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科脉主板IPO告败:一家曾号称全球行业龙头企业的资本"滑铁卢"

嘉勋叩叩 2024-05-21 08:54:46

导读:彼时,东方科脉在其公布的首份IPO招股书(申报稿)中,便公开表示,公司依托自身在电子纸显示模组领域的持续深耕,“已逐渐成为全球电子纸显示模组领域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领先”。那么,到底是何种缘由让这家引领全球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却受阻于A股上市呢?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雷 都@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在完成上交所首轮审核问询半年之久后,迟迟未能获得进一步推进的浙江东方科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科脉”)IPO终于决定放弃此次向沪市主板的继续冲刺。

2024年5月20日,东方科脉及其IPO保荐机构国泰君安此前向上交所递交的撤回上市材料的申请正式获得监管层应允,这也意味着东方科脉此次IPO在经历了长近一年时间的审核后,最终以铩羽告终。

这也是进入2024年5月以来第六家被监管层叫停的拟沪市主板上市的企业,同样也是自2024年4月底A股一系列上市审核新标准出炉后,第十家以主动“弃权”的姿态“亲手”粉碎自己主板上市之梦的公司。

作为一家主营电子纸显示模组的专业制造服务商,东方科脉的来头并不小。

在2023年6月30日正式向上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的申报材料并获得受理之时,东方科脉便毫不避讳地高调宣称自己在所在行业的“全球领先”的地位。

彼时,东方科脉在其公布的首份IPO招股书(申报稿)中,便公开表示,公司依托自身在电子纸显示模组领域的持续深耕,“已逐渐成为全球电子纸显示模组领域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领先”。

按照东方科脉IPO的原定计划,这家号称“全球领先”的企业曾欲通过发行不超过1535.57万股新股以募集6亿元资金投向新建年产智能物联网电子纸 1 亿片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那么,到底是何种缘由让这家引领全球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却受阻于A股上市呢?

“众所周知,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应当符合相关板块定位。而A股市场主板的定位一直都是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2024年5月20日,在东方科脉IPO正式被宣布终止后,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告诉叩叩财讯,东方科脉上市的铩羽归根结底最主要的问题便是无论其如何宣称和证明自己“具有行业代表性”,但其业绩水平和经营能力难以符合A股对主板企业“大盘蓝筹”的最新硬性指标界定。

2024年4月底,随着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九条”)落地,一系列配套政策也渐次实施,其中便包括了在A股市场中“吹风”已久的IPO新的审核标准和要求。

正如早在2024年4月12日证监会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由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透露的那般,证监会在充分参考近年来新上市企业、在审企业以及辅导阶段企业的情况后,经过认真分析、审慎论证,适度提高了主板和创业板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其中对最近一年净利润,主板被提高到1亿元。

这一针对主板拟上市企业的财务硬性指标要求,也被写入后于2024年4月30日正式落地并实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下称《上交所上市新规》)中。

据《上交所上市新规》给出的“境内发行人申请在本所上市”的条件显示,选择以财务指标为上市标准的拟主板上市的“大蓝筹”企业,必须满足“最近3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3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2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5亿元”。

在上述规则修订之前,“最近3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3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 6000 万元,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 低于 1 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 10 亿元”便可满足主板上市要求。

“说得更为直白一点,东方科脉IPO的遭败,便是卡壳在了《上交所上市新规》中对主板‘大蓝筹’企业的盈利要求指标上。”上述知情人士解释道。

《上交所上市新规》上市新规虽有过渡性安排,即该规则不针对已通过交易所上市委会议审核的企业。但东方科脉IPO虽已申报了近一年之久,但至新规颁布实施之时,其并未获得上会审核之机。

“按照新规实施前的要求,东方科脉还是满足相关‘大蓝筹’企业定位的财务要求的,但在大幅提高盈利指标要求后,东方科脉便成为了审核新规落地后的首轮淘汰者之一”。上述知情人士补充道。

“企业是在经过对自身所处经营环境的研判后,结合当下A股上市审核的相关政策,经过谨慎的研究作出的决定。”2024年5月20日晚间,一位接近于东方科脉的中介机构人士也就东方科脉IPO终止的具体原因向叩叩财讯表示,其也并未否认东方科脉IPO目前难符主板上市定位的事实。

