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头去尾吃光抹净,这不明摆着欺负老实人吗?

胖胖说他不胖 2025-01-06 14:43:08

hi,我是胖胖。

“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这两天,胖胖今天刷到1月4日搜狐新闻的一个报道,顿时感觉“离谱”两个字都不够用了,着实让胖胖瞠目结舌:

和之前胖胖写河南商场同一做派,吉林长春某商场居然用消费券发工资!

有员工晒出之前辛苦三个月工资,换来的就是一堆只能在商场自己家用的消费券。

这消费券还有各种限制:

只能在商场自己旗下的门店使用;

有效期限定,逾期作废;

使用时不找零,完美规避任何现金流出。

说白了,你白天上班是员工,晚上回家就成了“顾客”。

难道老板觉得员工赚钱太辛苦,直接帮他们规划好了消费方向?

这是拿劳动者当韭菜割,还嫌韭菜长得不够茂盛是吧?

掐头去尾吃光抹净,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有胖胖在评论区还看到有网友一听说消费券,脑子里蹦出的词是“闭环经济”,调侃说:

“这方法好啊,钱不外流,还避免了网购。”

反正按胖胖看,这“闭环”显然只对老板有好处——员工辛辛苦苦干活,工资不给现金,最后还得自掏腰包补贴商场的生意。

老板,这真是“富贵险中求”啊!

问题是,员工的工作本来就是用劳动换收入,这些收入是要支付房租、水电、孩子学费、老人生病的。消费券能干嘛?

去你商场买件衣服、吃顿饭就能顶生活开支了?

咱们再扯扯这些“离谱操作”,为什么不仅屡见不鲜,还能堂而皇之地存在?

最近又爆出类似新闻,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问题是,这背后到底是谁在算计劳动者?

先说说消费券的本质:它不是工资,而是企业手里的“钞票替代品”。

你看,消费券的使用范围被严格限定,只能在特定商场内部消费。

员工本应自由支配的工资,却被变相“锁定”成了老板的二次收入来源。

工资缩水的同时,员工还得心甘情愿地当老板的顾客,这账怎么算都亏。

咱们再来拆解一下:

消费券只能在商场内部消费,等于是把员工的选择权剥夺了。

你想拿工资还房贷、养孩子、存银行?

不行,只能去商场消费,还得按照商场定价买商品。

不找零、不退差价,甚至商品价格可能被故意抬高。

你拿100元消费券买50元的东西,剩下50元等于直接蒸发。

比如一张100元的券买了80块钱的东西,剩下的20元就打了水漂。

换句话说,你拿到的工资很可能缩水了20%、30%,甚至更多。

那这种操作还给企业带来了“完美闭环”:

员工的劳动被压榨,消费权利被绑架,最终再贡献一笔利润给商场。

说白了,劳动者不仅“白干活”,还得乖乖掏腰包支持商场的盈利,妥妥的“二次剥削”。

这种手段,削弱了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并一步步将劳动者锁死在企业的剥削链条中。

别说黄世仁,简直是黄世仁的升级版。

但问题真只是“黑心老板”这么简单吗?

其实,这背后更大的问题,是经济问题压力下,企业为了压缩成本、规避责任而采取的“系统性操作”。

从消费券到各种企业“无薪试用”“绩效为零”,这些现象并非个例,归根结底,不仅是某些企业在算计员工,而是整个环境在把劳动者推向深渊。

所以看似五花八门,本质却是一个:

不顾劳动者死活,先活下去再说。

至于劳动者怎么办?对不起,不在“算计”的选项里。

所以,当企业利润下滑,最先被牺牲的往往就是劳动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胖胖在打工时可是亲身体验过不少这样的“套路”。

比如,企业工资一拖再拖,几个月后直接宣布破产,结果劳动者连一分钱都拿不到;

又或者,有些行业会以“培训费”为名,悄悄从员工的工资里扣钱。

这些事情不是胖胖道听途说听来的,而是胖胖所见所闻,甚至亲身经历。

相信只要在职场上混过一段时间的朋友,对这些操作一定不陌生,对吧?

那么,这背后反映了什么?

劳动者的权益正在被系统性侵蚀,而原本用于保护劳动者的机制,如果不是滞后,就是名存实亡。

就拿《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来说吧,明明白纸黑字写着工资必须用法定货币支付,但为何现实中这种赤裸裸的算计还能大行其道?

到底是谁在默许、纵容这些企业肆意践踏劳动者的权益?

说到底,这些事大家心里都有数,是不是?

所以啊,这事,胖胖还是用之前引用过鲁迅先生的一个例子来说:

当你提议开个天窗透透气时,他们说“不行”;

可当你直接表示要把屋顶拆了,他们反而会退一步,让你开个小窗。

这说明什么?

权益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争来的。

权益的维护,不是靠忍耐,也不是靠沉默,而是靠行动和博弈。

别让自己的沉默成为明天剥削自己的助推器,今天是消费券当工资,明天可能是更荒唐的“福利积分”“虚拟股权”代替薪水。

它们可没有刹车的概念,它们只会试探你的底线,步步为营,直到被反击、被曝光。

劳动者的尊严,不是可以被商量的,更不能被随意消磨。

年关将至,胖胖也都知道大家都盼着有点钱花,可每次欠薪事件,之所以引发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人站出来、发声、反击、曝光。

企业怕什么?怕舆论!

舆论的压力往往比某些形同虚设的条文更直接、更致命。

劳动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媒体平台等方式曝光不公行为,让公众看到真相。

胖胖还是那句话:

虽说沉默是金,但沉默有时候就不该是金。

沉默只会纵容不公,而反击才是改变的起点。

5 阅读:739
评论列表
  • 2025-01-06 19:03

    长春终于让吉林省上热搜了[得瑟]

  • 2025-01-06 22:24

    如果公司真危机,这公司做法个人觉得还够意思。比拖欠不给的强多了

    祈福 回复:
    还是得有个“如果”。当然也可以辞工。

胖胖说他不胖

简介:一个喜欢吃吃喝喝囤肉的大胖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