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汉末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是忠臣与智者的代表性人物。常言道读《出师表》不落泪者是为不忠,这句话固然有些夸张,因为许多不是诸葛亮粉丝的人,读《出师表》没有落泪也不代表不是一个忠诚的人。
但许多发自内心喜欢诸葛亮、且对诸葛亮生平多有了解的人们,每当读起《出师表》大都会潸然泪下。诸葛亮的忠并不是《出师表》自夸而来,而是举世公认的忠,从他的谥号“忠武”便能看出。
“谥号”始于西周,是对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去世后人们按照逝者生平事迹,给予的褒贬不一的简要评价。
除了忠诚之外,诸葛亮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智”,不知从何时开始,“诸葛”这个姓氏就与智慧相挂钩,小说虽然对诸葛亮有些许艺术加工,但这不能说诸葛亮只是一个被小说家包装出来的草包。
诸葛亮的智慧体现在他的忠诚、未出茅庐已定三分的事业规划、调解群臣关系的相国之才、让君主足食足兵毫无后顾之忧的保障、让同时代多人赞不绝口的政治奇才、以弱国之力讨伐强大数倍的魏国且鲜有败绩的军事才能、以及他的各种发明!
总而言之,诸葛亮的智慧并不是罗贯中吹出来的,若自身没有任何亮点,试想以罗贯中的精明如何会去吹嘘一个草包?
可民间也有一句俗语,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让人们不禁好奇,诸葛亮都这般厉害了,那究竟是什么样的“臭皮匠”,能够赛过诸葛亮呢?
一、“丑皮匠”之说关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一俗语,与一则野史故事相关,故事中说的并不是“臭皮匠”,而是“丑皮匠”,不过随着人们口口相传之下,就成为了“臭皮匠”。故事真假暂且不论,我们先来看看究竟是一个什么故事。
话说刘备去世后,蜀国大权就落入了诸葛亮的手中,而诸葛亮又向来主张与孙权联盟共抗曹魏,因此属于诸葛亮时代的蜀国,与孙权的吴国关系那可是很好的。
虽是盟国,但双方在各方面也会较劲,一次诸葛亮出使吴国,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他设计的图纸十分精妙,单是塔顶的铜葫芦就十分难以打造,这下彻底难住了孙权。因为若是打造不出来的话,岂不是让诸葛亮笑话吴国无人?
就在孙权一筹莫展之时,有三位相貌丑陋的皮匠自告奋勇,且用他们的土法子成功造出了诸葛亮图纸上所要求的铜葫芦。
从这开始,民间便流传出“三个丑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说法。
不过,故事始终只是故事,在诸葛亮掌权期间,以他“事必躬亲”的负责任性子,恐怕并没有什么时间亲自出使东吴。因此,这则故事我们只能当作是野史来读一读。
那么真正的历史上,“三个臭皮匠”又是从何而来呢,指的又是什么人呢?
二、“裨将”之说其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一俗语的真正含义,是指三个才能平庸的人在一起,若能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想出比诸葛亮还要周全的计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三”指的是多人的意思。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总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而“三个臭皮匠”中的“皮匠”,起初指的是古时的职位“裨将”,“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的意思,意思是主将带兵打仗时,总会先听取副将的意思,大家集思广益总能商讨出破敌之策。
这也成为了民间的一句谚语,只不过其中的“裨将”,久而久之被人们给说成了“皮匠”,但不管是“皮匠”还是“裨将”,这个句子所表达的寓意并没有什么改变,主要是告诉人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自古以来团结都是能打胜仗的主要原因,倘若将帅不和的一支军队,双方相互猜疑之下,真的很难能打下一场漂亮的胜仗。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家庭也好、工作也罢,团结、和气都是能使生活越来越好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