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怎么对父母,就有什么命(大实话)

谢安迪说情感 2024-12-11 08:17:24

曾经在知乎上刷到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对父母好吗?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可真的细想起来又觉得心里不踏实。

我以前也觉得自己挺孝顺的,每个月都给父母打电话问候,买东西时也不忘给他们捎一份,年节时都回家陪他们过年。

后来有段时间工作忙碌,打电话次数少了,每次打电话都是敷衍了事,买东西也没有问过父母需要什么。

我才明白,很多人对父母的好,都远远不到位,甚至连及格都谈不上。

《论语》里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意思就是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人,很少会去冒犯上级,不冒犯上级的人,从来没有喜欢闹事的。

君子修行要从根本做起,有了根本就能生出大道。孝悌,就是仁德的根本啊。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怎么对待父母,就决定了他的人生命运。

古今中外,那些孝顺的人最后都有好报,不孝顺的人命运往往坎坷。

隋炀帝杨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杨坚。

后来他即位之后干了很多荒唐事,最后被大臣们逼死在江都行宫。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虽然是个粗人,可他非常孝顺,当上皇帝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修建房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直接反映出他的品性。如果连最亲近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他对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这样的人做事也不会有好结果,因为他缺少最基本的人性。

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养志者乃可以当大事。”

如果一个人连赡养父母都做不好,就不可能成就大事。

我的一个朋友就特别孝顺,每次回家都给父母洗脚,干家务。

即使后来再忙,只要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晚上帮父母一边洗脚一边聊天,还帮他们干家务。

人对待父母的态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的真实人品。

我们平时看到一个人是否靠谱,就看他怎么对待父母。因为对父母的态度,往往能预示这个人的未来走向。

历史上记载了一个故事:

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大臣,他年轻时非常穷,可是他把微薄的收入都给了父母,自己却过着清贫的日子。后来他当了朝廷重臣,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句话:“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孝顺不是简单地给父母钱花,最重要的是让父母开心。

你看现在有的人挣了钱给父母买大房子,可是老人住不习惯;买了高档衣服,老人不敢穿;买了营养品,老人嫌浪费。

这样的孝顺真的让父母开心吗?

孔子的学生季康子问:“孝顺父母最主要的是养活他们吗?”

孔子说:“连狗和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只有供养而没有敬意,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

可见孝顺的关键是尊重父母。

一个人富贵了才对父母好,这不是真孝顺。

真正的孝顺是发自内心的,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不会变。

很喜欢一句话:“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都需要经过长期的付出才能获得。”

对待父母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而是要持之以恒地对他们付出真心。

0 阅读:5

谢安迪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