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峰会再成空谈乌克兰困局难解

吕露谈 2025-03-29 16:49:14

3月27日,法英主导的乌克兰问题峰会在巴黎落幕,这场号称要组建战后驻乌“保障部队”的会议,最终以零共识收场。马克龙宣布的20亿欧元军援计划沦为纸面承诺,意大利、捷克等国明确拒绝派兵提议,连美国都未派代表出席。

这场被舆论称为“空壳会”的闹剧,再次暴露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战略混乱与执行力缺失。峰会核心议题是推动在俄乌战后向乌克兰部署“国际保障部队”,并加速乌军重建。

马克龙虽高调宣布新军援计划,但细节全无:20亿欧元中仅30%明确用于武器装备,其余资金需欧盟多国分摊,而德国、波兰等国至今未签署分摊协议。更关键的是,派兵提议遭多国否决,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直言“不可行”,捷克总理菲亚拉称“时机未到”,希腊外长更批评该计划“偏离停火优先原则”。

欧洲理事会内部文件显示,法英试图绕过北约框架独立行动,但成员国普遍担忧风险。丹麦、荷兰等传统援乌积极国家此次保持沉默,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私下表示:“没有美国支持,任何军事部署都是空谈。”

特朗普政府至今未批准对乌610亿美元新援助,且拒绝参与任何战后驻军讨论。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原定参会,但因美方施压临时取消行程。这种美欧脱节直接削弱欧洲行动力,英国首相斯塔默承认:“保障部队需美国背书,否则难以运作。”

东欧国家要求优先输送弹药,波兰提议将欧盟援乌资金提升至每月50亿欧元,但遭德国反对;南欧国家则推动停火谈判,西班牙、葡萄牙拒绝签署任何含军事干预条款的文件。马克龙所谓“无需全体同意”的强硬表态,反而加剧成员国对法国“独断专行”的不满。

法英试图通过驻军扩大欧洲影响力,德国则主张以经济援助重建乌克兰工业体系,而东欧国家只关心如何遏制俄罗斯西进。这种分裂在武器供应上尤为明显,法国坚持优先提供国产“凯撒”火炮,但乌军更急需德国“豹2”坦克,导致60%的欧盟援乌装备与前线需求脱节。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峰会当天放出狠话:“任何外国部队进入乌克兰都将触发即时报复。”俄军已在别尔哥罗德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射程覆盖基辅。更值得警惕的是,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启动“联合防御计划”,明斯克郊外的俄军战术核武器储备量增至2022年以来的三倍。

当巴黎的政治家们争论不休时,乌克兰东部前线的士兵每日仅获配200发子弹,不足北约标准的十分之一。欧洲的“战略自主”口号,在冰冷的现实面前愈发苍白。这场峰会留下的最大遗产,或许是让世界看清:没有统一的意志与执行力,再多的高谈阔论也难改乌克兰沦为大国博弈棋子的命运。

0 阅读:15

吕露谈

简介:视野之内皆是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