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按照最新的架构,陆军的编制一共是13个集团军,隶属于5大战区。
这13个集团军从第71集团军开始,一直到第83集团军。每个集团军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雄师,追根溯源的话,每个集团军都有一部曲折辉煌的历史。
这本小集子尝试去挖掘追溯一下各个集团军的前世今生,看一看那些已经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来龙去脉。。。
至于为什么最新的集团军编制从第71开始,这是大有深意的,并不是随意安排。
根据周恩来总理1947年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三年年军事计划》,其中明确提出:
“要以建军500万为目标,三年时间内将51个步兵纵队发展至70个。”
这里的“纵队”,后来都改编为“军”,也就是说1到70军的番号早在1947年就有所规划,在后来的几十年中,这些番号基本都被或长或短地使用过。所以最新的番号从第71开始。
这13个集团军,隶属于五大战区,其中南部战区和西部战区各有两个集团军,北部战区,东部战区和中部战区则各部署了三支集团军。
五大战区各有其战略任务,东南西北战区主要的任务还是边境及周边的防御,中部战区则是全军的预备队,其下辖的三个集团军第81集团军,第82集团军和第83集团军全部部署在京广线上,无论哪个方向发生状况,都可以随时快速增援。
中部战区没有海防部队,但是其麾下的空军和陆军实力相当强悍。解放军陆军当前只有3个重装快速反应集团军,中部战区的第82集团军、第83集团军就是其中之二,足见其实力之雄厚。
好,言归正传,来看一下第81集团军的前世今生。
第81集团军,军部驻地在河北张家口,被誉为是拱卫京畿的“战略铁拳”。第81集团军虽说军部驻地延续了原65集团军的军部,不过并不能简单说第81集团军是65集团军的延续。实际上81集团军中,来自原65集团军的队伍比例并不算太高,不能简单说81集团军是以原第65集团军为主。
更确切地说,第81集团军是汇集了原65集团军,原第27集团军,原63集团军,原第38集团军和第54集团军的一部所组成。因为原63集团军,原24集团军先后撤编后,所属部队很多转入第65集团军,后在改编为81集团军时成为其中一部。如果算上这些部队,原65集团军在81集团军中所占比重略大一些。所以本文还是以65集团军为主来介绍一下81集团军的前身。
中部战区的三个集团军,第81集团军,第82集团军和第83集团军可以说是情况类似,基本都是由原北京军区的几个集团军中的各取一部分组合而成。相对而言,第82集团军中,第38集团军的成分略微多一些,辅之以原第27集团军、第54集团军和第65集团军的部队;第83集团军,则是原54集团军的比例稍微多一些,辅之以原北京军区另外几个集团军的部队。
但82集团军,83集团军和81集团军一样,并不能简单说成是原38集团军和原54集团军的延续。
说回81集团军,第81集团军虽说来自五湖四海,其下属各部队却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其序列中共拥有21个红军连以及67个英模单位,都是能吃苦、能打仗的“老底子”部队。大名鼎鼎的朱日和蓝军旅”就出自第81集团军。
先来看一看第81集团军的前身第65集团军的沿革。
65集团军就是原65军,往前可以追溯到红一方面军红一师,以及更早的由黄公略创建的红3军(后改为红6军)。
1930年1月,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三、四、五团和永新、宁冈、莲花等县赤卫队合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红六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赣西南地方武装组建而成的江西第一支地方正规红军。军长黄公略,政委刘士奇,政治部主任毛泽覃,参谋长曾昭汉。下辖3个纵队。
1930年8月,红六军改称红三军,属红一军团建制。军长黄公略,政治委员毛泽覃(代),下辖第七、八、九师。黄公略牺牲后,由周子昆继任军长。
1932年3月,红三军划归红三军团,由徐彦刚担任军长,朱瑞担任政委。
1932年8月,红三军重归红一军团,下辖第七师、第九师,第八师的番号撤销。
1932年12月,红三军军部取消,所辖第七师和第九师由红一军团直接指挥。
1933年6月,红三军第七师,第九师与红二十二军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下辖第1、2、3团。 长征途中,红1师番号一度停用。
