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病逝,几个至亲加白事一条龙半天完事,村里的闲人议论纷纷

春看社会 2024-11-07 12:14:45

今天村里的闲人都在议论一件事儿,80岁的李老太病逝了,本以为她儿子有能耐要举办一个体面的葬礼,结果李老太上午从医院带着氧气袋拉回来,不到晌午在老屋里就咽了气,下午3点阳光正好的时候就入土为安,和死去40年的老伴儿团聚了。

李老太的儿子李明阳没有放鞭炮告诉村民,没有请吹啦弹唱的班子,也没有亲自到红白理事的总理家去磕头请总理,也没有给那些远亲送信儿,只有几个至亲加上白事一条龙的工作人员,悄无声息地半天就把老娘发丧了……

这在我们这个拥有两千多村民的大村子还是第一份。

就像一块大石头砸到一汪平静的池水里,霎时激起滔天的浪花。

地里的庄稼收回来了,年轻人都在工厂里打工,那些上了年岁的老人们尤其是老太太们,聚集在墙根底下晒着暖,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老李家匆匆忙忙的丧事儿。

老太太们也按年龄段分聚在一起。一、那些李老太的同龄人说着说着就流下老泪来。

她们替李老太惋惜,中年丧夫,一个寡妇拉扯大了四个孩子,老大李明阳全村第一个考上了大学,留在了首都北京,这李老太是多大的功劳啊?

甲:听说李明阳在一所大学当教授,大小还是个领导,咋就这么打发老娘呢?他又不是没钱,有粉咋不知往脸上搽呢?

你看人家老王家那小子给他爹那葬礼办的,狮子舞引灵,吹拉班子请了两套,流水席摆了三天,那场面多气派!

乙:是啊!人家老王头活着的时候吃香的喝辣的,到那边也能挺胸抬头走路。咱普通人家能跟人家比吗?人家儿子开厂子有的是钱,能可着劲的糟钱,咱有那闲钱吗?

丙:咱总比李老太风光,最起码要三天葬期,老亲旧友都到咱灵前吊唁吊唁。

丁:咱走了还要围着咱刘庄村转一圈,嫁到这里60来年了不能像死猫死狗似的那样没声没响的就埋了……

二、50、60后的这些女人们有另外一番心思,她们更多的赞赏李明阳的做法。

甲:我觉得人家李明阳这样办挺好。做为唯一的儿子人家没有依靠几个姐姐给老娘养老,自己接到北京一照顾就是10来年。

听说李老太瘫了七八年了,这儿子也算够孝顺了。

乙:是啊,活着好好照顾老人比死了讲排场强。

人走了就是死了,死了,再咋折腾有啥用?还不是折腾儿女。

丙:可不是吗?现在老人都长寿,咱村张老头儿活了95岁,大儿子都74了,三天丧事儿下来都爬不起炕了,大儿媳妇儿也病了一场。

丁:想想这些都是做给外人看的,有啥用啊?大伙就是都想不开,怕丢面子罢了。

小编感叹:这些步入花甲的女人们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她们的娘家、婆家或许都有健在的老人,她们何尝不羡慕李明阳的做法?省心省力又省钱。

戊:咱就两个闺女都出嫁了,将来我就立下遗嘱,死了当天就埋,不让闺女们为难。

己:可不是,你看咱村郑老太太出殡,三个闺女都这么大岁数了,见人就磕头,钱也没少掏。

小编感叹:在农村嫁出去的闺女,娘家如果没有哥们弟兄顶立门户处处就要求人,人家来帮忙也是欠了很大的情分。

三、李明阳在老娘这件事儿上真是人间清醒。

李明阳就哥儿一个,三个姐姐都出嫁了。平时老家的红白喜事他自己也给人家帮不上忙。

也许有人会说你平时回老家多串门多请客一切都有了。说实在的一个知识分子他研究学问还行,这些人情世故的事儿让他确实不擅长。

老娘的事儿如果大操大办就要请总理班子,请很多人帮忙,这样的人情他没法还。他不是高官也不是大老板,给村民办不了实事儿也不想给村民添麻烦。

有人说他死板,有人说他不孝。他自己觉得:照顾老娘已经尽心尽力了,对父老乡亲不亏不欠,心安就好。嘴长在别人脸上爱说啥说啥吧。

小编给李明阳点个大大的赞

我是60后,就一个女儿。我想一定给闺女留下遗嘱,不用买墓地,把骨灰撒在我小时候打草捡柴的地方,那就是最好的归宿。

0 阅读:0

春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