,距今已有千年。

随后,考古人员打开石函,取出套在石函里的宋代铁函,铁函高高1.3米、总重409公斤。铁函被打开后考古人员在铁函里清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主要有100多幅保存完好的宋代丝织品,盛有香水的银镏金净瓶和硫璃净瓶,水晶念珠、金琥珀以及种类丰富的宋代香料。最为珍贵的是一尊金光闪闪的塔刹,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至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最大规模的阿育王塔。

鎏金七宝阿育王塔为檀香木胎,外包银皮,表面鎏金。通体镶嵌水晶、玛瑙、玻璃和青金石等多色宝珠数百颗。整座塔金光闪耀、气势恢宏,塔高1.18米、宽40厘米,总重50公斤,是中国出土的体积最大、工艺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阿育王塔,堪称世界阿育王塔之王。

塔身内供奉有两套金棺银椁,其内有“佛顶真骨”、“感应舍利十颗”等稀世佛教圣物,其中佛顶真骨是世界现存唯一一枚释迦摩尼真身顶骨舍利。

2..法门寺释迦摩尼指骨舍利·八重宝函

1987年春,开始对法门寺进行了考古挖掘。4月2日上午,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地宫。地宫的第一道是、石门是一条长长的甬道,甬道上铺了厚厚的钱币,其中13枚玳瑁制成的纪念币是中国钱币考古的首次发现。

在后室的一个大包裹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宝函。宝函一层套着一层,一共八层,一个檀香木函(已腐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四门纯金小塔可以移动,塔座上有个银柱,上套一个白色的管状物。考古人员发现了佛指舍利。

然而,经仔细鉴定,发现这枚舍利是玉质的,为供奉舍利。难道真身舍利并不存在?就在人们彷徨之际,一位考古人员无意间发现,已清理的地宫后室角落里有片松动的浮土。挖开浮土显露出来,密龛中有个不大的包裹,里面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函。打开铁函,里面又是一层套一层:银函内是檀香木函,木函里有一只镶嵌着硕大宝石的水晶棺椁,最里面是洁白的小玉棺,一枚佛指静静地躺在玉棺里。这枚骨质舍利就是至高无上的释迦摩尼真身舍利。

接下来人们从汉白玉灵帐和阿育王塔中又发现了两枚玉质的佛骨。佛指舍利的发现震惊了佛教界。据史料记载,世界上只有一枚指骨舍利,就是法门寺的这个指骨,不像其他舍利还有同类舍利。

3.雷峰塔“佛螺髻发”舍利·纯银鎏金阿育王塔

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年久失修,再加上杭州人盗砖过多,终于轰然倒塌。塔内经书、文物等被哄抢一空。

2001年3月重建雷峰塔,雷峰塔遗址和地宫进行重新发掘时,发掘出位于天宫、地宫的两座纯银阿育王塔。出土时,地宫的阿育王塔完好如同新造,天宫的阿育王塔因雷峰塔倒塌时受挤压,已严重变形,塔里的“舍利金瓶”也被压扁,所幸基本部件没有缺失,此后被浙江博物馆保管起来。据悉,纯银材质的阿育王塔,全国仅此两座。

清理地宫时发现重达100公斤的铁函,铁函下叠压着大量铜钱,并夹杂玉钱、玉龟、料珠、玛瑙饰件、铜镜、银臂钏等供养舍利的“七宝”,在铁函旁边还伫立着一尊佛像。铁函被打开后,内有高35.6厘米的纯银鎏金塔,考古工作者称之“纯银阿育王塔”,俗称金涂塔。由纯银捶揲成型,整体铆焊套接,外部鎏金,工艺精湛,是全国唯一一座留存完好的阿育王塔。透过塔身镂空处,可见塔内有一金黄色密封小匣子(金棺),被焊封塔内。

而金棺材之中就是就供奉着“佛螺髻发”舍利,也就是传说中的释迦牟尼发舍利。

4.灵光寺释迦摩尼佛牙舍利·废墟中的石函

1900年灵光寺和招仙塔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成为一片废墟,只剩塔基。僧人在收拾断壁残垣时,发现落在地上的塔顶石刻露盘,碑文是:“大辽国公尚父令丞相大王燕国太夫人郑氏,咸雍七年工毕。”

在残基中发现一个佛牙舍利石函,石函内是善慧题记的沉香木匣。打开木匣法献佛牙赫然在焉。从九六三年善慧题记沉香木匣至今,已历一千零三十八年。由于佛牙始终供奉其内,这颗佛牙舍利千余年来的历史脉络变便基本可以确定。

此后五十多年,由于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佛牙舍利一直由寺僧供奉。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于1955年把佛牙舍利迎至广济寺,供养在舍利阁七宝金塔中,以供国内外信众的瞻礼。

这颗佛牙舍利还曾先后应缅甸(两次)和斯里兰卡(一次)两国政府和佛教徒的要求,出国巡礼。

5.佛教圣物水晶舍利

2015年,考古团队在对青龙镇考古时,发现了一块上面写着“入塔内”字样的残砖;经过调查研究确定了不远处的残存地基正是隆平寺塔的塔基。

2016年9月9日,考古人员正式开始对地宫的发掘。地宫被打开之后,内部结构保存完好,没有腐蚀没有积水;除了整个考古过程清理出一万余枚古钱币外,还有一个木函赫然呈现于眼前,两边各安放一个贴金阿育王塔。

木函之中,存放着大量珍贵供奉物,比如水晶佛珠等。

木函中还有一个铁函,这铁函以内还有一个小巧玲珑的贴金木函!贴金木函中竟然还有一个小银函!银函被打开之后里竟然全是积水,仅仅正中摆放了一尊释迦牟尼磐涅雕像。

就在考古专家大失所望时,铁函与贴金木函的缝隙间,有一个精美的小铜瓶在铁函与银函之间,还发现了一个铜制的小瓶,这看似不起眼的小瓶里,却盛放着整座地宫最珍贵的物品。

几颗类似水晶玻璃球的物品被取了出来,看似平平无奇下,经鉴定却是佛教圣物舍利,其中三颗为水晶材质,水晶舍利可震惊到在场的所有人。

0 阅读:56

玮舟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