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后劲”的孩子,家长多半做对了3件事!(后悔看晚了)

锦囊课程 2025-01-15 15:36:33

一位朋友这样说:

“孩子小学时成绩好,升入初中怎么就不爱学习了呢?”

说完,他一脸的愁容。

朋友的女儿,小学时成绩名列前茅,上了初中却渐渐跟不上节奏。

到了后来,闹着不想上学了。

想必这样的场景,很多家长都曾遇到过,也会心有戚戚焉。

不可否认,每一位家长都希望:

孩子成绩好,能端正心态学习,可以不断攀登学业的高峰。

可为何有的孩子,学习后劲不足呢?

难不成,学习真靠天分?

其实不然,观察那些学习“有后劲”的孩子,家长多半做对了3件事!

01

不“卷”孩子,爱是最大的动力

看过这样的案例:

一位清华爸爸,辅导女儿作业的时候崩溃了。

这事儿看似稀奇,而实际上呢?

很多学霸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发脾气、教训孩子比比皆是!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

是因为家长不够努力吗?很显然并不是,而是方法不对。

哈佛大学,有个“知识诅咒”理论。

意思是指,掌握知识的人,很难调整到和未知者平等沟通的状态。

很多家长同样会如此。

在辅导孩子的时候,自己明明不专业,可是却喜欢吼孩子。

结果呢?孩子本想得到帮助。

却莫名地,承受着父母的谴责,耗尽自己的能量,不愿意直面学习。

看过这样一句话:

“我负责爱他,他负责努力。”

孩子遇到困难,家长要做的,不是吼他骂他,而提供资源和支持。

让孩子知道,家是温暖的港湾。

有研究显示,家庭氛围和谐、父母支持度高的孩子,学习积极性和成绩普遍更好。

爱,才是孩子持续学习的最大动力。

02

注重整体性,让孩子快乐学习

你有没有发现:

小学成绩最好的孩子,到了初高中,很多就后劲不足了?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教育学经典《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给出了答案:

背景知识不足,导致知识不能迁移。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很多家长,只看孩子的卷面成绩。

却忽略了,孩子知识面的拓展,以及知识框架的建设。

这样的教育,其实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她曾经说过:

自己高中学物理轻松,因为小学三年级就看《十万个为什么》,了解中子星啥的。

对她来说:

物理课不是枯燥的知识点,而是小时候故事书的续集。

所以,家长朋友们。

应该明白,学习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堆砌,而是知识和生活的链接。

所以,别总盯着课本和刷题。

多给孩子点时间读“闲书”,丰富生活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03

不把“问题”当“问题”,懂得接纳

当家长之后。

孩子的“问题”,似乎就是天大的事情。

但真的需要紧张吗?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不想上学而情绪失控,觉得孩子人生完了。

可这样,真能帮到孩子吗?

做聪明的家长,要意识到:

孩子遇到问题很正常,许多问题,恰恰是成长的机会。

如果家长,总把“问题”放大。

非但无法帮助孩子,还会让孩子陷入内耗和自我否定。

相反,接纳孩子。

把“遇到问题”当机会,孩子才能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研究数据表明:

家长持开放接纳的态度,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更高。

而这样的孩子,在学习的旅程中,也会信心满满,保持足够的后劲。

04

写在最后

作为家长要知道:

教育孩子这件事,其实是有分工的。

“学校教育”管知识,管环境;而“家庭教育”,则管孩子的心性和能力。

两者结合,方能促成孩子的“教育”。

所以,当孩子回到家中。

家长不要盲目地,继续用学校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施压。

而是需要,站在一定的大局上,考虑孩子的发展,挖掘孩子的潜力。

在您看来,是不是这样呢?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