1935年12月,红1师重建,师长陈赓,政委杨成武;下辖第红1团、红3团、红13团。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1军团第1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副团长黄永胜,参谋长熊伯涛,政训处主任罗元发;辖第1营,营长曾保堂,副营长袁升平;第2营,营长季光顺,副营长肖思明;第3营,营长黄寿发,教导员李水清,副营长邱蔚。
多说几句,这个独立团就是晋察冀根据地的起家部队,黄永胜本来是115师343旅685团的团长,结果因为和政委邓华搞不好,被调到独立团当了个副团长,685团这个核心主力团团长则由杨得志接任。
1937年9月,在平型关战役后,115师主力南下,留下副师长聂荣臻率领师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和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各一部以及地方工作团部分人员共约3000人,在山西省五台山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晋察冀根据地。
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下辖: 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政委邓华; 第2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赵尔陆; 第3军分区,司令员陈漫远、政委王平、副司令黄永胜; 第4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政委刘道生。
晋察冀军区下面这四个军分区将星如云,除了早逝的周建屏,陈漫远解放后调任地方工作未授衔,刘道生1955年授中将之外,其他清一色的上将。如果周建屏和陈漫远参加授衔的话,必然也是上将。
独立团所在的一分区在四个军分区中实力最强,可以说是相当于其他几个分区的总和。
1944年9月至11月,晋察冀军区先后成立了冀察、冀晋、冀中、冀热辽四个二级军区,并以各区部队为基础,组织了野战军。其中的冀察军区就是以原来的一分区为主,司令员郭天民,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道生,参谋长易耀彩。耕耘一分区多年的杨成武则被调去了冀中军区。
1945年9月,晋察冀军区集中各个军分区所属部队,组编了八个野战纵队。连同原本计划开赴东北地区,但因形势发展而滞留在晋察冀军区的由杨得志带领的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一共有九个野战纵队。 分别是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冀察军区的郭天民纵队和刘道生纵队、冀中军区的杨成武纵队和黄寿发纵队、冀晋军区的陈正湘纵队和赵尔陆纵队、热辽军区的黄永胜纵队、冀东军区的詹才芳纵队。晋察冀当时可以说是人强马壮,麾下野战部队加上地方部队超过了30万人。
1945年11月,晋察冀军区在九个野战纵队的基础之上,成立了两个野战军,分别是晋察冀军区第1野战军和晋察冀军区第2野战军,总兵力约二十余万人。
晋察冀军区第1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耿飚;下辖: 冀晋纵队,也称为陈正湘纵队,1945年8月由冀晋军区部队一部编成。司令员陈正湘,政委王平,参谋长唐子安,政治部副主任方国华;辖第3旅,旅长马龙,政委傅崇碧;第4旅,旅长陈坊仁,政委黄文明。
冀察纵队,也称为郭天民纵队,1945年10月由冀察军区部队一部编成。司令员郭天民,副政委刘杰,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参谋长易耀彩;辖第6旅(由冀察军区第1军分区第3、第25、第45团及新1、新3团编成),旅长萧应棠,政委龙道权;第7旅,旅长萧文玖,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水清;第9旅,旅长熊奎,政委黄连秋;骑兵旅,旅长陈宗坤,政委李光辉。
冀察纵队,也称为刘道生纵队,1945年10月由冀察军区部队一部编成。政委刘道生,参谋长萧思明;辖第8旅,旅长詹大南,政委刘国梁;第10旅,旅长马辉,政委严庆堤。
冀中纵队,也称为杨成武纵队,1945年9月由冀中军区一部编成。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林铁,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参谋长沙克;辖第11旅,旅长杜文达,政委廖鼎琳;第12旅,旅长贾士珍,政委周彪;第13旅,旅长兼政委王道邦。
