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高丽与蒙古之间的战争(上)

路过你头顶 2024-03-02 14:31:52

金章宗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蒙古乞颜部可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后,在斡难河畔建立“大蒙古国”,并被尊为“成吉思汗”;‬

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金章宗完颜璟驾崩,卫绍王完颜永济即位。三年之后,蒙古大军开始进攻金国,金军在野狐岭遭遇惨败,主力损失殆尽,此役之后金国元气大伤。

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

蒙古国势力进入辽东

崇庆元年(公元1212年),契丹人耶律留哥打出“反金复辽”的旗号在辽东起兵,同年,归附于成吉思汗,大蒙古国势力开始进入辽东;

不久之后,耶律留哥在蒙古兵的帮助下大败金军,先后攻克了咸平、辽阳等三十余座城池。崇庆二年(公元1213年)三月,耶律留哥称王,建立“辽国”,史称“东辽”。八月,高丽康宗薨逝,太子王瞮(chè)即位,是为“高丽高宗”;

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金国辽东宣抚使、女真贵族蒲鲜万奴(又名“完颜万奴”)拥兵自立,建立“大真”国,史称“东真”或“东夏”,辽东地区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13世纪初东亚大陆的势力分布

贞祐四年(公元1216年),“反蒙”的耶律厮不(耶律留哥之弟)起兵自立,并处决了300多名蒙古使者,随即称帝建国,史称“后辽”,不过,耶律厮不在位仅一个月就被部下杀害。同年,后辽监国耶律乞奴率军九万侵入高丽北部,大破高丽军,一举攻占了江东城,甚至还一度威胁到高丽王都开京;

此前,高丽权臣崔忠献自以为国富民强,每当边疆有事来报便骂道:“何以小事烦驿骑,惊朝廷!”如今契丹兵大举来犯,朝野上下无不惊惧,崔忠献也是急忙调兵北上御敌;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王瞮任命赵冲为西北面兵马元帅、金就砺为西北面兵马使,统率大军围剿契丹兵。同年,成吉思汗应耶律留哥的要求,派大将哈真、札剌领兵一万,借道东夏讨伐辽东地区反蒙的契丹人,蒲鲜万奴被迫臣服于蒙古,并遣子完颜子渊带兵两万助战。

高丽与蒙古外交关系的转变

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十一月,哈真、札剌、完颜子渊等率军从葛懒甸进入高丽境内,接连攻破和州、猛州、顺州和德州,兵锋直指江东城。此时‬突降大雪,粮道‬不济‬,哈真只得派人前往高丽军中索要粮草,并要求高丽协助攻城,同时‬允诺‬在平定契丹后,两国约‬为‬兄弟‬之邦‬;

古代的骑兵

迫于‬蒙古‬军‬的‬威慑‬,赵冲‬遣金就砺与知兵马事韩光衍率军‬押送一千石粮食前往蒙古军中,接受‬蒙军‬的‬调遣‬。翌年正月十四日,蒙古、东夏、高丽三国联军攻破江东城,彻底平定了高丽北部的契丹之乱。据《元史·高丽传》记载:

(高丽王)遣其权知阁门祗侯尹公就、中书注书崔逸以结和牒文送札剌行营,札剌遣使报之。高丽王以其侍御史朴时允为接伴使迎之,帝(成吉思汗)又遣蒲里岱也持诏往谕之,高丽王迎拜设宴。

双方经过“友好”的协商后约定,以后蒙古每年派遣一次十人左右的使团至高丽,到时高丽将准备好的特产移交给蒙古使者,两国之间就此建立了外交关系。不过名义上是兄弟之国,实际为君臣关系;

13世纪初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

兴定五年(公元1221年)八月,镇守东道的蒙古王爷铁木哥斡赤斤(成吉思汗幼弟)遣著古与等人赴高丽,正式‬明确‬了‬‬“国赆‬”的‬项目‬,根据‬《高丽‬史‬》‬记载‬,包括‬“獭皮一万领、细绸三千匹、细苎(zhù)二千匹、绵子一万斛、龙团墨一千丁、笔二百管、纸十万张、紫草五斛、荭花、蓝笋、朱红各五十斛、雌黄、光漆、桐油各十斛。”

