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通晓人间道,才能远害全身

晨晨文化 2025-02-28 04:49:41
也许有很多人对庄子会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庄子的思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觉得庄子过于注重追求逍遥自在的神仙境界,显得不接地气,就像荀子说他“蔽于天而不知人”,实际上庄子的《人间世》,其实就是庄子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洞见。他是深谙人间道的,他的《人间世》这一章节也告诉我们,唯有通晓人间道,才能远害全身。 这一章节的第一篇通过颜回想去卫国救卫国百姓于水火,阻止卫君施行暴政,被孔子劝住的故事告诉我们几点,即: 第一,对于没有把握感化并改变的人,不宜轻易去接近,那等于以身试险,尤其是已经有了恶名在外、生性暴戾、专横跋扈的人,当你自身的能量不足以降服对方时,你去说教就是找死。因为这等于捋虎须触龙鳞。 仁义道德这样的教条对某些人根本没用,只会让某些人产生抵触情绪,并反过来将你置于死地。正直的人别企图以谏言改变邪恶之人,你的正直有时就是你的灾难,因为你的正直让对方产生了戒心,让对方起了杀机。对于无道之人,要么以武力征服,要么远害全身。 第二篇,叶公子高将使于齐,临行问于仲尼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面临必须要做不可推卸的事情时,那么安心去做尽力而为就行,瞻前顾后畏畏缩缩反而会让自己方寸大乱,强行追求完美的结果,并因此使心机,存在伪诈,反而可能弄巧成拙,把事情搞砸,让局面失控,结果越糟。越顺其自然,言行越真实无欺,越能减少麻烦,越弄虚作假,越用力,越存有为之心,可能越不能掌控全局,因为你假,别人也能感应到你的假,你用手段,别人也会用机心进行欺诈,这就是尔虞我诈,后果就是虚假的言语引发人心生怨忿嫌隙,骤然起风波,风波最后造成灾难。 第三篇,颜阖将要去做卫灵公太子蒯聩的师傅,他问蘧伯玉怎么办,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与人处,最忌刻意改变他人,在别人面前彰显自己,就是证明别人的不堪,在别人面前逞强,就是证明别人无能,在别人面前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对别人好,这种好又正是别人拒不接受毫不领情的,那别人反过来害你,那你别怪别人,只怪你用错了方式,就像马身上有蚊虻在叮咬时,你跑去它身后想帮它拍打,结果反而被它的蹄子把你踢死,因为你正在它心烦气躁时接近它,导致了你的爱护之心反而让你遭到踢胸之祸。 你的好心给错了对象、在不该给的时候偏给了,就是你的灾难。 至于无用之树得以保全生命的故事,则告诉我们,人间凶险,人心叵测,俗世就是谁冒头谁就是猎人的目标,最有价值的大树先被放倒,最有用的东西最被人惦记,大富之人必遭贼惦记,太优秀的人总遭无能又无德的人嫉妒,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的灾难,有时就是你的有,无,反而能保全自己。 通晓人间道,方能远害全身。
0 阅读:6

晨晨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