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太反常了,该怎么办?

依霜评商业 2024-03-24 19:33:26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今天,在北向净买入27亿的情况下,除了上证50没跌外,别的指数都跌了。

今年从春节后就一路下跌,没有反弹,走势也很反常,比如,自7月不断出利好后,市场的下跌反而更流畅了。美联储开始酝酿降息,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A股竟然不涨反跌。

走成这样,悲观也是正常的。

看历史数据,沪深300每次的市场底,都对应着基金仓位的低点。但今年很反常,基金仓位没降,但沪深300持续下跌。

为什么?

可能的原因是,基民赎回,导致基金仓位被动提高。比如,基金预留了20%的现金,但基民赎回了20%,基金的仓位就变高了。

现在卖出的,很多都是亏得太惨,受不了割肉出来的,你买到的都是这种带血的筹码。每次历史性底部,都是投资者血泪磨出来的。

常言道,物极必反。当下的市场,已经非常极端。估值极低,跌幅极大,情绪极差......至于何时能反转,否极泰来,则只有回头看才知道。

这就是最后的时刻,看谁能熬得住。

有人说,跌到这个阶段,乐观的人早就满仓了,悲观的人只会割肉,怎么劝也不会买。

满仓了怎么办?难道只能删软件苦等吗?下面讲点高级的玩法。

上周,我在备用号上发了文章《打好这场持久战》,其中提到了用卖认沽期权抄底,卖认购做备兑的策略。

其实,如果你持有很多股票或场内基金,被套牢了,完全可以做卖认沽。

比如,你持有100万的A股票,如果全卖了,可以买43万股的50ETF。1万股50ETF对应1张期权合约。

现在卖出43张50ETF沽12月2300合约,还有9天到期,如果到期时50ETF价格高于2.3元,我们就赚14276元(43*332)权利金。如果到期日50ETF价格低于2.3元,我们就行权,直接把股票卖出,换成43万股的50ETF,同时得到14276元权利金。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这个权利金我们都会赚到,代价是,要把持仓换成50ETF。

如果你觉得50ETF没有你的股票好,也可以在拿到ETF现货后,直接卖出,再换成股票,然后继续做卖认沽。另外,现实操作中,可以分批去卖认沽,比如先卖出20张,继续跌,再继续卖出。

对于本来就满仓的投资者,靠这样操作,可以得到额外的权利金收益。以上文字表述难免有歧义或不全面,权当是抛砖引玉,实际操作中还得自己多思考。

最后,分享段王阳明的话。

王阳明门人徐爱在《传习录序》中提到: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自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

意思是,有门人私下记录王阳明先生的话,先生知道后说:圣贤教育人,都是因材施教,每个人都不同,就像中医用药,讲究一人一方,辨证施治。医生会根据每个病人的体质和病理,酌情加减药方的剂量。其要旨在于治病,至于怎样用药,并没有固定的说法。若你拘泥于一个固定的药方,很少有不害人的。如今我跟诸君说的,不过是针对各自的缺点,互相勉励磨练,只要能改正,我的话就没用了。你们若把我的话当成教条,传扬下去,他日难免误人误己,这罪过担得起吗?

这是典型的东方思维。比如孔子一直讲仁,但从没给仁下定义,他每次面对不同的弟子,讲的仁都不同,因为讲话的语境和每个人的毛病不同。你缺什么,他就给你强调什么,这就叫因材施教。

后人解读《论语》时,对同一句话往往有好几种解释。因为《论语》是语录体,简单交待一句话,却不提供环境背景,也就难免有不同理解。

所以,看任何书时,都要注意还原当时的语境,落实到自己实际行动上去琢磨,多多体悟。有些话可能是对的,但不一定适合你;有些理论讲得没错,但到你这就要进行特色化改造。

尽信书不如无书,实事求是。

晚安~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

0 阅读:0

依霜评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