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的历史长河中,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成为了最后一个最高领导人。在他的领导下,苏联逐渐走向解体,最终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戈尔巴乔夫也因此被视为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那么他的人生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紫淘在五分钟内为您讲述戈尔巴乔夫的早期生活。
1931年3月2日,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南部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一个农民家里出生,他的爸爸妈妈都是村子里普通的田里工人。戈尔巴乔夫家境一般,少年时也未尝有过太多的快乐,毕竟生活的艰辛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他。戈尔巴乔夫的童年是在苏联经历重大变化的时代中度过的,他见证了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化运动,也亲身经历了二战的战火摧残。1945年,戈尔巴乔夫为了谋生去了一家农机站打工,后来成了那里的机械师。
1950年,这一年对戈尔巴乔夫来说意义重大,生活发生了重要变化。因为他在这农机站工作表现出色,所以他被推荐去莫斯科的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学习法律。在大学时,戈尔巴乔夫对政治非常感兴趣,经常参与各种政治活动,并加入了苏联共产党。1955年,戈尔巴乔夫凭借出色的成绩从国立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他在地方党组织中迅速崭露头角。
他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共青团和共产党里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基层的工作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2年12月,31岁的戈尔巴乔夫成为了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农业区的党局负责人,从而成为苏共中层领导的一员。1966年9月,戈尔巴乔夫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担任了斯塔夫罗波尔市苏共委员会的第一书记。从基层到高层,这条路很多人走了一辈子都没能成功,但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却显得格外顺利。
1971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共中央委员,那时他才40岁,在苏联的高层干部中,他算是年轻有为,事业发展得很顺利。1978年,由于安德罗波夫的大力推荐,戈尔巴乔夫被调到莫斯科工作,担任党中央书记,并被任命为苏共中央农业部部长。1979年11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正式进入了苏联最高领导团队。1980年10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苏联史上最年轻的委员之一。1982年11月,安德罗波夫成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戈尔巴乔夫当时已经被认为是未来的接班人。
1984年2月,安德罗波夫因病去世,但戈尔巴乔夫并没有接替他的位置,而是契尔年科成为了苏联的新领导人。这时,戈尔巴乔夫被任命为苏联的二号人物,并进入了政治局的核心圈子。这时候的戈尔巴乔夫已经被看作契尔年科的接班人了,他只需要耐心等待。因为契尔年科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身体状况比安德罗波夫还要差。果然,契尔年科没有让戈尔巴乔夫等太久,上任才一年就因为生病去世了。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的全体会议上当选为苏共总书记和苏联国防会议主席,正式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内部问题重重,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国际影响力也在减弱,这些问题让戈尔巴乔夫感到十分头疼。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改革成为了他的唯一出路。1986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提出了加速战略和彻底改革的方针,新思维和公开性成为了苏联改革政策的两大关键词。戈尔巴乔夫还希望通过外交政策来改变苏联在国际上的形象,减少与西方国家的冲突,结束冷战。
1987年12月,戈尔巴乔夫前往美国,与美国总统里根共同签署了首个《核裁军条约》。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让苏联一度看起来有所起色,但最终却导致了社会更加动荡不安。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公布了一项政治改革计划,完全放弃了走社会主义的道路。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首位总统,这一决定使得苏联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走向了不可逆转的道路。1991年8月,苏联共产党内部的一些保守分子试图通过政变来阻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尽管政变最终失败了,但这次事件已经让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失去了很多权威。
在关键时刻,戈尔巴乔夫为了保证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无忧,与叶利钦一起推动了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8日,苏联正式宣告结束,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从此走向了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