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37年,天花病毒突袭日本,造成大面积死亡,藤原四子纷纷中招,相继陨落。朝中大臣损失殆尽,橘诸兄临危受命,重组政府,并长期把持朝政。
不甘失势的藤原氏对以橘诸兄为代表的反藤原氏势力非常恼火,其中尤以藤原式家家主藤原广嗣(老三藤原宇合的长子)反应最为激烈。偏偏这个时候,圣武天皇萌生了重振皇权的想法,藤原广嗣便成了牺牲品,被逼造反,事败被杀,藤原式家遭受重创,一蹶不振。
之后,为了政治平衡的需要,藤原南家的藤原仲麻吕被圣武天皇推向台前,代表藤原氏与橘诸兄集团对垒。
逼迫橘诸兄黯然退场藤原不比等育有四子,各成一脉。长子藤原武智麻吕为藤原南家始祖,育有二子,长子藤原丰成,次子藤原仲麻吕,兄弟俩性格迥异,向来不和。
公元737年,天花来袭,藤原四子全军覆没,橘诸兄奉命重组政府。藤原丰成作为长房长子,代表藤原氏晋升议政官,参议朝政。藤原仲麻吕以及藤原氏其他三房的子弟也陆续入朝为官,开启了藤原氏第三代的宦海生涯。
藤原四子虽死,但藤原氏基本盘还在,特别是天皇与皇后都是藤原氏血脉,对藤原氏的优待犹在。
然而,由于家族子弟众多,各家在面临这突如其来的重创下,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路线,并未如父辈般团结一致。这便给了朝中反藤原氏势力各个击破的机会。毕竟以橘诸兄为代表的新兴利益集团,可不愿外戚政治重现。
第一个被针对的就是藤原广嗣,被逼造反失败后,藤原式家暂时退出政治舞台。橘诸兄集团则是继续做大,与天皇宠臣吉备真备、僧玄昉结成同盟,左右朝政,盛极一时。
为了制衡橘诸兄的势力,藤原丰成被喜好帝王心术的圣武天皇火箭提拔,晋位大纳言,仅次于橘诸兄的右大臣。
藤原仲麻吕则没有乃兄的好运,晋升较慢。但他继承了藤原氏的优良传统,与后宫保持紧密关系。他的姑妈光明皇后以及外甥女兼皇太子的阿倍内亲王(日本唯一的女太子,据说生的极美艳)非常信任他。
公元744年,圣武天皇唯一的儿子安积亲王猝死,据怀疑是被藤原仲麻吕毒杀。
尽管阿倍内亲王的皇太子身份早在公元738年就被确立,但毕竟是女子,还是存在继位风险。藤原仲麻吕指望将来靠着自己外甥女上位,他不能允许有任何意外出现,毒杀安吉亲王的动机非常强,所以这个传言可信度高。
公元749年,厌倦了帝王生活的圣武天皇有意退位。但考虑到皇后和女儿都宠信藤原仲麻吕,他这边一撒手,藤原仲麻吕势必强势崛起。为防止朝堂各方势力失衡,他必须做出妥善安排。
藤原丰成与橘诸兄都是他非常信赖的臣子,而且这俩人都与藤原仲麻吕不对付。于是他在退位前擢升藤原丰成为右大臣,给左大臣橘诸兄进正一位(生前晋升正一位,在日本极为罕见),试图以此来遏制即将崛起的藤原仲麻吕。
安排好这一切,圣武天皇果断让位给女儿阿倍内亲王,即孝谦天皇,然后皈依三宝,长斋礼佛,改称圣武上皇。他是日本第一个男性太上皇(天皇退位当太上皇逐渐成为了惯例)。
不出老天皇所料,孝谦天皇继位后,立即晋升藤原仲麻吕为正三位大纳言,之后又令其兼任紫微中台令和中卫大将,手握军权和议政之权,隐隐有了与大哥藤原丰成及橘诸兄抗衡的权势。
针对橘诸兄,藤原仲麻吕决定先剪除其羽翼。彼时,僧玄昉已然去世,吉备真备则被藤原仲麻吕找了个由头贬去了九州。
