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些事情,偶然的根本不像偶然。不怎么买人物传记的我,购物车里一直躺着一本《坂本龙一是谁》,恰好前两天赶上平台做活动,就下单了。书刚拿到手里,紧接着就看到了坂本龙一发的声明。
“与癌共生”
69岁的坂本龙一,2014年患上了喉癌,随后病情得到控制,他也逐步恢复了工作。但就在2021年初,他声明称被确诊为直肠癌,已完成手术,继续接受治疗。“此后的日子,我将‘与癌共生’”虽然看起来洒脱,但也透着万般无奈。
神话与幸运
坂本龙一的神话,也可以算是幸运。出生在二战后,成长在不断走向繁荣的岁月里。在20世纪60-70年代迷失而又倔强的氛围里,人们不再探讨哲学,放弃了纯粹的语言,转向用其他的表达方式,诸如音乐来进行对世界的控诉和反抗。
战后废墟中日本经济的崛起,将奇妙的各种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的家庭中,由此也汇集了文化的关注,坂本龙一幸运的成为这一切条件的那个表现。成长在日本,旅居纽约,与欧洲著名导演合作,以西方古典音乐为基础,创造着结合东方神秘气息的作品。当然,坂本龙一的家庭、教育以及他的天赋也同时迎合了这一切,神话与幸运,永远是一对双生子。
由此类比,生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人,也同样会深刻的参与到全球文化的进程中,并背靠着祖国强大的影响力,最终成为中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
否定的自我
我,既不擅长说,也不擅长写。就算听歌,歌词也不过脑子。我最近在想,这算不算是一种失语症呢?(音乐家和失语症有很大关系。)虽然我常常在思考些什么,但用的到底是语言还是别的什么呢?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和别人交谈时,因为会用语言来对话,这么去给不定形的思考状态一种定形,也挺不错的。一旦使之落地成为语言,既方便了记忆,自己也会珍视爱惜。不过另一方面,一旦成为语言,我就常常忘记了其原本不定形的状态,总会觉得有些可惜。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将这种不定形的状态保持到最后。我不希望将一贯性带入思考或者生活中。虽说人生充满了矛盾,但这里面最不可信的就是自己。昨天还喜欢的东西,今天可能就已经厌烦了。所以,对曾经说过一次的话我并不想负责任。为了保持一贯性,就需要对此时此刻的想法和感觉说谎,实在是恕难从命。
——坂本龙一 2006年11月22日于纽约
表达
不善言辞的坂本龙一是幸运的,因为他即便不说话,也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人的思维里,似乎应该有着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藏着一切意向,在朦胧和躁动之中,寻找着合适的表达方式。
最有效也最普通的,就是语言了。它将一切意向凝固,像把雾气凝结成霜一样,变成了确切的东西。语言虽然有效,却并不是完备的。它只能将意向雾气中的一部分凝结,而其他的就被排除在表达之外。
那些表达的异见分子,只能另寻他法,音乐、绘画、雕塑,甚至是一个表情或一种姿态。
意向力
……音乐也是一样,下一个音的强弱,不是用力气去控制弹奏的,而是一种意向的凝结。梦也是,瞬间的凝结。作为一种全息影像般的、累积起来的凝结物,“嘭”地跳出来。有的人才华出众,像莫扎特那样,能把三十分钟时间凝结浓缩为一瞬间紧紧抓住,而我,大概能抓住五分钟、十分钟吧。
——《坂本龙一是谁》第83篇
差异
人与人的差异,可能就在于这个凝结瞬间的能力,以及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吧。
如果固定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在言语的领域里,所谓的天才,可能就是那些可以在同样长度的内容里,凝结了超越时间的意向。而成为其衡量标准的普通,也就是一字一句,一秒钟的话语里面,包含着一秒钟的思绪,甚至连一秒都不足。
诗人兰波和数学家伽罗瓦
我曾想过到了18岁就放弃音乐,也思考过之后自己又能做些什么。诗人兰波在16岁的时候就已经写下了令人赞叹的诗句,而数学家伽罗瓦在决斗前一天,还在写论文而不是遗书。次日死在决斗中,我憧憬过那样的活法啊。
——《坂本龙一是谁》第103篇
投入一种生活
