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收入逐渐增加,市场变得多元化,人们在衣食住行的选择上也变得更多,其中自助餐一个原本应用在大型商务中非正式的西式宴会,由合资酒店、宾馆推广到我国大众化餐饮市场,以菜式丰富、品种多样、廉价实惠等原因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在家庭和青少年中。
这两年来,自助餐模式多种多样,比如麻辣烫、麻辣拌、回转寿司、回转小火锅、串串香等,消费者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锅底,再去选择想要的食物就可以用餐,消费者参与感增强,该享受服务却没有变少,如果商家味道好、服务好,可能还会成为回头客。
但随着自助餐的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金钱豹就被爆出用明胶加‘鱼翅精’制作假鱼翅来欺骗消费者,还有麻辣烫店家偷偷将称重的盘子也计入菜品的价格中,却对顾客的质疑选择敷衍了事。
在自助餐店,新鲜的食材和充足的供应是首要的,原料成本占运营总成本很大一部分,稍有不慎,就会面临浪费的问题,例如只咬了一口的苹果、锅底“剩下”的涮菜、只喝了一半的饮料,而在自助餐店,顾客越少浪费会越严重。
面对这些问题,自助餐行业也需要自我反省,顺应市场的发展,更新升级原有的服务模式。消费者去自助店消费,首先看见的就是摆在桌面上的菜品,菜品越多越高档,消费者心理就会越满足,认为吃得比较划算,即使消费者吃的并不多,心理也会得到自我安慰。
其次人的胃容量是有限的,虽然选择变得更多样化,但能吃得下的无非就是几样。最后,人的喜好各不相同,有人喜欢吃面点,有人喜欢吃肉,还有人喜欢吃菜。如此横向比较,每个人所分摊的成本就变得不高,商家也保证了利润。
在购买菜品的选择上,自助餐商家有更多的选择:只挑适合的,不挑贵的。
一是要把握进货的数量,二是要选择进货的种类。例如高端日料店使用的金枪鱼就绝对不会出现在自助餐店里,因为好吃的鱼腩部位相比鱼背部位的价格要贵了3倍以上,相同条件下,海鲜类的虾、鲍鱼、海参等在自助餐店里都是品质比较不好的那一类。
餐厅与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关系时,可能会以更低的价格拿到食物原料,不仅成本低,销量也快,利润自然也上升了。
在顾客自助选取食物的同时,餐厅所需要的员工就少了很多。例如点菜馆可能一个区域需要有两到三名服务员进行引导消费者就坐、点菜、传菜、倒酒、收桌子、收银等工作。
而自助餐厅一桌只需要一名服务员在消费者用餐完成后收拾桌子就可以,在等待消费者用餐结束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补充菜品、引导其它消费者就坐、收银等其它工作,一名服务员至少可以服务比平时多三倍的消费者。
在后厨,一家中等规模的酒店或餐馆至少需要三到五名厨师,而自助餐厅只需要一到两名大厨即可。
因为自助餐厅的食品加工简单,大部分也只是需要摆好盘放在外面,实际需要大厨制作的并不多。
这样相比下来,自助餐厅的人工成本也并不高。选取食物、倒水的动作都是由消费者自主完成,服务员、大厨的工作也都是一人多岗,为餐厅减少了不少费用。
自从“光盘行动”开始后,餐饮行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由于自助餐门票不限制,消费者抱着一定要“扶墙出”的心理,就会多拿多取,导致最后浪费很多。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自助餐厅也要逐渐开始自己的“改革之路”。
自助餐模式过于单一,菜式和种类都不及时更新,消费者感受不到用餐时应有的愉悦感。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没有几个商家能做到静下来回到食物本身,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虽然自助餐行业在“经营者压缩成本创造利润、消费者想法吃回本”的条件下,许多人都赚得盆满钵满,但长此以往,不加以改变,市场也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