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计算机算法以极快速度实现交易自动化的时代,伦敦仍有数量日益减少的金属交易员,在欧洲最后一个所谓的 “公开叫价” 交易大厅里通过相互呼喊订单来进行当面交易。

这项有着近 150 年历史的传统在一圈红色皮革长椅上进行
这项有着近 150 年历史的传统在一个被称为 “交易圈(Ring)” 的圆形区域(即交易池)内的一圈红色皮革长椅上进行。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镍、铝以及其他金属的每日全球价格就在这里确定。
在疯狂的交易开始前的几秒钟,一名交易员匆匆赶来,按照规定的着装要求系上领带,然后走向交易圈周围的一个交易席位。
接着,写有手写数字的纸张和股市订单被分发下去。
一旦铃声响起,标志着交易开始,任何人都不允许进行线上交易或使用手机。他们只能通过固定电话与外界沟通。
金融服务公司斯通克斯(StoneX)的交易员贾尔斯・普拉姆说,每种金属五分钟的交易 “有点像玩扑克牌”,他已经管理公司的铜交易投资组合长达 21 年。
“一阵忙碌的交易活动”交易开始时很平静,交易员们似乎若无其事地静静坐着。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你尽量不看手表,装作自己没有订单要下的样子”,普拉姆告诉记者。
但当规定时间的最后几秒临近时,交易圈里就沸腾起来了。
“会出现一阵非常忙碌的交易活动,” 普拉姆说,交易员们从长椅上跳起来,开始大喊大叫。

一旦铃声响起,标志着交易开始,任何人都不允许进行线上交易
他们站起来,身体倾向与自己做交易的人 —— 几乎都是男性,同时确保一只脚跟紧贴着座位 —— 这是交易圈的另一条规定。
“要想做好交易,你必须留意周围的人在做什么,你需要迅速处理信息,而且说话必须清晰、让人听得见,” 普拉姆说。
“到现在,我能听出人们的声音,即使不看他们,我也知道谁在做什么。”
在他们身后,经纪人通过固定电话与客户交谈,有些人每只耳朵各夹着一部电话,一边重复订单内容,一边接收新的订单。
尽管场面喧闹,普拉姆说现在的交易时段比他刚入行时 “攻击性没那么强,竞争也没那么激烈了”。
他解释说,在交易最火爆的时候,“交易池里会挤满 22 名经纪人,300 个人,嘈杂声震耳欲聋。所以你几乎都听不见自己心里在想什么”。
“大势已去”如今,只有八家公司和几十个人仍然参与这些古老的交易时段,因为线上交易已经让世界上大多数的公开叫价交易市场消失了。
伦敦金属交易所及其公开叫价交易传统始于 19 世纪末,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新冠疫情期间暂停过。
2021 年,伦敦金属交易所曾想完全转向电子交易,但受到剩余交易员的压力,要求保留这一传统。
作为妥协,交易所保留了每日两次现场交易中的一次,前提是有超过六名会员愿意参与。

伦敦金属交易所及其公开叫价交易传统始于 19 世纪末
“那些想在交易圈里进行交易的人可以继续这么做,但如今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大部分交易都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 该交易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的金融学教授蒂埃里・富科解释说,已经没有理由再继续公开叫价交易了。
他告诉记者,电子交易 “在技术上更胜一筹,能够带来更高的市场流动性,同时还能降低中介成本”。
他说,在某些情况下,公开叫价交易得以保留是有充分理由的,“尤其是在高度专业化的市场中”,比如金属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专业交易员的数量非常有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开叫价交易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