2023年中,电子纸显示模组行业的下游需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放缓趋势,这无疑对于正申请主板上市的东方科脉来说,最终成为了压垮其IPO的最关键一根稻草。

在2023年之前的几年中,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全球电子纸产业迅速崛起。

据ePaper Insight数据显示,2022年电子纸终端市场规模增速达45%,全球出货数量2.83亿台,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40%。

在此背景下,号称“行业领先”的东方科脉实现了营业收入的飞跃式增长。

数据显示,在2020年至2022年间,东方科脉营业收入便从最初的4.77亿左右增长至12.1亿,复合增长率高达59.48%。

在营收高增长的同时,东方科脉盈利的瓶颈也在逐渐显露,尤其是2022年中,当年其虽然以12.1亿营收创下了其自成立以来的最大规模,同比2021年增长超过40%,但其当期扣非净利润却仅有8987.95万元,同比涨幅仅5.4%。

同样,东方科脉2022年这不及9000万的扣非净利润也难以满足《上交所上市新规》中所要求的“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的规定。

虽然目前东方科脉尚未公布2023年的年报,但从此次东方科脉IPO在这一敏感时期选择终止上市的做法,便也可知,其2023年的相关财务指标也并未能为其换了上市的空间。

1)不符A股“大蓝筹”定位的“全球龙头”

无论是从东方科脉自身公开的2023年中报数据中,还是从被其认可的同行业可比企业的经营状况中,种种细节都不难发现,东方科脉在2023年中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

如果说,在2022年中,继续保持营收高增长的东方科脉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的颓势。

那么这种羸弱的局面在2023年中很可能更进一步继续恶化。

在东方科脉回复上交所对其IPO的首轮问询时透露,在2023年上半年,其录得营业收入约为6.28亿,超过了2022年时全年收入的一半。但当期其净利润仅有4313.25万,仅是2023年全年净利润的46%。

在此次IPO提交的有关申报材料中,东方科脉将合力泰(SZ.002217)、清越科技(SH.688496)、天山电子(SZ.301379)、秋田微(SZ.300939)视为同行可比企业,尤其是合力泰、清越科技两家,更被东方科脉认定为其所在细分行业——电子纸显示模组的主要企业。

东方科脉在其IPO招股书(申报稿)也直接指出:“合力泰、清越科技主要产品包括电子纸显示模组,且在电子纸显示模组细分行业的市场地位处于相对领先水平”。

目前东方科脉在2023年下半年的具体经营数据虽难以获取,但从合力泰、清越科技身上,东方科脉的经营态势也可从侧面见得一斑。

据合力泰早前公布的2023年中报数据显示,在2023年上半年,其来自于电子纸显示类产品的营业收入约为6,9亿元,同比2023年还保持着5.47%的小幅增长。

但在日前合力泰公布的2023年年报中,其来自于电子纸显示类产品的营业收入则仅有8.94亿元,同比2022年超过10亿的收入,跌幅超过14.3%。

也即是说,在2023年下半年中,合力泰在电子纸显示类产品上的收入仅2亿元,环比2023年上半年跌幅达到了71%。

同样,在东方科脉的另一家主要竞争对手上,清越科技在电子纸显示组件上的收入,也在2023年中,尤其是2023年的下半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

数据显示,在2023年1-6月,清越科技电子纸显示产品的营业收入便开始出现了同比16.97%的下滑。

但到了2023年底,据清越科技当期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其全年的电子纸模组收入仅有4.66亿元,同比2022年的降幅则扩大至了34.47%。

要知道,在2022年中,清越科技来自于电子纸模组的收入共计7.12亿元。

在同行可比企业2023年下半年相关产品销售进一步陷入僵局之下,东方科脉显然也是难以独善其身的。

除此之外,包括合力泰、清越科技、天山电子、秋田微在内四家被东方科脉认定为同行可比的企业,在2023年中,其业绩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较大幅度下滑。

其中,合力泰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亏损119.91亿,同比下滑246.02%,而电子纸模组收入占比营收七成的清越科技则亏损1.18亿,同比下滑311.02%。

至于主营液晶显示模组与东方科脉的产品存在一定差异的天山电子、秋田微,在2023年中的业绩下滑虽没有合力泰和清越科技般夸张,但净利润也分别同比下滑了9.21%和23.21%。