晋察冀军区第2野战军,司令员萧克,第一政委程子华,第二政委罗瑞卿,参谋长彭寿生;下辖: 晋冀鲁豫第1纵队,也称为杨得志纵队,1945年10月由冀鲁豫军区部队编成,11月奉命挺进东北,到达热河时,因张家口被傅作义攻占,去东北的道路被阻,晋冀鲁豫一纵遵照中央军委命令调属晋察冀军区指挥。司令员杨得志,政委苏振华,副司令员曾思玉,参谋长芦绍武,政治部主任崔田民;辖第1旅,旅长杨俊生,政委邓存伦;第2旅,旅长尹先炳,政委戴润生;第3旅,旅长李东潮,政委陈云开。
热辽纵队,也称为黄永胜纵队,1945年11月由陕甘宁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1个团及热河部队编成。司令员黄永胜,政委朱涤新,副司令员文年生;辖第22旅,旅长欧致富,政委陈志彬;第27旅,旅长丁盛,政委韦祖珍;第30旅(由陕甘宁警备第1旅第1团及地方武装一部编成),旅长张德发,政委谢镗忠;混成旅,旅长王衍,政委李志明。
冀东纵队,也称为詹才芳纵队,1945年12月由冀东军区部队一部编成。司令员詹才芳,政委李楚离;辖第12旅,旅长刘水源,政委林茂源;第13旅,旅长萧全夫,政委李振声;第14旅,旅长何能彬,政委徐光华。
冀晋纵队,也称为赵尔陆纵队,1945年11月由冀晋军区和冀东军区各一部编成。司令员兼政委赵尔陆,副司令员韩伟、杨梅生,参谋长张开荆,政治部主任张平凯;辖第1旅,旅长李湘,政委曾美;第2旅,旅长黄方刚,政委覃国翰;第3旅,旅长赵文进,政委陈仁麟。
冀中纵队,也称为黄寿发纵队。1945年11月由冀中军区部队一部编成。副司令员黄寿发,副政委帅荣,政治部主任谭冠三;辖第1旅,旅长周仁杰,政委漆远渥;第2旅,旅长萧新槐,政委张如三。 晋察冀军区直属教导师,下辖教导第1、第2团和警卫团。
1945年12月,晋察冀军区两个野战军被撤销。其中晋察冀军区第1野战军指挥机构直接被撤销,所属部队直接隶属晋察冀军区指挥;晋察冀军区第2野战军指挥机构与冀热辽军区领导机关合并,改称为冀察热辽军区。
1946年6月,晋察冀军区恢复了野战军指挥机构,由萧克担任司令员,罗瑞卿担任政委,耿飚担任参谋长,潘自力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2、3、4共四个纵队。
其中原冀察军区冀察纵队改编为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郭天民,韩伟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向仲华任政治部主任。
下辖: 第4旅,旅长肖应棠,政委龙道权,副旅长许诚,参谋长陈焕,政治部主任郑旭煜。辖第10团,团长郑三生;第11团,团长黎光;第12团,团长杨森。
第5旅,旅长马龙,政委李水清;辖第13、14、15团。
第6旅,1947年2月,由原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改编为2纵第6旅;旅长盛治华,政委钟华农,参谋长苏锦章;辖第16/17/18团。
1946年12月初,晋察冀军区撤销晋察冀野战军指挥机构,野战部队归晋察冀军区直辖。
1947年5月,重建了晋察冀野战军指挥机关,司令员杨得志,第一政委罗瑞卿,第二政委杨成武,参谋长耿飚;辖第2、第3、第4纵队和炮兵旅约12万人。
1947年11月,晋察冀军区调整二级军区,组建新的纵队,在原有的三个野战纵队上又扩编了第1、6、7纵队,其中第6纵队为野战纵队,其他两个纵队为地方纵队。
四个野战纵队中,第2纵队下辖第4、5、6旅,由陈正湘担任纵队司令员,政委李志民; 第3纵队下辖第7、8、9旅,由郑维山担任纵队司令员,政委胡耀邦; 第4纵队下辖第10、11、12旅,由曾思玉担任纵队司令员;政委王昭; 第6纵队下辖第16、17、18旅,由文年生担任纵队司令员,政委向仲华。
1948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和晋察冀野战军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由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委;徐向前、滕代远、萧克分任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员;赵尔陆任参谋长,罗瑞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两个兵团共七个纵队。
1948年5月,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为华北军区第2纵队,隶属于华北军区第2兵团。
1948年8月,华北军区第2兵团调整建制:以第3、4纵队和2纵4旅及华北军区2个独立旅组建新的华北军区第2兵团;以华北军区第1、6纵及2纵2个旅组建华北军区第3兵团。