之后的几年,著古与每年都会来高丽收取“国赆”。除此之外,有时还会向高丽索要女子、会汉语者、诸般名手匠人、青丝、绫走丝等,高丽‬王国‬的负担‬日益‬加重‬;

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由于金国日渐衰微,高丽因此不再奉金国为正朔,并停止使用金国年号,改由干支纪年;

13世纪初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

元太祖二十年(公元1225年)正月,刚刚收取完“国赆”的著古与在渡过鸭绿江后遭到袭杀。尔后,前来调查此事‬的蒙古使臣也被‬杀害,成吉思汗认为必定是高丽所为,双方‬于是‬断绝了‬往来‬。只不过‬当时蒙古正在‬西征‬,而且‬在‬东方‬的攻略重心是‬金国与‬西夏,无暇顾及高丽;

第一次蒙丽战争

元太宗二年 (公元1230年),窝阔台令撒礼塔领军攻打反叛的东夏国,顺便扫荡辽东地区的金国残余势力,从而将整个辽东纳入了蒙古的控制之下。次年八月,窝阔台以“杀害使者”之事为由,命撒礼塔率军讨伐高丽。当月,蒙古军队渡过鸭绿江,正式拉开了蒙丽战争的序幕;

蒙古军首先包围了高丽的边界重镇咸新镇,撒礼塔按照蒙古人的战争习惯,先派人进城劝降,同时警告守城将领,如果抵抗,那么破城之日就会尽屠全城。镇守咸新镇的赵叔昌在与部下商议后,决定投降蒙古,此时,高丽麟州人洪福源也率编民一千五百户前来投降;

蒙古与高丽的战争

降服咸新镇后,蒙古军兵分三路,一路由蒲桃率领作为前锋军,沿半岛西海岸快速南下,撒礼塔则亲率主力跟随在后,另遣一偏师向东沿内陆推进。西路的蒙古军进展相对顺利,据《高丽史》记载:

‬八月壬午,蒙兵屠铁州。九月癸巳,蒙兵攻西京城不克。丁酉,蒙兵至黄、凤州,二州守率民入保铁岛。癸卯,蒙兵围龙州,城中请降,副使被掳。壬子。蒙兵陷宣、郭二州。

与之相反的是,东路的蒙古军处处受阻,先是进攻龟州,遭到守军的顽强抵抗,一个月都没能破城,后又攻打慈州,同样未能攻克;

蒙古大军

就在蒙古大军一路南下的同时,崔瑀(崔忠献之子)也召集大臣商议应敌之策,最终决定以大将军蔡松年为北界兵马使,统帅三军北上御敌。高丽军行至洞仙驿,遭遇蒙军八千余人,力战之下才将蒙古军击退,随后进屯安北府。十月二十一日,撒礼塔率蒙古军主力进至安北城下,根据《高丽史》记载:

‬蒙兵至城下挑战,三军不欲出战,后军阵主太集成强之,三军乃与战。蒙兵皆下马,分队成列,有骑兵突击我右军,矢下如雨,右军乱,中军救之,亦乱,争入城。蒙兵乘胜逐之,杀伤过半,将军李彦文、郑雄,右军判官蔡识等死之。

此役过后,高丽军派北界分台御史闵曦和兵马判官崔桂年前去请和,撒礼塔说道:“汝国能固守则固守,能投拜则投拜,能对战则对战,速决了也”,随即又问道:“汝职为何?”答曰:“分台官人”,撒礼塔曰:“汝是小官人,大官人速来降。”

十一月二十八日,蒙古前锋军攻占平州,全城军民皆被屠戮。十二月初一,蒙古军完成了对开京的合围,驻扎在安北府的撒礼塔得知此消息后,立刻遣阿儿秃、洪福源等三人赴开京招降,王㬚也应撒礼塔的要求,命淮安公王侹(tǐng)(显宗之子、平壤公王基六世孙)至安北府的蒙军大营请降;

第一次蒙丽战争进军路线

宾主双方先是在推杯换盏间,重温了蒙古与高丽多年来的“兄弟”情谊,随后撒礼塔再次强调了蒙古使者被杀一事的重要性,并希望高丽方面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最后“礼貌”地提出赔偿条件,要求高丽提供马二万匹、童男女数千人、紫罗一万匹、水獭皮一万领以及军士衣物等,高丽使者全部应允;