针对大哥藤原丰成,藤原仲麻吕则选择在太后与天皇面前予以诋毁中伤,令其失去皇家的信任。
如此斗争了数年,藤原仲麻吕的势力愈加强大,皇家的信任也是与日俱增。但老天皇还活着,对朝堂之事依然拥有决策权,彻底扳倒橘诸兄比较困难。
公元755年,圣武上皇病重,藤原仲麻吕意识到机会来临,当即密奏上皇,称橘诸兄酒后言辞无礼,隐有反意。圣武上皇并未上当,依旧对橘诸兄保持优容,不予过问。
但经过此事后,橘诸兄内心难免惴惴。当初他和老天皇构陷藤原广嗣谋反,重创了藤原式家。如今老天皇还活着,藤原仲麻吕就敢如此诬陷,一旦老天皇驾鹤西去,这谋反的帽子保不齐就真落自己头上了。
公元756年,圣武上皇去世,橘诸兄不敢再恋栈权位,辞官引退。
击败藤原丰成与橘奈良麻吕圣武上皇死前,心忧继承人问题。孝谦天皇终究是女儿身,他们这一支算是绝嗣了。如今必须从天武天皇一脉寻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来延续天武天皇的皇统。
思来想去,天武天皇之子新田部亲王的儿子道祖王最为合适。这个新田部亲王的母亲是中臣五百重娘(父亲藤原氏始祖——中臣镰足),天武天皇死后,中臣五百重娘改嫁给了同父异母的兄长藤原不比等(是不是有点毁三观了)。
所以这个道祖王血统纯正,还有点藤原氏血脉,因此并未引发太多的争议。
日本的国丧时间总是比较长,弄个一两年很正常,国丧结束,太子才能登基。这个道祖王或许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吃撑了。在国丧期间竟然胡作非为(娈童),且屡教不改,孝谦天皇忍无可忍,以失德为由将之废黜。
如此一来,继承人问题再次成为朝堂权力争夺的焦点。藤原丰成与堂弟藤原北家(老二藤原房前家族)的族长藤原永手(长子藤原鸟养夭折,他是事实上的长子)共同拥立盐烧王(新田部亲王的另一个儿子)为皇太子。
藤原仲麻吕自然不会同意,他力排众议,在孝谦天皇的支持下,成功拥立舍人亲王(天武天皇之子)的第七子大炊王为皇太子。
藤原仲麻吕的儿子藤原真从早逝,儿媳妇粟田诸姊便改嫁给了大炊王,婚后二人居住在藤原仲麻吕的私宅,这关系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大炊王的父亲舍人亲王早逝,他没有亲族可依靠,藤原仲麻吕就是他最大的倚仗。
解决了继承人问题,藤原仲麻吕的权势日盛,藤原丰成几乎被架空。
公元757年,辞官一年后的橘诸兄溘然离世。其子橘奈良麻吕不甘失势,对藤原仲麻吕的擅权专政心生厌憎,欲除之而后快。
他与废太子道祖王、盐烧王、安宿王、黄文王、小野东人、大伴古麻吕等人密议,试图暗杀藤原仲麻吕,废掉大炊王的太子之位,以右大臣藤原丰成为核心号令天下,逼迫孝谦天皇退位,然后从他们几个王爷中选一个当新天皇。
安宿王、黄文王是长屋王与藤原不比等二女儿藤原长娥子的儿子,因为血统原因,躲过了藤原氏在长屋王之变后的清算。
野心属实大得很,可惜能力不匹配。因谋事不密,政变失败,参与人员悉数被捕。藤原仲麻吕趁此良机,将事件扩大化,以铲除异己。经过一番运作后,一个闹剧般的政变竟演变成443人被流放的大事件。