1948年11月7日,华北军区将所属第2纵队第4旅及独立第1旅、独立第2旅依次改称第22旅(旅长许诚,政委龙道权,副旅长兼参谋长郑三生)、第23旅(旅长赵文进,政委袁耐冬,副政委杨银声,参谋长杨百让)、第24旅(旅长阮平,政委史进前,参谋长沈敏);在河北省易县靠山村组成华北军区第8纵队,隶属第2兵团建制。
华北军区第8纵队,邱蔚任司令员,王道邦任政委,萧应棠任副司令员,蔡顺礼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第2纵队第4旅,其沿革情况是: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师——》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八路军独立第1师——》晋察冀军区第1支队兼第1军分区——》冀察纵队野战第6旅——》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第4旅——》华北军区第2纵队第4旅。
独立第1旅,1945年1月冀热辽军区第15军分区成立,赵文进任司令,杨文瀚任政委;1948年1月改编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5师,赵文进任师长,袁耐冬任政委;8月改编为华北军区独立第1旅。
独立第2旅,1948年9月,由热河、冀东地方队伍改编为华北军区独立第2旅。旅长阮平,政委史进前,参谋长沈敏,政治部主任张建纲。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华北军区第8纵队参加平津战役,会同兄弟部队在新保安地区全歼国民党军第35军,随后参加围困北平的战斗。
1949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北军区第8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隶属第19兵团,也就是原华北军区第2兵团。邱蔚任军长,王道邦任政委,萧应棠任副军长兼参谋长,王克斌任副军长,蔡顺礼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所辖第22、第23、第24旅依次改称第193、第194、第195师。
第193师,师长郑三生,政委龙道权,副师长兼参谋长杨森,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陈亚夫。
第194师,师长赵文进,政委袁耐冬,副师长李君南,参谋长杨百让,政治部主任国林之。
第195师,师长阮平,政委杨银声,副师长王志廉,参谋长沈敏,政治部主任张建纲。
1949年2月,华北军区第1、2、3兵团依次改称第18、19、20兵团,各兵团下辖军如下:
第18兵团:第60军(原第8纵队);第61军(原第13纵队),1952年7月撤编;第62军(原第15纵队),1952年7月撤编;
第19兵团:第63军(原第3纵队);第64军(原第4纵队);第65军(原第8纵队);
第20兵团:第66军(原第1纵队);第67军(原第2纵队);第68军(原第6纵队);
华北军区直属:第69军(原第7纵队),1949年3月撤编;第70军(原第14纵队),1949年7月撤编;
1949年6月,第65军随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建制,执行解放大西北的作战任务。
1951年2月,第65军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下辖第193、第194、第195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军长肖应棠,政委王道邦,参谋长阮平,政治部主任陈宜贵。
第193师,师长郑三生,政委史前进,副师长杨森,副政委钟云元,参谋长张英,政治部主任刘克宽。
第194师,师长赵文进,政委陈亚夫,副师长潘永堤,参谋长曾绍东,政治部主任刘绍先。
第195师,代师长李金时,政委杨银声,参谋长刘长仁,政治部主任张益三。
65军会同兄弟部队63军在铁原地区实施的阻击战,是朝鲜战争中一次相当残酷的战役,华北军区的部队打得非常出色。
1951年8月,65军担负保卫开城的任务。 65军第二任军长兼政委王道邦指挥65军在将近两年时间里,采取积极防御和持久作战的方略,大小战斗80多次,歼敌14300多人,取得了辉煌战果。王道邦被朝鲜誉为“开城保卫战的英雄将军”,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一级国旗勋章”。
1953年10月,65军凯旋回国,驻防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这是65军非常熟悉的地方,1945年我军夺取的第一个大城市就是张家口,就是由郭天民带着冀察军区的部队给夺回来的。
