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四首古诗,春风吹到读书窗,一笑诗成字字香

笩筏文化 2025-04-23 03:14:44

世人常言,当教育的子弹正中眉心时,教育才完成了闭环。

这颗延时子弹,是当年老师课堂上的苦口婆心,是父母在家里的耳提面命,更是无数本书籍埋下的人生启迪。

年少不懂读书好,再到后来步入社会举步维艰才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

年少不懂离别苦,再到后来养家糊口再无重逢才知晓人生长在别离中;

年少不懂时光匆,再到后来花落人老物是人非才深谙一去不回唯少年。

古诗词里隐藏的这些生命体验,只有自己真正哭过、痛过、走过,才会让记忆即刻涌上心头,子弹瞬时击中眉间。

所以,读书会常读常新,它能随着岁月流转和人生阅历的起伏变化,带来不同的思索感悟。从而,借助别人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宇宙。

值此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起重温古人告诉我们的读书道理,感受热爱与书香。

1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古往今来,读书最重一个“勤”字。

落到实处,一要珍惜时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二要博览群书,“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从时间长度和阅读数量上,皆要做到勤学苦练,由量变导致质变,从而赢得一纸功名,实现理想人生。

此诗乃晚唐诗人杜荀鹤写给侄子的劝学诗,题于其书堂之上,语重心长地勉励侄子莫负光阴、辛勤读书。

尽管你现在身居陋室生逢战乱,可依然专心治学,修身养性,与海晏清河时并无不同。即便家乡烽火不断、干戈缭乱,你也能静心研究儒家思想,不受外物干扰,安贫乐道也。

窗外绿竹摇曳,斑驳竹影悄无声息地投射到书桌上。野外泉水叮咚作响,悠悠传入砚池中,何其清幽悦耳。

年少时勤奋读书,是一件终生受益的事情。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莫要虚度这宝贵时光,不要因丝毫懒惰荒废学业与人生。

诗人用字何其用心精准,惜取光阴一寸,用尽功夫也一寸,道出多少老师与父母的心声。

趁着春光正好,也去用心读书吧,自古成功无捷径,千锤百炼方成钢。

2

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商量。

—宋·陆九渊《读书》

读书除了勤学苦练,更要潜精研思,学思结合。

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南宋理学家和心学奠基人陆九渊也认为学习要讲究方式方法,学思结合,张弛有度。

首先,读书切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要深入研究,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无穷意趣,领悟到思想精髓。

所谓涵泳,本指深入体会。后来朱熹将其提炼为一种读书方法,“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已省察”,强调读书不能先入为主,要深入探究新知识新观点。

其次,读书要张弛有度,学思结合。遇到暂时理解不了的问题可以暂且搁置,但若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重要知识,务必细细思量,探求答案。

这种读书方法像极了唯物辩证法里的抓主要矛盾,要分清主次,切莫因小失大。一些暂时理解不了的问题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豁然开朗,但对那些重要的知识点一定要深思熟虑。

正如苏轼所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用心揣摩,多读所思,功到自然成。

如今是碎片化阅读为主的时代,系统化沉浸式读书越来越匮乏,“涵泳工夫兴味长”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3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学用结合。

出身江南藏书世家和名门望族的陆游,最为深谙读书的重要意义。当他无奈赋闲在家十多载,除了读书自娱,还不忘教导儿子勤奋读书。

自古以来人们学习知识总要竭尽全力,往往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发奋苦读,等到老了才能成就理想事业。

当然,仅靠孜孜不倦是不够的。因为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终究只是纸上谈兵,认知尚浅。只有从实践中亲自验证,才能将前人智慧转化为自己的体会,真正领悟到深刻奥义。

这也就是为什么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的原因所在,倘若认识与实践不相互结合,从书中学到的知识道理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化为骨血造就理想人生。

因而读书的最终目的,不过站在巨人的肩膀,搭建属于自己的人生港湾。

4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明·于谦《观书》

对于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不为名不为利,只求此心安宁。

明朝民族英雄于谦认为,读书就像他的多情老友,从朝朝到暮暮,无论悲欢荣辱,都始终形影相随。

他读起书来,如饥似渴,无数文字从其眼前飞快翻过,内心再无半点俗世杂念,乐在其中,也爽在其中。

他的灵感就像池塘清水,不断有活水注入,源源不断。而且他常读常新,恰似春风催开百花,又染绿烟柳,总是生机勃勃、焕然一新。

那些骑着金鞍玉勒的富贵公子到处踏花寻春,殊不知他的书房里早就汇聚了春和景明,别有洞天。

所以,当暮春花落,有的人只能在怀念中到处寻春留春,有的人在书里就已经拥有无数春天。

最后,祝福大家:春风吹到读书窗,一笑诗成字字香。

(图片来自网络,不妥联系删除)

0 阅读:6

笩筏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