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宣武帝元恪:征战连胜,版图扩张,齐梁更替,辉煌治世

乔宜楠 2023-11-10 15:37:28
说到魏宣武帝元恪,不少人都会对他大加赞赏。例如,《魏书》中,北魏历史学者魏收对元恪的评论是:“年轻而大方,形色不外露,雅性朴素。”唐朝历史学者李延寿在《北史》中对元恪的描述是:“宣武承圣考德业,万民欲兴,而宽以制下,则太和之势也就随之而去。与汉代相比,元代,成,安,顺,与之齐名。依我之见,元恪当得起这样的赞誉。元恪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北魏将都城移至洛阳;二是南朝齐梁王朝的更替。

北魏在迁往洛阳以前,其政权与军事重心均位于北部,而南方则有广袤的中原做缓冲地带,使得南北两国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局面。魏太武帝拓跋焘与宋文帝刘义隆,可以说是两人中最能打的一对,但是,在这二十余年的对峙中,真正意义上的矛盾,却是屈指可数。北魏迁都洛阳后,其军事、政治重心均向南方转移,为以后的内战提供了有利条件;齐梁更替,说明了当时的南朝正经历着一场大动乱。在此基础上,元恪又一次地向外扩张。在元恪治下,北魏连年征战,屡战屡胜。版图扩张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版图过于庞大也会导致行政费用呈几何倍数增长;连续的胜利,让他们引以为豪,却也让他们陷入了一场永无止尽的战乱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将中原拱手让人。若将南方的防御阵线向长江方向推进,则南方定会感到不安。萧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登上帝位,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年纪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对世家的尊敬。在南方陷入困境之时,世家大族自然会团结一名贤臣,一起对抗北朝。

自从北魏搬到洛阳,两国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大战,这也是导致北魏崩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北魏版图的不断扩张,也带来了三大弊端:

一、连年无休无止的战乱和不断扩张的疆土,造成了国家财力的不断增长,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战争才是凝聚人心的最佳方式,以拓跋珪为首的元恪一派,坐收渔翁之利,必然会伤害到相关的利益。像元雍、元琛、元融这样的皇室子弟,竟然还想要争一争富贵,这样的举动,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议论。但只要情况不变,所有人都会忍气吞声。但是,如果形势有变,拓跋珪这一脉,肯定要被清算。

二、北魏朝廷对北疆的控制日趋薄弱,致使北疆政局不断恶化,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永无止尽的起义。其中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北部六大城镇的起义。所谓“北六镇”,即为北疆六个军事重镇。从东到西,有怀荒(河北张北),柔玄(内蒙古兴和西北),抚冥(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武川(武川西部),怀朔(固阳),怀朔(内蒙古五原)(内蒙古五原),六镇之乱的成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由于北魏中央政权向南方转移,对于北部的关注降低了,而降低了对北部的关注,自然也就降低了对北部的控制。若是北魏的军事重心仍在平城,那么,六大镇便再无反叛之机。从平城到洛阳,虽然不能说是一天之内就能赶到,但绝对要比从京城到洛阳要容易的多。

三、一旦战局不利,那么,北魏将再也没有机会进行大的改变。中原和北疆,哪一个更重要?这个问题看起来并不困难,毕竟中原是一个富裕的地方,而北方却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方。但是,若是失去了对中原的掌控,那么,对北魏来说,就不再是依靠,而是真正的压垮了他们。中原一带,以洛阳为核心,是一块巨大的平原,典型的四面受敌之地,容易进攻,也很难防守。当年北魏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谁也不会去招惹。但如果北魏失去了对中原的掌控,那就是一片混乱。在东晋没落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百多个英雄。但不管是刘渊、刘聪、刘曜、石勒、苻健、姚弋仲,谁也不会将赌注押在中原。尔朱荣、高欢、宇文泰等人,在北魏没落的时候,也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中原。

若是北魏的军事重心还在平城,就算北魏实力大损,大不了就是将中原拱手相让,从此黄河北部再无翻身之日。到时候,只要北魏缓过劲来,就能重新夺回中原。中原这样的地方,容易进攻,也很容易防守,并不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然而,随着北魏将都城移至洛阳,却迫使了北魏将全部的力量投入到了中原,那里是一个四面受敌,攻守兼备的地方。如果北边真的发生了动乱,以中原的实力,北魏很难控制住自己的北部。从现代眼光来审视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徙论”,再回头看看魏宣武帝元恪推行的“开疆扩土”之策,就很容易看出问题所在。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北魏都城的迁移与扩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产生了正面的作用。这一运动加快了北方和南方国家的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在整个文明史上的大一统进程。若北魏仍是以平城为核心的北部王朝,即使再怎么削弱,也难以彻底将其灭亡;若是北魏还是以平城为核心的北方王朝,就算再怎么虚弱,那些叛臣也只会在这个根基上重新建国,而无法再将势力扩展到南方去。应当说,随着拓跋宏的迁京、元恪的扩展,胡汉之分、南北界线日益模糊。隋文帝杨坚统一江南以后,汉族沦为外族奴隶的悲叹已不多了。在那个时候,拓跋宏、元恪两个人,明显是抱着一种赌博的心态。

拓跋宏、元恪等人迁往洛阳,权力集中,大大增强了拓跋珪一脉的实力,再加上齐梁的动乱,给了他们一个一举扫平江南的契机,也就是后来的杨坚所为。在完成中国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和江南世家大族取得一致意见,那么,就有可能完成整个国家的战略转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中央政权不使用军事手段(比如杨广),那么即使北部发生了怎样的动乱,也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冲击。等到统一之后,在两位明君的努力下,这个世界很有可能会回到西汉时代,文景武之后,统一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但遗憾的是,这次北魏并没有能够一举完成,统一大陆!

1 阅读:62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