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驾崩后,小玄烨问父皇去哪了,孝庄太后:他,做和尚去了

是勇敢的永 2025-04-15 10:43:37
前言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的夜里,静悄悄的皇宫传出了一则惊人消息,24岁的顺治皇帝突然就驾崩了。

顺治皇帝年纪轻轻就没了,这一下整个国家都没了主事儿的人。这本该是让全国上下悲痛万分的国丧,可民间却传得五花八门。有人说他是得病去世的,还有人讲他出家当和尚去了。就这么着,顺治皇帝驾崩这件事竟然成了清初四大悬疑案之一。

小玄烨晓得父皇顺治皇帝驾崩以后,迷迷糊糊的他就问孝庄太后,父皇上哪去了。孝庄太后回他:“你父皇,出家当和尚去。”孝庄太后这话传到民间,老百姓可就更好奇了,顺治皇帝到底是咋死的,又到底去了哪儿?这可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

【顺治驾崩,事件逐渐扑朔迷离】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那天,顺治皇帝驾崩了,当时他才24岁。在那个把皇上当成天的社会里,这事儿绝对轰动了天下。

可清朝官方史书《清世祖实录》里,对于顺治皇帝驾崩的记载就只有寥寥几个字:“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这真的是很让人想不通。

按道理讲,皇帝死了那可是国家的大事,不管是咋死的,最后去哪儿了,都得有详细又真实的记录才对。可是顺治皇帝,这方面的记录少得可怜。而且民间咋还传出“顺治出家”这种说法了?这事儿就这么变得越来越神秘,让大伙都忍不住议论起来了。

有人讲,顺治帝活着的时候可喜欢董鄂妃了,可后来董鄂妃却很不幸地死了。董鄂妃一死,顺治帝就一直特别消沉,他对董鄂妃感情太深了,陷在里头出不来,最后因为太伤心就死了。

还有人讲,想当年顺治皇帝不当皇帝跑去出家了之后,孝庄皇太后得保住皇家的面子(毕竟皇帝出家这事儿对皇家声誉有损),于是就拿董鄂妃做文章,特意安排了皇帝殉情这么一出,就这么把大家给糊弄过去了。

朝廷公布皇帝驾崩之后,顺治皇帝的儿子小玄烨就问孝庄太后,自己的父皇去哪儿了。孝庄太后回他:“他,做和尚去。”这么模棱两可的回答,让顺治皇帝真正的死因愈发扑朔迷离了。

现在来看,这是当下流传最广的两种说法,可这都不是历史的真实情况,那顺治皇帝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六岁登基,顺治帝很痴迷佛教】

顺治皇帝六岁就当上了皇帝,打小就得承受一般人难以体会的压力,虽然是皇帝,看着光鲜,可心里头苦着。民间会流传顺治皇帝出家的说法,这也是有缘由的。

顺治皇帝尽管身为天子,管理着国家政务,可实际上他没多少实权。朝政大权大多都被他叔父多尔衮把控着,他在朝堂上差不多就是个“傀儡皇帝”。

顺治皇帝有着很强的野心和自尊心,这种越权摄政的情况让他痛苦得不得了。他的生母孝庄太后,为了稳定朝政,居然“下嫁”给自己的叔父多尔衮,这对年轻的顺治皇帝来说,简直就是说不出口的奇耻大辱。

还好,没过多久多尔衮就死翘翘了。这下顺治皇帝总算能亲政了。可他年纪轻轻的,为了把朝堂稳住,让内外都安定下来,那也是累得够呛,身心俱疲的。所以,一有空闲的时候,顺治皇帝就会出宫去放松放松。

他20岁那年,有一回出宫到南海子去玩。回宫途中经过宣武门的海会寺,身旁的太监撺掇他到庙里去瞅瞅。

顺治皇帝年少的时候,被太监一撺掇,玩的心思就起来了,然后就去寺庙了。到了寺庙里,顺治皇帝碰到了憨璞聪和尚,他俩聊得可好了。顺治皇帝从憨璞聪和尚的佛学理念里学到不少平常根本接触不到的哲学理论,这让顺治皇帝感觉从来没有这么放松过。

