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14)仁川(上)

子名历史回忆录 2025-04-19 14:56:47

在华盛顿,海军陆战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从一开始就反对麦克阿瑟在仁川进行绝密的两栖登陆作战。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注定要酿成灾难的想入非非的计划。

因为,通往仁川港的航道狭窄而不可靠,容易布雷。大多数时间里,这儿是一片广阔的、臭气熏天的沼地。

可是,麦克阿瑟固执地坚持认为,这些问题将保证进攻的突然性,他挑选他的参谋长、身强力壮、头发灰白的内德·阿尔蒙德指挥登陆战斗。

阿尔蒙德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阿尔蒙德当了30年的陆军军官,尽管已经58岁,精力却异常旺盛,他在一战中的军衔是少校,二战中出任师长,希望每个人都像他那样勤奋工作,恪尽职守。

遇到优柔寡断或无能之辈,他那两只蓝眼睛就闪烁出愤怒的光芒,有如天空的闪电。虽然中等身材,但是他发脾气时,看上去要高大得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如此。

他得到麦克阿瑟的绝对信任。反过来,他也敬畏他的上司,把无限的精力投入到这场大进攻中。

虽然参谋长联席会议仍然坚持认为在仁川入侵太冒险,但还是勉强同意了这个主张。

8月21日,陆军参谋长劳顿·柯林斯和海军作战部长,海军上将福里斯特·谢尔曼奉命同麦克阿瑟研究这一计划,业已做出安排,8月23日将在东京进行全面审查。

前一天下午,准备在仁川指挥登陆作战的陆战师师长奥利佛·史密斯少将同内德·阿尔蒙德会晤。

白发苍苍的史密斯性格平静,颇有涵养,他与快活而好动的阿尔蒙德形成鲜明的对比,看来两人相处不易。

阿尔蒙德刚受命指挥一支新军(第10军),该军将负责指挥进攻仁川的两个师。他曾经提出抗议,因为这意味着他得同时戴两顶帽子身兼两职。

但麦克阿瑟向他保证,他仍是他的“缺席”参谋长。仁川登陆后,战争很快就会结束,阿尔蒙德将继续回到东京适合他的职位上。

俩人的谈话中,史密斯很有礼貌地对仁川登陆提出疑问,但阿尔蒙德把所有的反对意见,全都搁置一边不予理睬。他认为:

仁川地区没有组织良好的北朝鲜部队,登陆将是一场纯粹的机械作业。

随后,史密斯被领去见麦克阿瑟,受到麦克阿瑟的热情问候,他点燃烟斗,沉思着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两栖登陆思想,这不只是军事意义上的“思想”,而是通过勇敢的进攻,结束战争的胜利展望。

史密斯觉得,麦克阿瑟似乎对成功充满了至高无上的、几乎是神话般的信仰。是的,战争将在一个月内见分晓,而这正是史密斯的陆战队来完成这一使命。

他们要在1950年9月15日创造历史,美国历史上永放光芒的日子。

在南朝鲜,沃克期待着8月22日柯林斯将军的到来。随后,他们马不停蹄地乘飞机视察了美军各师。

由于几个重要原因,林奇对细节记得一清二楚。这是他第一次得到警告,不要泄露飞机里讨论的内容。他对陆军的两位战场经验最为丰富的领导人的战术分析也得保守秘密。

飞机升空后,他们开始讨论即将到来的两栖作战,他们谁也不赞成在仁川登陆。而柯林斯说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多数成员也不赞成,但总司令部发起了一场感情战,根本不可能从军事意义上讨论这次行动。

自6月29日以来,麦克阿瑟一直在为仁川登陆奔波劳顿,投入了太多的个人威望,不可能承认他是错的。

柯林斯不喜欢总司令部在关键问题上的不诚实做法,没有人反对进行两栖登陆作战。从军事上说,这是符合逻辑的。

而且,美国海空军的绝对优势使得在朝鲜海岸任何地方登陆都能成功,问题在于登陆的地点,这个事实正模糊不清。

与此同时,麦克阿瑟这样抛出他的方案,反对仁川登陆就等于反对任何两栖登陆。这样一来,对于那些不了解情况的人来说,这个方案就成了麦克阿瑟个人天才的闪烁。

除登陆地点外,在合围的目的和目标上也存在深刻的分歧。沃克还记得巴顿的观点:

“大多数美国军官忽略了一个关于合围的重要事实:他们把在敌人后面的任何运动,不管为什么而运动,都叫做合围。他们大多醉心于自己的计划而忘记了敌人的存在。”

