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感情培养,从怀孕时开始

鹰哥爱写文 2024-09-05 01:57:46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

​上一节,我们谈到了父母如何以身作则,构建和睦健康的家庭关系,奠定亲子关系的幸福底色。那很多人觉得,培养亲子关系等到孩子懂事之后再做也不迟;但心理学家认为,准妈妈肚子里的胎儿也能够感受到外部的善意,这个时候也能进行亲子关系的培养。那么在接下来的这一节中,我们就来具体聊聊这个话题。

把婴儿当成“人”,而不是“产品”

父母与孩子之间天生就有一种情感上的羁绊,这种羁绊早在孩子还是胎儿时就已经开始了。父母是把胎儿视为一个任性的入侵者、一个充满风险的负担,还是上帝送来的礼物、一个可爱的天使,都会影响孩子出生后的亲子关系。

因为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总觉得只要努力去做,就能让怀孕过程变得“完美”,为此愿意接受各种“科学”建议。不过,很多时候当父母知道这些建议时,往往已经“为时已晚”。所以,怀孕让准父母们紧张,担心自己做得不“完美”而害了宝宝。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完美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要知道父母是在创造一个“人”来关爱与呵护,而不是能用完美来进行评判的“艺术品”。同理,孩子也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我们不能设计一套统一的标准,给他们打上“合格”或“残次品”的标签。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优缺点,他们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父母要做的不是简单的评判,而是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所以不管是怀孕,还是孩子生下来后的养育,都没有完美的标准,也没有什么最佳实践。

准父母们与其为这些“科学”建议患得患失,还不如保持轻松乐观。我们可以把怀孕想象为一种胎教,通过子宫对胎儿讲述出生后的故事。如果准妈妈能饮食得当、心态放松,那子宫告诉胎儿的,就是父母和孩子都向往的美好未来的故事。

此外,作者佩里还在书中给出了一个小建议,那就是准父母要经常对胎儿大声说话,让他熟悉自己的声音。科学研究表明,怀孕十八周后,胎儿就能听到声音。这样等到孩子出生后,他就会从父母的声音中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而父母也会习惯于陪他说话,促进亲子关系。

孩子呱呱落地后,会自发地寻找更多的抚慰。瑞典一项调查表明,婴儿天生就有吃奶的本能。他们把刚出生的婴儿放在母亲的腹部,很快他就会用小腿蹬着妈妈的肚皮,推动身体向前移动,找到乳头后开始吮吸,整个过程不到1个小时。

除了天生就会吃奶,婴儿还有多种本能的反应,比如他们会盯着大人看,会用不同的哭声告诉大人,自己需要陪伴,需要换尿布、拥抱或者喂食。这是婴儿的本能反应,只有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都得到满足后,小婴儿才会减少哭泣的时间。

有些家长觉得,小婴儿还不懂事,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其实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同等重要,比如躺在妈妈身边,会让他们觉得更安全。研究表明,产后25分钟内,放在妈妈身边的婴儿平均哭了60秒,而放在婴儿床上的婴儿平均哭了18分钟。

所以说,父母需要耐心观察,通过孩子释放的种种信号来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想做什么。这也是一个自然放手的过程,父母要用更自然的节奏跟孩子互动,试着让他们自主地发挥吃奶的本能,爬行的本能,站立的本能,蹒跚学步的本能。

这种放手其实也是一种尊重和信任,哪怕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婴儿,父母也不要大包大揽,而是鼓励他在摸索中成长,进而帮助他了解、认识,他是一个有行动力的人,一个父母愿意与他建立关系,并有足够的耐心和爱意呵护、陪伴他慢慢长大的人。

但在现代社会,一切都发展得越来越快,育儿也是如此。我们似乎太热衷于推进这个自然的过程——为了能赶上一个好生日而剖腹产,迅速给宝宝断奶,急着训练他能睡一整夜,训练他尽快坐起来、站起来、走路、说话、分房睡眠,等等。

我们像制造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生产”孩子,既希望制造出符合“完美”标准的“合格品”,也希望整个过程高效有序。但如果我们把孩子视作一个人,尊重他的成长规律,也许就能放慢速度,学会如何不疾不徐地生活,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

尊重天性差异,作孩子的成长“教练”

