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二年,国泰民安。这一年,大明王朝没有发生大的历史事件,但皇室内部抖出一份重磅绯闻。
19岁的成化皇帝,娶了36岁的万贞儿。
在“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古代社会,娶老婆纳小妾都是奔着年轻貌美的标准去找。
成华皇帝反向开大,着实把天下人给看懵了。
在女性平均寿命只有51岁的大明王朝,36岁的万贵妃“绝壁”属于人老珠黄的存在。19岁小青年与36岁中年妇人结婚,这种大瓜放在今天也足够收割一波热搜,更不要说是560年前的大明王朝。
成化帝的一生充满传奇。婚姻只是一个缩影。
朱见深出生时,赶上朱家内部最震荡的八年,他的生父“朱祁镇”本身是一位传奇人物。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御驾亲征。行至宣府,赶上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天爆发了“土木堡事变”,堂堂大明天子稀里糊涂成了蒙古人的俘虏。
大一统王朝帝王成了胡人阶下囚,已经是全史独一份的传奇。
然而,更传奇的还在后头。朱祁镇在蒙古瓦剌部白吃白喝一年,养得白白胖胖、完好无损回到故国。朱祁镇被俘后,大明庙堂在明知朱祁镇还活着的前提下,把监国的皇太弟朱祁钰扶正,年号为景泰。
小时候,朱祁镇和朱祁钰哥俩关系特别好。如若不然,御驾亲征也不会让朱祁钰监国。土木堡事变爆发,朱祁钰坐上皇位,体会到了权力的快乐,不想还政于朱祁镇。为了防止到手的权力飞走了,朱祁钰对留学归国的朱祁镇采取了软禁手段。瓦剌留学一年,南宫软禁七年。朱祁镇37岁的短暂人生有8年是在囚徒中度过。
父皇先被俘虏,后遭软禁。当太子的朱见深自然不好过,悲催的童年生活,就此开始。
群臣丝毫不顾朱祁镇的死活,一致要求拥立朱祁钰当皇帝,奶奶孙太后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也没有保住儿子的帝位。跟群臣斗法几个回合,达成协议。同意朱祁钰扶正,条件是大好孙儿朱见深必须是太子。
为了防止3岁的朱见深遭人陷害,孙太后安排19岁的贴身丫鬟万贞儿照顾朱见深。
这一刻开始,成化和万贞儿的传奇故事拉开帷幕。
叔叔朱祁钰当上皇帝后,立刻遭到权力的反噬,发了疯一样,先把大嫂钱皇后给废了。第三年,又让5岁的侄儿朱见深从太子位上卷铺盖滚蛋。
这位万大姐确实够意思。在波谲云诡的大明深宫,万贞儿始终没有抛弃朱见深,一直陪伴沉浮。提心吊胆的日子,一过便是五年。直到1457年,朱祁镇挣脱南宫束缚,发动夺门事变,成功回到权力巅峰,朱见深由废太子重新变回太子。
这一年,朱见深10岁。
天顺七年。朱见深向亲爹朱祁镇建议,立万贞儿为太子妃。朱祁镇顿时炸了锅。太子妃基本等同于皇后。堂堂大明储君岂能娶一个大自己十七岁的宫女当未来的“后宫之主”。
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朱祁镇是1427年生人,朱见深生母孝肃皇后周氏是1430年生人,万贞儿也是1430年生人,皇太后婆婆和皇后儿媳妇同岁的,天下人不得笑掉大牙。
为人父母的朱祁镇死活不同意。最后在朱祁镇包办下,朱见深迎娶了中军都督府同知吴俊的闺女。
爷俩僵持一年,朱祁镇驾崩。十七岁的朱见深登极,吴氏由太子妃转为皇后。朱见深始终心心念念万贞儿,想给她一个名分。
成化二年正月,37岁的万贞儿高龄产下皇长子。三月,万贞儿受封“贵妃”,转正成为成化的“合法夫妻”。
成化二十三年,正月。58岁的万贞儿暴毙而亡。成化皇帝在郊外祭祀回宫途中获知消息,淡淡地说了一句“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
七个月后,成化帝对子嗣作了一番安排,封了兴王朱祐杬、益王朱祐槟、岐王朱祐棆、衡王朱祐楎、雍王朱祐枟。
子嗣们都安置好后。八月二十二日,成化帝驾崩,终年四十一岁。
人老珠黄的万贞儿,是如何迷倒帝王的呢?
答案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说,成化帝有“恋母情结”,感觉这一点最不靠谱。
恋母的前提是,女方至少有点姿色,好歹是一个半老徐娘的存在。但翻遍正史野史,找不到一条关于万贞儿长相的记载。只有《罪惟录》描述万贵妃“貌熊声巨,类男子”。
女人的声色,往往与长相成正比。就万贞儿那说话的熊声,很难与“颇有姿色”“半老徐娘”产生联想。
刨除情感上依赖和道义上感恩的因素,朱见深应该把万贞儿当成了政治心腹。土木堡事变到夺门事变,自己亲眼看到了皇权争夺的残酷、皇室内部的亲情淡薄,大明庙堂亲情君臣绝不是铁板一块,亲爹和叔叔的皇位说没就没,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儿,那些大臣也全是墙头草随风倒,根本靠不住。
万贞儿能够在自己最孤立无援、最惊险的童年保住自己一条小命,足以证明万贞儿具备一流的头脑和顶级的忠诚度。
找一个久经考验且头脑灵活的老宫女当政治帮手,自己会被说成是“汉顺帝刘保与奶妈宋娥”的翻版。但要明媒正娶一个老宫女当自己的政治贤内助,一切便可以顺理成章。
成化帝与万贞儿的关系,实际上明史用了九个字来暗示。
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成化所到之处,万贵妃一身戎装开道,亲自负责安保工作。如果二人是纯粹荒淫的男女关系,万贵妃应该与成化帝同乘龙辇凤舆,而不是在前边踩点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