无论是什么样资质的人,都被迫投入到一种生活里。而生活所赋予他的表达方式,也是近乎是偶然的。幸运的人,碰到了正好适合自己天赋的表达方式,出口成章,提笔成诗,哼鸣成曲,涂抹成画。
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突出的天赋,亦同样没有匹配的表达。沉没在千万人中,在所谓日常的生活里,过着千万人同样的日子。或许可以有所改变,但大多数时候只能心有不甘。
也正是这种大多数人的不甘,凝聚成了一种全新的,超越个人的意向,变成了社会的意义。这个意义的背后,就是被那些有天赋并充分表达的人反复推动着的,那些艺术家们视为自身使命的东西,那就是于日常中,呈现陌生,于有限中,探索无限的生存可能。
有人在尝试着可能,有人在观摩他人尝试可能,这一切形成了意义的金字塔,我们构建,我们向往,我们攀登,我们摧毁,我们陷入一种轮回。
轮回
在草原上,到处都散落着动物的骨头,不仅如此,草原还到处都是粪便。
死,就像是和排泄一样平常的事情。粪便也是一样。因为是循环,是再生,出现轮回的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的。
——《坂本龙一是谁》第133篇
反轮回
时间并不会打转,一个世纪,跟上个世纪并不是同构的。21世纪20年代的病毒,也不同于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即便在几千年有记载的文明史里面,也找不到什么轮回的模样,甚至将历史视为客观的马克思,也没能构想出螺旋里的下一环。
但放在每个人身上,似乎另有不同。现代人可以预料到明天的大部分事情,生活的偶然,像手机贴膜里的气泡一样,尽量被排除。日常,就是工作的、商业的、消费的,这些自工业时代逐渐建立起来的模板,以及传统文化、口谕加诸于现代人生活中的那些看似必要的事情。
现代很有趣,个人像陀螺在旋转,而世界却发了疯一般一去不返。
重启/重新开始
21世纪的前半部分,大约50年时间,恐怕是要归还20世纪所欠下的债吧。必须从什么地方去重新开始吧。因为产业的齿轮周围,空气、水、人类的生活全部都被它所决定了,所以他们一直说重新开始不会成功。但我想,思考重启,、、重新开始的时候已经到了。
——《坂本龙一是谁》第121篇
宏大的轰塌
20世纪的战火,不仅摧毁了旧的世界,也让千百年来人类文明构筑起来的宏大叙事彻底的崩塌了。神圣被世俗推翻,高尚被流行取代,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
新世纪中,大的话题不再讨喜,那怕什么环境恶化、人道危机,都被解构为局部问题。人们甚至不愿意谈论时代,这种过于飘渺,而又沉重,会加诸自身的东西,被轻快的歌曲、流行的舞蹈所取代。
共同的意义感消失了,或者说在人们的不喜欢,以及特立独行需求之下被消灭了。那些道德、宗教所追求的真谛,散落在涂鸦、歌词当中,人们被明星吸引着,在象牙塔里构筑与世隔绝的小圈子,将欲望和满足投射进电子的虚拟世界里。
至此,能代表整个人类的,只有吃饭和睡觉。
想睡的时候就是睡,想起的时候就起
没有养生健康的志向,但我觉得,人类是带着某种优秀的身体功能诞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却因为社会性的日常工作、规则和习惯,变得扭曲、歪斜。必须几点钟去到哪里,对身体来说都是很可怜的事情,所以想尽量让它恢复到自然的状态。身体其实都知道。所以,肚子饿了的话去吃就好了。一日三餐这样的事是谁决定的……我不会去规定到几点了就必须要睡。简单来说,就是想睡的时候就睡,想起的时候就起。
——《坂本龙一是谁》第85篇
一瞥生命
人生,不过就是吃得好,睡得着,起得来,并如此重复,当我们认为,这种重复可能足够多,多到不愿意去计算,也不愿意去珍惜的时候,生命就提前终结了。
“死亡永远在路上,但在它悄然降临夺取生命的有限性之前,你不会真正意识到这件事。我们憎恨的正是这可怕的精准。可是正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才会以为生命是一口永不干涸的井。
然而每件事情都只会发生一个特定的次数,一个很少的次数,真的。你还会想起多少次童年的那个特定的下午,那个已经深深成为你生命一部分、没有它你便无法想象自己人生的下午?也许还有四五次。也许更少。你还会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也许二十次。然而我们却总觉得这些都是无穷的。“
——保罗·鲍尔斯 《遮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