目前,在育儿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育儿理念,分别代表了两类家长的心声。

第一类叫:管控型家长,主张以大人为中心,遵循成人世界的规则和惯例,要求婴儿适应家长。第二类叫:引导型家长,是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婴儿自然的发展规律。

管控型家长喜欢秩序和架构,希望宝宝早早养成日常规律习惯。他们认为每天在同一时间作同样的事,能让孩子感到安全。引导型家长也认为安全感很重要,但他们会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动,及时响应孩子释放的信号,满足其需求。

这两种育儿模式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争论哪种类型更好也没有多大意义。一些家长之所以偏向引导型或管控型,是因为它比较适合自己的“天性”,而不是因为它更适合孩子。认知到这一点很重要,能帮我们更灵活、开放地处理亲子关系。

这是因为每个“人”也是有先天差异的,养育孩子会让我们再次直面这种差异。有的人天生乐观开朗,有的人则更容易悲观;有的人心思细腻敏感,情绪如流水般起伏不定,有的人却心胸开阔,抗压能力超强。

因此,我们需要诚实地直面差异。一方面,不要苛责自己做“完美”的父母,灵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育儿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苛责孩子的“完美”,而是温柔、仁慈地接纳他的先天差异。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不用“完美”的标准苛责孩子,并不意味着养育孩子时就要放任自流,不加管教。

那么,对于孩子的管教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合适呢?这个问题没有一定之规,但有三种模式可供我们选择,分别是严格管教、宽松管教、合作型管教。

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倾向于严格管教,给孩子立规矩。比如,父母要求孩子整理房间,不做就要接受惩罚,比如不许玩游戏、不许看动画片等等。但没人喜欢被强迫,孩子也不例外。这种管教方式会导致对立,慢慢地孩子就不再想跟父母交流,甚至会跟父母对着干。

而且当父母以长辈的权威要求孩子一定要怎样怎样时,中间并没有缓冲的余地。孩子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屈从获得奖赏,要么反抗遭到惩罚。这样的二元对立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要么成为专制者,要么只会唯唯诺诺,屈从他人的意志。

第二种宽松管教,就是家长不跟孩子探讨任何标准或期望,任由他们自我发展。有些家长从小在虎爸虎妈的严格管教下长大,有了孩子后就会走向这个极端。但当孩子不知道家长对自己的期许时,就会变得不知所措,也会失去安全感。

最后一种合作型管教方式是本书作者大力倡导的。遇到问题家长不会先发火,而是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帮孩子找出问题背后的感受,然后再一起头脑风暴,找出解决方案。此时父母扮演的角色更像是教练,而不是独裁者。

比如,拿孩子不想整理房间来说。合作型家长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界定问题,告诉孩子:“我希望你能收拾一下你的房间。”而不是指责说:“你房间乱得像猪窝,马上收拾,否则就把你乱放的玩具全部丢掉。”这种贬低及威胁只会增加孩子的怨恨。

如果孩子的回应还是“不想收拾”,父母就要帮他了解问题背后的情绪。如果父母平时会仔细观察,此时可能会说:“是你的朋友把房间弄得一团糟,所以你觉得让你清理不公平,对不对?换做是我,替别人收拾烂摊子也会觉得不公平!”

对父母来说,能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但是,如果孩子看到家长顾及自己的感受,他也会有样学样,慢慢发展出同理心。当然,同理心并不意味着无原则退让,父母还是要给孩子提要求,比如说:“我还是希望你把自己房间整理干净,你看怎么做最简单呢?”

需要提醒的是,在寻找解决方案时,父母应该让孩子来主导,而不是自作聪明地大包大揽,因为这样做会剥夺孩子的思考力。孩子总能找到一个方案,平衡自己和父母的期望,比如他会提出自己收拾玩具,而让妈妈帮着扫地、叠衣服等。

表面看,这种合作型管教实在是有些麻烦。但重点在于这样做,除了能达到家长的目的,也就是整理干净房间,还能通过大家敞开心扉表达感受,培养出更紧密的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孩子会借此学习如何体察别人的情绪,如何协商解决问题。

人作为情绪化的动物,我们只有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体察别人的情绪,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喜欢正面的情绪,而不喜欢负面的情绪,可是如果没有了悲伤、愤怒这些负面情绪,我们还能感觉到快乐吗?下一节继续。

0 阅读:0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