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临死前,想起被自己斩杀的7000多曹家人,留下八字遗嘱

星空影视菌 2025-02-18 15:01:00
前言

后世一提到司马家就老是皱眉头。为啥?不光是在司马家统治的时候出了影响特别大的“五胡乱华”这事儿,还因为他们那皇位来得不正派,被后世瞧不起。

司马懿为了权力,把将近一万曹家人都给杀了。到了晚年,司马懿快不行的时候,想起自己以前干的那些杀戮之事,也忍不住深思起来,然后留下八个字的遗言就去世了。

一、辅佐幼主

历史真就是个轮回,一点都没错。曹操篡夺了汉朝的大权,汉宣帝就成了有名无实的皇帝。整个东汉都由曹操说了算,最后曹魏自然而然地就把刘家的皇位给夺了去。

过了好几十年,司马炎学当年曹操的样儿,逼魏元帝把皇位禅让出来,然后自己登上皇位。司马家这皇位,可不是司马炎单枪匹马弄到手的,那可是他爷爷和爸爸两代人努力的成果。

并且,为了能让司马炎稳稳地坐在皇位上,他爷爷那可是把各种暴虐手段、阴谋诡计都使了个遍。这么一来,司马炎就顺顺当当登基称帝了。

这事儿得从曹操登基那时候说起。曹操、他儿子曹丕,还有曹叡,这祖孙三代帝王,差不多把大半个天下都给打下来了。以前是三国鼎立的局势,到这时候就变成曹魏一家独大了。这时候就能看出来,曹家要是再出一个跟前三位那样厉害的帝王,曹魏就能统一天下了。

可历史常常是充满遗憾的,曹家的皇帝们哪哪都不错,就有一点不好,都不长寿。曹丕还没到四十岁就去世了,他儿子曹叡,仅仅活了35岁。

曹叡快不行的时候,那可是拼了老命给他儿子铺路,到处找辅政大臣。但自古以来,主少国疑的时候都这样,就好像是必然会发生的事儿似的。曹叡心里也清楚这么做可能会养出权臣,可他也没别的招儿了。

在曹丕那时候就被信任的司马懿,当然是大臣里的一员。他还两次当上托孤大臣,这么看来,司马懿和曹家可不单单是君臣关系了,曹家的君主得有多信任他,才会两次把后事托付给他。

曹丕在位的时候,那可特别看重司马懿,简直把他当成超级得力的大臣。曹丕快不行的时候,就盼着司马懿能像辅佐自己那样去辅佐儿子曹叡。司马懿,也拍着胸脯满口答应了,后来他也真就这么做了。

这里得提一下,曹叡不像他父亲和祖父在历史上留下那么多痕迹,不过他可真是个功绩卓著的帝王。他在位那几年,把整个曹魏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威望都快赶上他父亲了,只可惜曹叡英年早逝。

曹叡快不行的时候,就跟他爸一样,盼着自己死了以后司马懿能用心辅佐自己儿子。曹芳继位的时候还小得很,根本没能力掌管大局。曹叡的这个叮嘱,司马懿那是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可在他心里,早就不这么想。这么多年当臣子的日子,他早过腻了。而且,现在的皇帝年纪小,一点威望都没有,这对他来说,可是掌权的绝佳机会。不过,这儿还有个绊脚石,就是同样身为托孤大臣的曹爽。

二、兵变篡位

接着就发生了高平陵政变。249年的时候,曹芳在曹爽陪着下,离开洛阳城去高平陵扫墓。这是曹家自己家的事儿,司马懿作为外臣,肯定没资格去,而且他也不想去。

他们刚一离开,司马懿就发动兵变了,一下子就把整个京城给占了。说起来,当时曹爽手里可是有军队的,要是想跟司马懿对抗一下,多少还是有机会的。

这里得讲讲司马懿掌控人心的法子。他对着洛水发誓,只要曹爽投降,就不会要他的命,不过是把他的官职给免了而已。

那时候,洛水之誓可老有说服力了。为啥?因为上一个拿洛水起誓的是光武帝刘秀。可司马懿跟刘秀比起来,那差得太远了,根本就不守信用。曹爽都投降了,他还对人家下手。

但曹爽回到家后,那就是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等着被人欺负。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讲,曹爽这人也太笨了吧。不过在古代,大家可都把誓言看得很重的,说一诺千金都不为过。司马懿在这事儿上,那可算得上是第一个打破常规的人。曹爽本来就没有他老爸那样的本事,被司马懿骗了,这也很正常嘛。

可司马懿不像曹爽那样有妇人之仁,要知道斩草就得除根,于是马上就将曹爽三族都给诛灭了,这一下子就死了七千多曹家人。整个洛阳城都满是曹家鲜血的味儿了。

三、死前遗言

雄狮老了也没辙,不过好在司马懿有几个不错的儿子。时间到了254年,这时候司马懿都年过六十了,就像后人说的那样,司马家能得到皇位,还不就是因为曹家的皇帝们年轻轻就死了嘛。

司马懿可是经历了好几次皇权的交替,从这就能看出曹家都不长久。都七十多岁的司马懿了,躺在床上的时候,也忍不住回想自己这么多年来干的那些事儿。

司马懿的前半生那可是问心无愧的。为了曹魏的江山,他可没少费心思,尽心尽力地到处征战,南征北战的。他还和诸葛亮多次过招,就这么死死地守住了曹魏的江山。后来,他成了托孤大臣,帮着曹魏来辅佐小皇帝。

司马懿想到自己当年兵变夺权,他可没什么后悔的。就是他手上沾了太多曹家人的血,这事儿让他心里老是过不去。每次夜里做梦的时候,司马懿也害怕,自己虽然得到了权势,可这么暴虐,后代肯定得遭报应的。

大家都知道,古人可迷信鬼神了,因果循环那一套他们也信。司马懿快不行的时候,怕自己以前太暴虐,子孙会遭报应,就把孩子们都叫到床边,留下最后的话:不立墓碑,不许扫墓!

在那个时候,这可太惊世骇俗了。要知道,人死后立碑那是从古时候就传下来的规矩。不让扫墓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从古至今,祭祀可都是件大事。普通老百姓家都得扫墓,更别提司马家那样的大家族了。

但司马懿就是坚决不答应,瞧着父亲这般坚持,小辈们也只好点头说好。实际上这时候的司马懿也有点后悔了,他这辈子犯下的罪过肯定是没法名垂青史了。古人都特别看重身后的名声,基本上没人想落个骂名。

他不立墓碑,这其实是一种预防手段。他担心自己百年之后也被人鞭尸,这种事儿在历史上可不罕见。

可历史从来不会因此就手下留情,司马家作的恶最终还是得自己来还。

结语

晋朝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是个没什么作为的朝代,名声也特别差。这一方面是因为司马懿的那些行事,另一方面,司马家后来统治的时候也一点功绩都没有。

更是弄出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些糟心事。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先辈们皇位来得不正当,后辈们可不就开始混战起来了嘛。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