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故事情节中,我们常能看到一种设定:某些可以说人话却与人类敌对的物种或种族。人类与其之间的关系是剑拔弩张、誓不两立,还是应尝试坐下来好好谈谈?
近日,在动画《葬送的芙莉莲》以及几年前引发热议的《鬼灭之刃》的启发下,日本 X(原 Twitter)上的网友们纷纷讨论起一个有趣的问题:现在的动漫作品是否正逐渐呈现出“拒绝沟通”的倾向?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网友的观察与讨论。
“我看了《鬼灭之刃》和《葬送的芙莉莲》后,总有一种感觉:当今的社会是否已经认定,与邪恶种族沟通完全是徒劳,甚至认为试图沟通只会招致更大的困境?”
——一位昵称为 「ななよう」 的日本 X 网友如是说道。
在这条动态中,他举了《葬送的芙莉莲》以及前几年席卷全球的动画《鬼灭之刃》作为例子,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如今在动漫中,与人类敌对的种族是否越来越多地被描绘成“完全无法沟通”的存在?
在《葬送的芙莉莲》中,魔族就是一个无法沟通的典型例子。
这个议题一经抛出,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一些评论特别具有代表性。
“昭和时代大约到1989年左右的动画或特摄作品,往往倾向将恶描绘成纯粹的‘恶’。而认为‘恶有恶的理由’的观点,则是在昭和结束后出现的一种短暂潮流。”
——这位网友提出了一种时间轴上的对比,认为关于沟通与敌对的描写,其实也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我并不觉得这是在‘否定沟通的意义’,而是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无法用同一套价值观来沟通的人’。这或许来源于人们更深层次的理解,而非单纯的排斥。”
——另一位网友则从现实的角度分析,把这种趋势看作是一种更加成熟的“对他人不可理解性的接受”。
《葬送的芙莉莲》里的魔族和《鬼灭之刃》的鬼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区别。一位网友对此作了这样的比较:
“严格来说,《鬼灭之刃》中的鬼是由人类变成怪物的,不能完全说他们是彻头彻尾的恶劣之徒。而《葬送的芙莉莲》的魔族则是从本质上就不同——他们虽然能说人话,但天生是食人怪物。
简单来说,鬼是因抛弃人性而沦丧,而魔族则从一开始就没有人性。这一点,实际上与时代变迁无关。”
此外,不少人还指出,《葬送的芙莉莲》中对于无法沟通的处理,恰到好处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
“芙莉莲活了超过1000年,从无数次的经验中学习到魔族无法沟通。然而,她并未阻止那些仍想尝试与魔族沟通的人。我觉得这种对立的描写,某种程度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人与人关系。”
还有人从更技术化的角度来审视这一刻意的矛盾设定:
“这其实就是 TRPG 玩家之间常说的‘善良哥布林议题’(Good Goblin Problem)。为了强化种族在故事中的职能定位,必须舍弃一些冗余的选择。
《鬼灭之刃》和《葬送的芙莉莲》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让剧中角色和观众不必纠结太多,反而能更畅快地进入故事。”
不过,也有网友将这种风潮的变化跟现代的社交文化联系起来:
“大概是现代人通过社交平台,遇到过太多那种‘明明在讲同一种语言,却完全无法沟通’的例子吧。于是,越来越多人学会了接受这些‘虽然能说话,却无法交流’的存在。”
还有人讽刺性地感叹道:
“因为现实里根本有太多人只是装作想沟通,实际上完全没那个意图;他们只是想骗你一再退步罢了……”
于是,有网友将这种趋势归因于很多早期内容创作的“过度共情”:
“大约在2000年左右,太多作品热衷于描绘‘人人都能互相理解’的主题,结果造成形式的泛滥。反而是这些年作品为了差异化,才重新加强了对‘无法沟通的敌人’的描写。”
有趣的是,还有人从更宏观的视角联系到国家文化:
“日本人好像很容易自我误解,以为掌握了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对方就会自动理解自己。现实是,对方可能根本没有理解你的兴趣。”
通过这些讨论可以看出,无论是早年的“劝善惩恶”还是后来席卷一时的“持平共情”,到如今的“无法沟通”,其实每一种趋势都与社会背景、多年的创作潮流密切相关。一些网友总结了这种循环:
“从单纯的劝善惩恶到正义对决的复杂性解析,再到如今的回潮,这些创作风格的变化并不一定与社会有关,而可能只是自然的审美疲劳导致的轮回罢了。”
最后,有人开起了玩笑:
“如果语言沟通行不通,那为什么不试着唱首歌呢?(by《超时空要塞》)”
或许,沟通与对立的选择并无绝对的对错,而是一种事物潮起潮落的循环,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而不断演进。毕竟,好的创作总能敏锐捕捉到社会与文化的微妙变化,关键在于如何用心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