巴顿认为:

“在敌军大炮阵地后完成合围或仅仅从后面攻击敌军的大炮阵地就能取得最佳战果。这里你切断了他的补给线、通讯信号和武器供应,距离又近,完全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同沿主轴线攻击的部队会合。”

他还提醒说:

为使合围成功,“他们不能迂进太深或包围太宽的地域”。

这就把柯林斯和沃克的讨论,引向了二战期间法国加普登陆战的惨败,当时他们俩人都卷入了这场灾难。那次行动失败了,因为合围部队没能迅速关闭缺口,以达到预期效果。

现在,他们俩人都感到仁川要重蹈覆辙。部队相距太远,不能迅速收缩战线立即产生战果。集结部队的能力取决于潮汐和天气。而且,部队几乎得立即进攻彼此连结的敌军工事,上岸后进攻动力不能维持,给敌人以宝贵的时间,或组织抵抗,或往后撤退。

仁川登陆除了攻占汉城的政治意义外,不能保证歼灭南边的北朝鲜人民军部队这一首要军事目标。

当陆军参谋长说他赞成在群山登陆时,沃克已作好了准备。因为他和帕特里奇将军最近才在群山——大邱地区作过低空飞行。

沃克摊开地图,提出了除仁川登陆外改变战争结局的选择方案。他解释说:

自麦克阿瑟最初选择仁川以来,战场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近的无线电监听表明,金日成计划倾其全力在联合国部队能够阻止他们以前攻占釜山,而对最南部的进攻将置于优先地位。

这就意味着北朝鲜人民军主力部队将在拟议中的登陆时的大田——大邱主轴线以南。北朝鲜大量的战术和后勤增援可以绕开汉城南北运动,却不能不通过大田来影响战斗。

因此,大田而非汉城是战争顺利发展的关键。

在沃克的地图上,标了两个合围箭头。一个起于群山;另一个起于釜山环形防御圈西北的枢轴上,两个箭头在大田会合。

在连成一体的北边战线上,还画了一长串“钮扣钩”,表示韩国部队步兵发起进攻,在崎岖不平的多山地带分割包围北朝鲜部队。尚州、安东和盈德等城市,也被标为关键目标。

沃克认为:

登陆部队的先锋最迟在第二天就能推进到大田。如果他自己的防线部队得到渡河装备、装甲部队和足够的炮火支援,他们可在第三天同登陆部队会师。

如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北朝鲜军队来不及做出反应便会束手就擒。完成包围以后,他将依靠炮火歼灭残余之敌,减轻我军损失。

一旦消灭了北朝鲜人民军主力,美军和韩国部队就能在三八线附近建立牢不可摧的防线。由于地势所迫,这意味着要占据三八线以北的阵地。

随后,韩国部队接管阵地,美军撤出。剩余武器和装备用于加强李承晚的军事力量。这样,联合国出面解决政治争端时,他有力量对付未来的威胁。

至于东北前线的北朝鲜人民军,沃克说:

阻止他们逃跑的最好办法是“用火力牵着它的鼻子团团转,趁它在东奔西跑中来不及喘气时狠狠踢它一脚”,这是巴顿粉碎敌方守军的策略。

柯林斯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柯林斯似乎同意沃克的计划。迈克·林奇驾着飞机飞过他们所谈论的地方,相信这个计划能够奏效。他天真地认为:

既然麦克阿瑟名义上的上司柯林斯在军事上赞成群山登陆,他也会推翻总司令部的政治论争,改变登陆地点。从作战意义上看,这样事情才能成功。

但是,第二天下午5时30分,在东京第一大厦六楼举行的关键会议却由个性和政治主宰,麦克阿瑟表演得棒极啦!

因为,他知道他必须说服柯林斯和谢尔曼,否则参谋长联席会议不会最后批准仁川登陆。出席会议的还有美国远东海军司令官、海军中将特纳·乔治,第7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阿瑟·斯特鲁布尔,以及将要指挥两栖部队的海军少将詹姆斯·多伊尔。

多伊尔的9名两栖登陆专家论述了登陆的技术问题。既然每年秋天只有那么几天的潮汐能把登陆艇和供应船送上仁川港的泥沼,他们认为进攻几乎不可能是突然袭击。

同时,他们指出:

仁川港口附近的月尾岛不得不在登陆前中立化,否则,月尾岛上的大口径火炮会把登陆艇炸到海底。而且,通往港口的航道很可能布满了磁性定位水雷。最后,9月15日将是台风季节的高峰。

多伊尔结束讲话时说:

他不主张在仁川登陆。

麦克阿瑟一本正经地听了一个半小时。然后发表了45分钟辉煌的演说,他的雄辩,即便使用一种谈活的语调,也给在座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

“北朝鲜军队的主力集中在沃克的防御阵地。我深信,他们没有在仁川进行适当的防御准备工作。你们提出的仁川登陆的不切实际性恰好保证了攻击的突发性。

因为,他们会推论,没有人莽撞到进行这样的冒险。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战争中致胜的关键因素。”

他接着说:

1759年,沃尔夫将军在魁北克赢得了对蒙特卡姆的令人眩晕的胜利,“像蒙特卡姆那样,北朝鲜人会认为仁川登陆根本不可能。我要像沃尔夫那样出其不意地获得胜利。”

他承认,这会遭到海军方面的强烈反对:

“但是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我对海军完全充满了信心。事实上,我对海军的信心比海军自己的信心还要大。”

他说:

夺取汉城,就能有效地切断对手的补给系统。“这反过来使同沃克对面的敌军战斗力陷于瘫痪。”除此而外的唯一选择,就是让我们的部队在釜山地区继续遭受重大牺牲。

“你们愿意看到我军像肉牛在屠宰场里那样消耗在腥风血雨的釜山地区吗?谁敢对这样的悲剧负责?毫无疑问,我不敢!”

他接着说道:

西方世界的威望系于千钧一发。“数百万人在等待结果。我意识到仁川是5000比1的一场赌博,但我喜欢这样下赌。”

然而,仁川绝不会失败。它要成功,拯救10万人的生命。“我们要在仁川登陆!”

他结束了讲话,在座的人静静地坐着,心醉神迷地倾听他的演说。最后,原先反对声叫得最响的谢尔曼从座位上站起:

“谢谢!这是伟大事业中的伟大召唤。”

当陆战队和海军官员回到喧嚣的大街上时,他们感到最后的一弦已经拨响。后来,迈克·林奇问沃克将军为什么选中了仁川而不是群山时,他的回答十分简洁:

“麦克阿瑟让大家把朝鲜看作一个岛,汉城是最后的目标。一旦夺取了汉城,战争就结束了。”

迪安旧照

第二天,8月25日,威廉·迪安少将仍然躲藏在大田之南的山林中,在人民军第6师控制的地盘上东躲西藏,他已经游荡了36天,有几次差点被俘。

迪安设法从农民那儿弄点吃的,但主要还是吃草莓、高粱杆和野菜。他身上只有12发子弹,准备打死11名搜捕他的人,把最后一颗留给自己。

他的军衔高,知道自己不能投降。北朝鲜肯定会不惜利用一名将军的投降这笔政治资本的。

他口袋里装满了从果园里摘来的桃子,情绪很高。当他正在一棵栗树下休息时,听见东边传来的大炮声。

自从离开大田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听见过大炮声了。此情此景,他感到自己仿佛在倾听一个老朋友讲话,格外亲切。

那天下午,他遇到了一个老汉和几个年轻人。他发现如果他要吃的,人们总愿意给他,老汉一脸笑容,用手指指村庄。

他觉得,他在那里可以吃饱一肚子,然后向东朝美军防线走去:

“现在一切顺利。我的运气会更好的。”

过去后,果然人们拿米饭给他吃,大蒜头算是小菜吧。真香!他又要了一些吃的,包在手帕里。

那天下午晚些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姓韩的朝鲜人,一句英语也不会讲,不过他明白,如果他把迪安带到大邱,迪安愿出1000万圆。

然后,他们涉水过河,在河的对岸遇见10多个手持棍棒和梭镖的村民。其中一人用手示意,要迪安过河返回去。迪安拔出手枪,他们才放韩和他通过,走了约摸12.8公里,韩走进一所房子,去弄点吃的。迪安喝了一小杯日本米酒,吃了点蒜头。

这时,房主人又端出日本米酒,韩劝他喝了,他脑子里寻思:

“他们是不是想把我灌醉?”

不过,他还是又喝了一杯。最后,两人在月光下上路了。

当他和韩坐在路边休息时,出现了大约15个人,有人开枪,迪安正要伸手去取手枪,被韩一把抓住了手腕。迪安手抓脚踢想要挣开,一边吼道:

“开枪呀!开枪呀!”

接着,他们把他双手反剪绑在背上,送到了警察局,韩站在门边,看上去很得意,人们对迪安进行搜身时,将军注意到了墙上的朝鲜挂历。这天是8月25日,他的结婚纪念日。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