如此看来,东方科脉在2023年的业绩能继续逆行业保持增长且出现破亿的规模,合理性和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诚然,如果东方科脉在2023年中的扣非净利润最终未能实现破亿的突破,那么按照《上交所上市新规》的业绩要求,其便难以符合主板对“大蓝筹”企业的定位标准。

一个不容忽视的有意思的细节。

据叩叩财讯获悉,曾在向上交所递交的首份IPO招股书(申报稿)中,被东方科脉着重强调的“全球领先”和“行业龙头”的身份表述,随着上交所的质疑,东方科脉也不得不承认相关界定缺乏“依据”,并“基于严谨审慎考虑”,将相关表述全部删除。

2)最重要子公司痛失“高新科技”身份

对于申报主板上市的企业而言,“高新技术企业”身份的重要性虽没有创业板、科创板般重要,但对于业绩本就并不出众的东方科脉来说,这一身份在关键时期的突然缺失,也将对其IPO的命运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上市的最敏感时期,痛失“高新科技企业”身份的是东方科脉最重要的一家全资持股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在2022年之前,东方科脉虽未能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但其旗下两家公司——龙宁科技和富申科技皆具备了高新技术企业身份,且两家企业皆享受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但在2022年度时,富申科技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却意外被否。

富申科技是东方科脉旗下最重要的公司,没有之一。

成立于2018年的富申科技由东方科脉的全资子公司浙江东方科脉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浙江东方”)全资持有的企业。

在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中,富申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1.88亿、4.05亿和7.4亿,分别占东方科脉同期营收的39.4%、46.9%和61.1%。

在2022中,东方科脉的营收较2021年增长3.47亿,其中,仅来自于富申科技的营收增长便达到了3.35亿。

可以说,富申科技是近年来东方科脉营收增长的主要来源。

但就是这样一家对东方科脉举足轻重的企业,且在2022年中痛失了高新科技企业的身份。

东方科脉也不得不承认,富申科技之所以未能在2022年后继续延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身份的认证,主要缘由则是其研发投入的比例上未能满足相关规定。

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在近 3 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必须满足“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 2 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 3%”。

反观富申科技,在2020年至2022年中,其研发投入分别仅为751.3万、893.88万和1339.56万,这三年中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仅为 2.24%。

旗下最重要的企业——富申科技在研发费用上的“缺失”,也或仅是曾号称全球行业龙头东方科脉在研发投入上“短板”的写照。

据东方科脉提交给上交所的相关数据显示,与合力泰、清越科技、天山电子、秋田微等被其认可的同行可比企业相较,东方科脉的研发投入占比不仅垫底,且增长趋势也与行业几近相悖。

在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中,东方科脉的研发费用占当期营收比重分别仅为4.15%、4.07%、3.09%和2.77%,呈逐年递减之势。

而同期,合力泰的研发投入比重则分别达到了4%、4.59%、5.42%和6.14%。

清越科技的研发投入则是几家企业中比重占比最大的,在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中,清越科技的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9.43%、10.71%、8.88%和11.05%,除2022年略有下滑外,其余也皆保持了逐年递增的状态。

在最初2020年和2021年中研发投入比重不及东方科脉的天山电子,在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也在逐年递增的研发投入趋势下,赶超了东方科脉,其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比重也分别达到了4.42%和3.96%。

剩下的秋田微的研发比重,在过去几年中也都基本保持在5%左右。

“对于在IPO报告期内,业绩与技术并不突出的东方科脉来说,在主板审核定位要求不断抬高的当下,的确是不适合继续推进主板上市的。”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知情人士表示。

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目前在A股上市企业中,与东方科脉业务及营收构成最为相似的清越科技,也正在因上市首年,便出现了业绩变脸,进而引发市场的争议。

清越科技是在2022年12月28日正式于科创板挂牌交易的。

正如上述所言,清越科技约有超过70%的营收来自于与东方科脉相似的电子纸显示组件业务。

2022年中,处于IPO关键审核时期的清越科技曾以营业总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长50.40%的优异业绩获得了监管层对其上市的一纸注册生效的文书。

但谁曾想,2023年,在清越科技成功挂牌后的首个完整会计年度中,其营业总收入仅6.61亿元,同比下降36.69%;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高达1.33亿 。

“有了清越科技的前车之鉴,无论监管层还是A股市场的投资者,也必将对东方科脉的上市前景报以审慎的态度。”上述知情人士指出。

(完)

0 阅读:70

嘉勋叩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