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现在你不想和之前的合作伙伴合作了,你接下来如何做才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你做的选择也很简单,第一种是不合作了,直接找另一个人合作;第二种就是继续合作,慢慢减少订单,同时寻找合作伙伴。
正常的人都知道应该怎么选择,当然如果直接有现成的伙伴最好,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大家都需要经过一个过程才可以合作,也就是双方先从小的订单开始,然后慢慢的转化为全面合作。你作为老板,你现在需要物色一个新的合作伙伴,你觉得一开始的合作力度多大合适,要知道,订单太小实验不出合作伙伴的水平,订单太多有存在巨大的风险,其中度在哪里?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一个是订单多少可以实验新合作伙伴的水平,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最大的承受风险的能力。首先是水平,一般来说,合作伙伴的水平至少需要自己将三分之一的订单交给对方做才可以实验对方的水平,因为合作之间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量的考验。但是,一个企业正常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多少?也就是一家企业可以忍受自己多长时间不挣钱?对于低端制造业来说,最大的忍受程度就是一年不挣钱,因为利润的单薄会引起巨大的经营风险,现在大部分企业需要转型,可以将年限放宽一点,允许两年不挣钱,这应该是最大的让步了,现在欧美的低端制造业利润有多大,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欧美平均的百分之12~百分之22计算,允许2年,也就是现在最大的风险承受能力是百分之24~22之间。也就是说,即使现在把百分之30的订单给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人来说,这部分订单都损失了,企业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威胁不到自己的生存。
上面的情况不就是和当下的国际贸易很像吗?欧美和我们国家贸易脱钩,不就是不想合作了,打算找一个新的合作伙伴。因为我们是世界工厂,欧美国家不敢一下子和我们国家不合作了,现在只能慢慢的减少合作,上面的百分之30就是他们可以接受的。因为行业与行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情况不同,所以,最后的外贸振幅基本上就是30上下,百分之20~40。
这是减少的部分,我们国家在外贸也有增长的部分,比如23年大家就看到的,一带一路会增长,部分中高端产品也会增长。23年下半年开始,大约减少了百分之5~15之间,我们也通过增长弥补了部分减少,预计今年在一带一路和中高端领域会有百分之10左右的增长。
我们将减少的份额减去我们增加的份额就是我们的24年数据,大概就是百分之20~30的外贸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