顺治皇帝回宫后,对佛学念念不忘,割舍不下。于是就把憨璞聪和尚叫到宫里,让他给自己传授佛法,还赐给憨璞聪和尚“明觉禅师”的称号。

受憨璞聪和尚影响,顺治皇帝对佛教越发痴迷,都快成半个出家皇帝了。顺治皇帝为表虔诚,还请玉林琇大师给他取了个法号叫“行痴”,电视剧里“行痴”这个法号就是这么来的。

顺治就算是皇帝,可在佛学大师跟前那也还是个“学习者”,所以,为了显示自己的诚心,他老是管自己叫弟子。

玉林琇大师瞧顺治皇帝这么用心钻研佛法,就把他叫做“佛心天子”。他俩在佛教方面的缘分可深,从这就能看出顺治皇帝对佛教是又虔诚又尊敬的。说不定,就是因为有佛教的慰藉,顺治皇帝在苦闷的时候才能排解一下。

【失去爱妃,心灰意冷想要出家】

顺治皇帝被帝王大业的动荡还有朝堂纷争的复杂弄得特别苦闷。就在这个时候,后宫里冒出来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把顺治皇帝的一生都给改变了。

那时候,顺治皇帝可迷董鄂妃了。为啥?董鄂妃特别单纯,在她身上,顺治皇帝根本看不到权力、争执这些东西。董鄂妃又真诚又善良,这让顺治皇帝体会到了妻子的爱。

董鄂妃照顾顺治皇帝那叫一个细致周到,顺治皇帝在她的照料下,都把朝堂上那些复杂事儿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俩人那是特别合得来,互相喜爱着,董鄂妃还为顺治皇帝生了孩子,这孩子可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可是好景不常在,董鄂妃生的小皇子身体太弱了,没过多长时间就夭折了。董鄂妃没了孩子,这对她来说就像晴天霹雳,她天天哭个不停,最后还是不幸去世了。

顺治皇帝失去了爱人后,就像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似的。他痛苦得要命,根本就不理会朝政了。他没了精神上的依靠,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也没心思去处理朝廷大事了。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皇帝给她办了一场特别隆重的葬礼。为了能让董鄂妃超度,顺治还请了好多高僧来做法事。等董鄂妃的后事都处理完了,顺治皇帝心里的防线也彻底垮掉了。

他找到了自己的佛学师傅玉林琇大师,对大师说道:“我心爱的董鄂妃已经不在人世了,我如今这身体,已经没力气支撑我处理朝政。”

原本有董鄂妃的安慰,我还能熬到40岁。可如今,我心里的依靠没了,我觉着我连30岁都熬不过去。”听顺治皇帝这话,就能知道董鄂妃的死对顺治皇帝而言,那就是个天大的打击。

【遭到拒绝,被迫留位续当皇帝】

顺治皇帝那时候可真是“一无所有”了,人生一下子就面临着超级大的危机。朝堂上的事儿处理得乱七八糟的,心爱的妃子又死得那么凄惨。他都已经被折磨到快要崩溃了,实在是撑不住了,就有了出家的想法。

于是,他就悄悄把自己在寺院的师弟溪森和尚给召来了,求师弟给自己剃度出家。可这事儿太大了,师弟哪敢自己拿主意,就把师傅请来了。师傅知道顺治皇帝想出家的想法后,气得大发雷霆,还放话要烧死溪森和尚,顺治这才不再提出家的事儿了。

可顺治皇帝不知道,他师傅给他讲解佛法,其实就是想保住自己在佛学界的地位和权威。

要是顺治皇帝真的出了家,那他自己的佛学之路可就彻底完了。所以哪怕可能会害了溪森和尚的命,师傅也得拦住顺治皇帝,不让他皈依佛门。

师傅跟顺治皇帝讲:“您可不能出家。您要是真出家了,您和佛祖该咋整?佛祖是往昔最为尊贵的佛,您是当下最为尊贵的佛,两位佛凑一块儿,这成啥关系了?”

要是都没有能让咱们真正祭拜的佛祖,那出家还有啥意义?再说了,您心里头有佛的话,就算不出家也能修炼心性。而且您还有权力,用这权力去救济天下苍生,对您来讲,这可就是最了不起的修行了。所以,我就劝您,踏踏实实地当好皇帝就成了。