其实这里面很多人都是要被判处死刑的,但孝谦天皇不忍多造杀孽,故而改为流放。藤原仲麻吕自然不甘心就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们,唆使人在狱中严刑拷打,将橘奈良麻吕等一干主犯尽数杖毙。
搞死这些人,只是捎带手的事儿,藤原仲麻吕的主要目标还是自己的好大哥。他以藤原丰成之子藤原乙绳与橘奈良麻吕向来交好为由,构陷其参与谋反。最终藤原乙绳被论罪贬官,藤原丰成教子无方被连坐,右大臣之职被罢免,贬至九州大宰府,任虚职员外帅。
藤原丰成对此极为愤怒,感觉比窦娥还冤,于是退往难波(今大阪)的别墅里称病,坚决不去九州赴任,这一拖就是八年。
随着橘诸兄与藤原丰成的相继退出,藤原仲麻吕的权臣之路,一片坦荡,再无阻滞。
藤原仲麻吕之乱公元758年,孝谦天皇以照顾生病的光明皇太后为由退位,皇太子大炊王即位,是为淳仁天皇。
藤原仲麻吕因拥立之功,被授予右大臣之职,独揽朝纲。为示恩宠,淳仁天皇为藤原仲麻吕赐姓朝臣,加惠美之氏,改名为押胜,即藤原惠美朝臣押胜。这名字的长度也算是冠绝日本了吧。
这还不算完,淳仁天皇还赏赐了藤原仲麻吕封户三千户,功田一百町(即私田一千五百亩),赋予铸币、放高利贷及使用家印的特权。
公元760年,藤原仲麻吕晋升从一位太政大臣(当时用唐制,命名为太师)。非皇族出任顶级官职太政大臣,这是日本历史首次。
在藤原仲麻吕的带领下,藤原南家盛极一时,三个儿子藤原真先、藤原训儒麻吕、藤原朝狩尽皆进入权力中枢,参议朝政。藤原北家的藤原真楯也作为其协助者,在政坛声名鹊起。
就在藤原氏如日中天之际,一个和尚突然出现并摧毁了这一切。
彼时,光明皇太后病逝,孝谦上皇独霸后宫,宠信和尚道镜,有关二人私通的传言甚嚣尘上。淳仁天皇对此深恶痛绝,屡次劝谏却遭到训斥,二人之间心生嫌隙。
已然晋升正一位的藤原仲麻吕(继橘诸兄后又一个活着的正一位)自然也无法坐视道镜的得宠,试图通过淳仁天皇劝谏,结果也遭到了孝谦天皇的厌憎。
公元762年,孝谦上皇在遁入空门前,召集百官,以淳仁天皇不孝为由,收回皇权,并开始压制藤原仲麻吕。
此后的两年间,道镜以及早已被贬谪出京的吉备真备相继入朝担任要职,对藤原氏的打压愈加深重。
藤原仲麻吕对此深感焦虑,如此下去,迟早要如橘诸兄般,黯然离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
公元764年,藤原仲麻吕利用职务之变,伙同其他盟友,操控军队,试图发动政变,诛杀道镜,推翻孝谦上皇的统治。只可惜,猪队友太多,最终将其出卖。
政变失败后,藤原仲麻吕被斩首,其诸子及拥趸也悉数被杀,仅第六子藤原刷雄因年少曾修习佛法而得以身免,只是被流放。孝谦上皇身体里终究流着藤原氏的血液,赶尽杀绝未免太过绝情。
解决了朝堂危机,孝谦上皇突然醒悟,当年藤原丰成的贬官完全是被藤原仲麻吕构陷所致,于是立即诏令,让其官复原职,任从一位右大臣。
藤原仲麻吕之乱后,藤原南家遭受重创,尽管藤原丰成再次官居一品,却再也无法挽救家族衰落的事实。两年后,藤原丰成去世。
后记失去了藤原氏的支持,淳仁天皇彻底失势,被孝谦上皇废黜,并被流放到淡路岛,不久去世。
国不可一日无君,孝谦上皇二次践祚,是为称德天皇,也是继皇极天皇(齐明天皇)后第二个重祚的女天皇。
自此开启了她与道镜共同执掌朝纲的时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