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诡案录之女子杀夫案,“一”根铁钉牵扯两起命案

梨白谈文化 2024-09-05 13:16:38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找到流量密码了吗?答案是没有,但是分享诡案倒是上瘾了,没办法,梨白是资深悬疑、诡异文学作品爱好者。

继昨天行脚和尚和井中女尸案有了结果,今天梨白再来和大家分享“一”根铁钉牵扯的两起杀夫案。

提到铁钉杀夫案,大家应该不陌生,喜欢看影视剧《大宋提刑官》的小伙伴应该看过宋慈破过类似的案子。

梨白的记忆有点模糊了,忘记是不是死者头上的铁钉和伤口找来了苍蝇帮助宋慈破的案,但依稀记得这个案子在找死因的时候还是费了一番波折。

今天的双钉杀夫案同样发生在宋朝,破案人却不是宋慈,而是宋慈的官场老前辈,北宋名臣张咏。

这个张咏是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的名臣,和梨白一样是山东人,他是山东菏泽人,是个顶有趣的人,也是“交子之父”,在这我们留个悬念,以后单独给老张写个小文。

提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大家也应该知道它最先在蜀地流行,是张咏在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做官时推行的,而今天我们的双钉杀夫案也是发生在蜀地。

这桩杀夫案在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宋代法学家郑克的《折狱龟鉴》中均有记载,以下案件信息我们以《折狱龟鉴》卷五中记载的为依据。

说张咏以尚书职在蜀地做官的时候,一日外出路过一条胡同,然后就听到人哭。

这个哭声立马引起了张咏的注意,因为“闻人哭,惧而不哀”。

这话什么意思呢?

在张咏听来,这个人的哭声只有惧怕没有悲哀,这放到现在刑事科学来看,老张有行为分析方面的潜能,可见也是一个细心的人呢。

张咏派人去问,情况就是一个妇女说她的丈夫“暴卒”,没来由的死了。

然后张咏就派人去查探这个案子,结果小吏来回查看,都没有找到这个人死的原因,就在一筹莫展准备以暴卒结案的时候,这个小吏的妻子站了出来。

她教小吏“搜顶发”,就是检查死者的头发。在古代如果头上没有致命伤或者大出血,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

在妻子的提示之下,小吏和仵作掀开死者的头发检查,发现果真有大钉子钉在头上。

破了案,立了功,小吏很高兴,到处和别人说都是妻子的功劳,也将这件事情的始末告诉了张咏。

很多小伙伴看到这儿,可能有些不解,不是说张咏破案吗?

看到现在和张咏没啥关系啊。大家别急,这事儿不是连环案,还有蹊跷,大家伙接着往下看。

面对高兴的小吏,张咏不动声色,把小吏的妻子也喊来了,先是给了他她优厚的奖赏,而后又听让她复述了一遍破案的过程。

结果小吏的妻子支支吾吾,在张咏的逼问之下,她终于说出了实情。

之后,张咏就让人挖开了小吏妻子前夫的棺木,人死身灭,但是骨头存在的时间是要长一点的,果然,仵作在小吏妻子前夫的头上发现了永远不会销毁的铁钉。

这个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小吏的妻子之所以能够提点他在找不到创口的尸体上去检查顶发,只因为她也以同样的方式杀了前夫。

这个案子最后的结果就是“遂与哭夫俱刑于市”,说得是小吏的老婆和第一桩案件的女嫌疑人一起在街市问斩。

这个案子在书中记载篇幅很短,看上去破案好像没有什么难度,但其实里面涉及到了很多即便放到现在刑侦方面也很重要的点,这就不得不说咱们张咏大人的“明察秋毫”了。

第一个案件中,张咏抓住了女嫌疑人“惧而不哀”,第二个案件中,张咏抓住了小吏妻子居然知道这般离奇的杀人手法,将人叫来询问时又注意到了她的心虚,从来又解决了一桩陈年旧案。

在搜集这一桩“双钉案”的时候梨白发现,用钉子钉杀丈夫这事儿在唐宋都有发生,这个有时间我们之后继续和大家分享。

今天的小文就到此结束了,最后附上这桩案件在《折狱龟鉴》中的记载。

张咏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亟使讯之。云:“夫暴卒。”乃付吏穷治。吏往熟视,畧不见其要害。而妻教吏搜顶发,当有验。及往视之,果有大钉陷其脑中。吏喜,辄矜妻能,悉以告咏。咏使呼出,厚加赏劳,问所知之由,令并鞠其事。盖尝害夫,亦用此谋,发棺验尸,其钉尚在,遂与哭夫俱刑于市。

宋朝诡案录继续更新中,欢迎大家的转赞评,你又有什么奇案、诡案,快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吧,或者私信梨白,梨白帮你讲故事~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0 阅读:38

梨白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