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我们偶尔会有重复行为,比如出门后不确定门是否锁好,回去再检查。但强迫症患者的重复行为和强迫思维,持续且难以自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他们的大脑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导致深陷困境?

神经递质失衡:大脑 “信号兵” 的紊乱
神经递质在大脑中传递信息,协调各区域活动。研究显示,强迫症患者大脑中部分神经递质失衡,血清素尤为关键。血清素可调节情绪、睡眠与认知等。其水平降低,大脑神经传导受影响,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强迫思维和行为。许多强迫症药物治疗,就是通过调节血清素水平来改善症状。如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能阻止血清素过早回收,提高其浓度,缓解症状。
脑区活动异常:大脑 “指挥中心” 的混乱
除神经递质失衡,强迫症患者大脑关键脑区活动也异常。眶额叶皮质、前扣带回皮质和基底神经节等脑区,正常时协同负责决策、行为控制和情绪调节。在患者大脑中,眶额叶皮质过度活跃,该脑区负责处理信息、判断事物重要性与潜在威胁,过度活跃会让患者过度关注无关紧要之事,产生不必要担忧和强迫思维,比如总担心碰到脏东西。
前扣带回皮质同样异常,它主要监测错误和冲突,大脑信息矛盾时被激活。患者该脑区过度敏感,微小不一致或不确定,就引发强烈反应,促使其通过重复行为缓解不安,像摆放物品位置稍有偏差,就必须反复调整。
基底神经节参与运动控制和习惯形成,患者大脑中,它与其他脑区连接出问题,习惯行为难以抑制,患者会不由自主重复无意义动作,如反复洗手、检查门窗,形成强迫行为模式。
强迫症患者大脑神经递质失衡与脑区活动异常,共同导致强迫症状。了解这些大脑变化,有助于理解患者痛苦,也为开发更有效治疗方法提供方向。随着神经科学研究深入,未来有望出现更多针对性手段,帮助患者摆脱困境,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