尽管两国正处于和谈期间,但是蒙古军队却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接连攻打了广州、忠州、青州等地,史书载:所过无不残灭;

翌年正月,两国达成和平协议,安北府守军投降,之后龟州守将也出城投降蒙军,唯独慈州仍拒绝投降。十一日,撒礼塔在留下了七十二名达鲁花赤(即代表成吉思汗管理地方的督官)后,班师回国,第一次蒙丽战争宣告结束。

第二次、第三次蒙丽战争

元太宗三年(公元1232年)四月,高丽遣使赴蒙古上表称臣,同时解释道:“今所需索,其数过多,求之又难,似未堪应副,然旁搜四遐,月集日储,犹未得盈数。”

同年六月,由于无法忍受蒙古无止境的索求和欺侮 ,崔瑀下令捕杀各地的达鲁花赤,并要求各道尽快将民众迁至山城或海岛,同时决定迁都江华岛,以躲避蒙古大军的报复;

江华岛的地理位置

八月,窝阔台命令撒礼塔再次出征高丽,但是不擅长水战的蒙古军迟迟没能攻克江华岛,撒礼塔于是将怒火洒向了内陆各州郡,史书载“凡(蒙兵)所经由,无老弱妇女,皆杀之无赦。”蒙古军甚至还长驱直入到高丽腹地的大邱符仁寺,把藏在那里的雕版大藏经全部付之一炬;

十二月,撒礼塔在率军攻打处仁部曲时被一名僧侣射死,随后,蒙古军在别将铁哥的带领下撤离高丽,所攻占的州郡都交由洪福源管理,第二次蒙丽战争结束。

第二次蒙丽战争进军路线

元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四月,窝阔台下诏要求王㬚“悔过来朝”,并列举出高丽的五大罪状,据《元史·高丽传》记载:

‬自平契丹贼、杀札剌之后,未尝遣一介赴阙,罪一也。命使赍训言省谕,辄敢射回,罪二也。尔等谋害着古欤,乃称万奴民户杀之,罪三也。命汝进军,仍令汝弼入朝,尔敢抗拒,窜诸海岛,罪四也。汝等民户不拘集见数,辄敢妄奏,罪五也。

不过高丽方面不仅没有回应,反而还出兵收复了西京平壤,将民众全部迁入海岛,洪福源被迫率领附蒙民众逃至辽阳。除此以外,高丽还企图与东夏和金国建立联盟共同对抗蒙古;

元太宗六年(公元1234年),由于东夏国和金国接连被蒙古攻灭,以致高丽的处境愈发孤立,为此王㬚遣使入蒙意图修好,不过窝阔台拒绝接受。翌年,窝阔台命唐古、洪福源统领蒙古、糺(jiū)军(边地部落组成的军队)、汉军等第三次征讨高丽;

大蒙古国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元太宗)

此次战事一直持续至太宗十一年(公元1239年),期间蒙古军先后攻占了凤州、洞州、海州、慈州、龙岗县、归信城、金山城等地,最远打到了原新罗国王都庆州,烧毁了“新罗三宝”之一的皇龙寺九层塔。不过高丽军民也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采用游击战术,不间断地骚扰和袭击蒙军,使蒙军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最重要的是,蒙古军始终没能攻占江华岛;

元太宗十年(公元1238年)十二月,王㬚派遣将军金宝鼎、御史宋彦琦出使蒙古,上表恳求蒙古撤军,窝阔台仍旧以高丽王“出海亲朝”为条件拒绝。十一年(公元1239年)六月,起居舍人卢演、詹事府注薄金谦出使蒙古,再次恳请退兵,窝阔台也又一次提出“亲朝”的条件,高丽使者以王母柳氏刚刚去世不久为由,提出暂时不能亲朝,这次窝阔台表示谅解,两国遂初步达成和议;

元太宗十二年(公元1240年)五月,鉴于王㬚迟迟没有亲朝,窝阔台下诏责问,并要求其“出海”、“纳质”、“括户”(上报户民)。翌年四月,王㬚以永宁公王綧(zhǔn)(显宗之子、平壤公王基七世孙)冒充“王子”入质蒙古,初步满足了蒙古“纳质”的要求。

横扫欧洲的蒙古铁骑

PS: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