顺治皇帝听了师傅的规劝,没办法,只能妥协,接着当他的皇帝呗。

顺治皇帝自己没能够亲自皈依佛门,可他也没有就此放弃走向归佛的道路。所以,他就派自己最信任的太监吴良辅代替他到寺庙里去当和尚了。

【出现分歧,究竟退位还是出家?】

正史记载,顺治皇帝亲自送吴良辅出家的时候,在路上不幸染上了天花。他赶紧回宫,可还是晚了。

要知道,清朝那时候的皇帝大多都来自黑山白水那地儿,他们是后来才进了中原当皇帝的。这中原的天花病毒,他们之前没接触过,就没有抵抗力。哪怕是皇帝那么尊贵的身份,也没扛住几天就死了。这就是后来官方说的,顺治皇帝24岁的时候因为天花去世了。

可是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这事儿还特别离奇。民间好多老百姓都不信顺治皇帝官方公布的死因,觉得这是朝廷编出来的瞎话,想要蒙骗大家,好掩护顺治皇帝出宫去当和尚。

就这样,我们能在野史《十叶野闻》里看到这样的记载: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皇帝心里很是郁结。有一天,顺治皇帝独自坐在殿前,偶然瞧见梧桐叶从树上落下来,一下子就有所领悟了。

对身边的人讲:“人这一辈子,就那么几十年,老追着名利的,啥时候是个头儿?我虽然是天子,当这个皇帝都十八年了,整天忙忙碌碌地追名逐利,啥时候才能满足?这世上的事儿就像浮云一样,一闪就过去了,过后再想,就跟嚼蜡似的,没啥意思。还不如好好去修行悟道,这才是最好的事儿。我小时候就有这想法了,现在经历了这么多事儿,也看透了人情世故,要是还不解脱,还等啥时候?”

有了这种念头后,顺治帝马上就把重臣召来,吩咐他们一定要好好辅佐幼主,尽到自己的职责。安排好朝廷的大事后,顺治帝抬腿就走了。

这时候,重臣觉察到顺治可不是在开玩笑,是真的有了出家的心思。于是一个个都赶忙劝顺治别走这一步,顺治看到这个情况,干脆穿上袈裟,戴上喇嘛帽,来表明自己出家的决心。

孝庄太后听到消息赶过来的时候,瞧着当时那情形,就明白顺治心里已经下了决心。于是她摆摆手,让那些朝臣都起来,还吩咐侍卫把顺治皇帝送去寺庙。这一路上,顺治就跟被押送的犯人似的,不管走到哪儿都有人在后边跟着。

到了五台山之后,顺治再也憋不住了,就打发随从跟他们一块儿回来了。

野史里讲,顺治确实有想出家的念头,可念头归念头,这可不代表他真就出家了。野史为啥觉得顺治出家了?主要就两点原因。其一,五台山现在还留存着好多宫里用的贵重东西,就这么推测是顺治留下的。

二是康熙当上皇帝以后,到五台山去过五次。顺治去五台山也许是为了找他爹。那些宫里的器具,可能就是顺治想出家的时候带到五台山去的。

可野史的说法毕竟有点牵强,不太靠谱,不能信。所以,要是想弄个明白,就得好好去正史里找找线索。正史里有关顺治到底是出家了还是得天花死了的记载,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世祖实录》里可是多次记载了顺治生病的情况。就像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一的时候,顺治皇帝都没去上朝;初二,就“上不豫”了,这就是说皇帝生病;到了初四,“上大渐”,意思就是皇帝病危了;初七日“上崩于养心殿”,也就是皇帝去世了。这些记录都反映了顺治皇帝后期的身体状况。要知道,实录是使臣修撰的关于皇帝的事实,可信度相当高。

第二点,顺治皇帝在病重快不行的时候,让翰林院的学士帮自己写遗诏。《王熙自定年谱》里有记载,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那天,顺治皇帝送吴良辅出家当和尚后回到宫里,就病得下不了床了。初六夜里,顺治皇帝把王熙叫到养心殿,对他说:“朕得了天花,怕是好不了。你仔细听朕的话,赶紧写诏书。”

于是,王熙就照着顺治的指示,一天写三次,写好后呈上去,再由顺治来确定。等遗诏的事儿弄完了,初七傍晚的时候,这人就去世了。

第三点:《玉林国师年谱》里有记载,顺治学佛的师父玉林琇和尚参加了顺治的丧礼,还亲眼看到顺治被火化。

正史记载得很明白,顺治不是出家了,他是得天花死的。

【结语:】

顺治生前的故事就很扑朔迷离,他还痴迷佛教,就因为这,民间才会流传顺治出家这种说法,还传出了“顺治离宫出走,为情伤神,遁入空门的故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