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屈原
今天是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今年有诸多不易,市场差到了极点。年终总结准备等31日再发,每年都是如此,用最后一篇文章给一年画个句号。
今天,只想跟大家聊聊时间。
时间过得太快了,2023年仿佛刚开始,转眼就要到2024年。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它是个加速模式。
小学的一学期,漫长得就像一辈子;中学时,时间是一周一周地过,周一和周二最难熬,总想赶快到周五;到了大学,时间开始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飞奔;工作后,时间就像踩上油门的汽车,越来越快。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两种解释。
一种说法是,年龄越大,一年时间占生命的比例就越小,所以感觉时间越快。比如10岁时,一年是你生命的10%;20岁时,一年就是你生命的5%。你的记忆总量越来越多,一年新增的占比越来越小。
另一种说法是,人对时间长短的感知与吸收新的知识量有关。对孩子来说,每天都是新鲜的,他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接受新的信息,所以觉得时间长。而年纪越大,我们对一切都越来越熟悉,每天都在无意识地重复,没有新的记忆点,自然感觉时间过得快。
我更认同第二种说法,因为我每次到陌生的地方旅游,或者要做一件有挑战性的新事,就会感觉时间过得极慢。
时间管理,不光是节约时间,更要去对抗时间加速的感觉,让时间流逝变得慢一点。
方法是:离开熟悉的舒适圈,去做新鲜或有挑战的事,增加值得记忆的点,延长对时间的感知。
比如,阅读一本新书,不能是那种你都懂的内容,必须是要花点力气才能理解,扩展能力圈的东西。
比如,学习一个新技能,去新的地方旅行,认识一些新朋友,发生一些新的故事。
不要怕痛苦和挑战,它都将增加你的记忆点,让你的人生变得漫长。
生命的意义首先是厚度,然后才是长度。光有长度,没有厚度,混吃等死,哪怕活到100岁,也感觉很空虚,时间感知很短。
诸位老友,2023年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值得记住和自豪的?阅读过什么好书,可以分享出来吗?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