1960年10月,第65军第195师调归工程兵,成立为工程兵第102工区指挥9部。1961年6月改番号为工程兵建筑第52师。
l969年10月,工程兵第4工区改编为陆军第195师,隶属陆军第65军建制。这相当于是重建的第195师。
1981年9月,第65军参加了华北军事大演习。
1985年,第65军改编为第65集团军,下辖步兵第193师,第194师,第195师被撤销,所部编入炮兵第14师、坦克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备第3、第4师。另外, 原第69军第207师调入第65集团军。
1990年,以守备第4师为基础,加上守备第3师的一个团,组建武警北京市第2总队。是武警北京总队前身之一。
1992年,全军守备系统进行了调整,守备第3师撤销番号。
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北京军区进行了新一轮的精简整编,第194师和第207师改编为摩步旅,坦克旅改编为装甲旅。
2003年,北京军区迎来了自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后规模最大的精简整编,军区内第24集团军、第63集团军撤编,第27集团军、第38集团军、第65集团军得以保留。第24集团军撤销后,所部第70师、装甲第1师和摩步第196旅转隶第65集团军。第70师缩编为摩步第70旅,原65集团军第194旅、207旅和装甲旅撤销。
2011年,装甲第1师拆分成装甲第1旅和机步第195旅。195这个番号这是第三次被使用。
2012年,机步第195旅进驻朱日和充当蓝军旅,首任旅长周志国和政委杨中印。
2013年,机步第195旅脱离陆军第65集团军建制,改为北京军区直属。成为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蓝军部队。
2014年5月,在朱日和训练基地,进行了“跨越-2014·朱日和”实兵对抗系列演习。全军七大军区各挑选一支最精锐的陆军合成旅,与机步95旅所扮演的蓝军旅轮番鏖战。 195旅战术多变,打法巧灵活妙,在7场红蓝对抗中,取得了蓝军6胜1负的骄人战绩。195旅也从此一战成名。
2014年8月,65集团军第193师拆分成轻型机步第193旅和机步第194旅。其中194旅换装99坦克和04A步战车;193旅则换装轮式步战车、轮式自行榴弹炮和车载榴弹炮。
2016年2月,65集团军转隶中部战区陆军。
2017年4月,65集团军番号停用,成立第81集团军。 第81集团军隶属于中部战区,军部在河北张家口,沿用了原65集团军的军部。
第81集团军旗下共有12个旅,其中有六个合成旅:合成7旅、合成70旅、合成162旅、合成189旅、合成194旅、合成195旅;以及特战81旅、炮兵81旅、防空81旅、陆航81旅、工化81旅、勤务支援81旅。
合成第7旅,源自第27集团军装甲旅。
这个旅也不是27军的老部队,最早是组建于1968年的坦克7师,隶属于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部。
1983年,划归69军序列;
1985年,69军撤编后,转隶第28集团军;
1998年,第28集团军撤编后,坦克7师缩编为装甲7旅,转隶第63集团军;
2003年,63集团军又撤编,装甲7旅转隶第27集团军;
2017年,转隶新组建的81集团军,并从装甲旅改编为合成旅。
这个旅先后隶属于69军,28集团军,63集团军,27集团军,81集团军,可谓是在北京军区里面兜了个遍。最后能成建制保留,说明其战斗力相当被认可。
27军源自华东野战军9纵,是许世友聂凤智带出来的队伍,9纵是华野的头等主力之一。
28军源自华野10纵,宋时轮带的纵队,排炮不动,必是10纵,当年在华野序列中阻击能力是一等一的。按照粟裕大将的排名,华野六大主力是一纵,三纵,四纵,八纵,九纵,十纵。
63军和65军是同根同源,都是从晋察冀,华北军区出来的队伍。63军是华北军区3纵,郑维山是首任军长。
我军有过两个69军,第一个是华北军区7纵,这个69军在建国后不久就撤编了。1952年又在原23兵团的基础上重建了69军,董其武任军长。这个69军1985年撤编。
合成第70旅,源自原24军74师。
74师最早也不是24军的,而是25军的。也就是华东野战军7纵。
1949年2月,正式定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军74师,74师是25军的头等主力部队;
1952年7月,25军撤编,军部和73师调归空军,74师编入24军,75师编入23军;
1952年,74师随24军参加了抗美援朝;
1955年,74师回国,后转隶66军,驻防燕山脚下,被誉为“燕山雄师”;
1969年,74师重归24军,并于当年底改番号为第70师;
2003年,第24集团军撤编,第70师缩编为第70旅,转隶第65集团军;
2017年,第70旅由步兵旅改编为合成旅,隶属第81集团军建制。
25军源自华野7纵,24军源自华野6纵,是王必成带出来的纵队。六纵在华野序列里很特别,有的排名把六纵排进头等主力,而另一些排名则连前六也排不进去。无论怎么说,叶王陶是粟裕大将麾下最锋利的三把利刃,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合成第162旅,源自第54军162师。
54军来历很特别,前身是东野的两个纵队7纵和8纵。东野7纵后来改编为44军,8纵改编为45军,两个军合并后,组成了54军。
54军的三个师中,130师来自44军,134师和135师来自45军。135师当年就是八纵的头牌主力,师长丁盛胆大包天,在衡宝战役中该师孤军深入,以一敌四,横扫了桂系的王牌钢七军,从此就有了一个“猛虎师”的绰号;
54军成军虽然很晚,可在四野一群虎狼之师当中,战力一点都不逊色于其他那些老大哥。解放军几次对外作战,54军都没有缺席,抗美援朝,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54军都打得虎虎生威,战功赫赫,这份对外的战功,在解放军中也是头一份。
1969年,全军重排番号,54军的三个师分别改称160师、161师、162师;
1985年,改编为第54集团军,是解放军中三个快速反应重装集团军之一,另外两个是38集团军和39集团军,可见54军之精锐程度;
2016年,第54集团军转隶中部战区陆军;
2017年,54集团军撤编,“猛虎师”也被拆分,其中的485团沿用了162师的番号,扩编为合成旅,转隶第81集团军;而另外的两个团也扩编为旅,调往其他集团军。
合成第189旅,源自38军装甲6师和27军82旅的一部。
该旅是由原第38集团军装甲6师装甲22团和第27军82旅(此前为第28集团军摩步82旅)一部,共同组成的新部队;
2017年的军改中,合成旅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情况:1,师拆分为旅;2,团扩编为旅;3,新部队合并组建成旅。合成第189旅属于第三种情况;
装甲6师可是威名赫赫,当年堪称是解放军中最强大的装甲部队,也是全军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后来的合成旅之路,38军装甲6师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82旅原来是82师,再早叫28师,隶属于28军,也就是华野10纵。82师是28军的头号主力,长期驻防福建,是东南方向的一把利刃;
1969年,28军转隶北京军区,82师随军北上,驻防山西;
1998年,28集团军撤编,82师转隶第63集团军,并缩编为步兵82旅;
2003年,63集团军撤编,82旅转隶第27集团军;
2016年,北京军区撤编,27集团军转隶中部战区;
2017年,27集团军撤编,82旅的一部和装甲六师一部合并组成合成第189旅;82旅的大部则被改编为第81集团军的特战旅。
合成第194旅,源自65军193师。
这是一支原65军的老部队,不过番号是全新的,合成旅194旅的番号并不是来自于原65军的194师。
65军194师在1998年8月就被缩编为旅,2003年裁军时被撤编;
合成194旅其实是65军193师的一部分,193师也就是著名的“红一师”,是65军起家的老部队;
2014年,65集团军193师被一拆为二,改编为第193机步旅和第194机步旅,其中组成194机步旅的是原193师的579团和装甲团;
2017年军改,194机步旅与原65集团军装甲1旅的一部合编为合成194旅。
也可以说,合成194旅是81集团军序列中唯一一支真正源自老65军的部队。
合成第195旅,源自24军装甲第一师。
1960年10月,第65军第195师调归工程兵,改编为工程兵第102工区指挥9部。1961年6月番号改为工程兵建筑第52师。
l969年10月,工程兵第4工区改编为陆军第195师,隶属第65军建制。这个第195师等于是新建的,和之前的195师没有传承关系。
1985年,第65军改编为第65集团军,下辖步兵第193师,第194师,第195师被撤销,所部编入炮兵第14师、坦克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备第3、第4师。
2011年,第65集团军装甲第1师拆分成装甲第1旅和第195机步旅。195这个番号这是第三次被使用。
最新的195旅被改编为解放军中第一支专业化蓝军部队,常年驻在朱日和训练基地,被称为“朱日和之狼”,他们以“红蓝实兵对抗”的形式打遍全军无敌手,对战多场,只有一败,败给了16集团军的一个旅。195旅的旅长满广志因此也让各红军指战员“恨得牙痒痒”,每支红军的口号都是‘活捉满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