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四次封侯,六次封王,誓将诸葛亮左耳割下,却好酒误事的将才

是勇敢的永 2025-03-29 14:13:22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里,有个特别复杂的人物。他这一辈子,那是大起大落、充满波折。他先后四次被封侯,六次当上王。这人还放出豪言,说一定要割下蜀汉军事天才诸葛亮的左耳,想借此显示自己的军事本事。但这人太爱喝酒了,就因为这个,他的人生道路不断地走偏了。他是谁?就是曹操的儿子曹植。

《荣耀与放纵:从平原侯到临淄侯》

建安十六年的春天,朝堂上一片金光灿烂。汉献帝刘协穿着精美的龙袍,高高地坐在上面。在他跟前,曹植穿着很朴素的衣服,神态镇定自若。在这样特别有仪式感的场合里,献帝刘协把曹植封为平原侯,就为了表彰曹植的文学才华。大臣们一个个都向曹植投去了羡慕的眼神,可曹植,看起来一点都不在意,从他脸上可瞧不出多少高兴或者激动的样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曹植的爵位又往上升了,当上了临淄侯。在这个时候,朝廷给他的封赏那可老丰厚了。但是,曹植对这些外面得来的荣誉没太当回事儿,还是过着自己那种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他的穿着打扮还有行为举止,常常都不合贵族的规范,大多都是随着自己的心思来。

建安二十二年的某天,曹植驾着一辆很普通的马车,在洛阳的大街小巷里穿梭。他马车没有贵族常用的那种华丽装饰,看着跟普通百姓的车没多大区别。那天,曹植的马车经过热闹的市集,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过,最后到了皇宫附近。街道两边,老百姓看到曹植的马车都纷纷转头看,有的小声嘀咕,有的则好奇地盯着。

曹植的马车快到天子御道的时候,那守卫可严了。这御道,是专门给皇帝和贵族用的,平常老百姓和车都不许走。可曹植,根本没停,就那么直接朝着御道冲过去了。守卫一看,赶忙上去拦,结果曹植的马车就跟没想减速似的,一下子就冲进天子进出的司马门了。

门口的守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曹植这么大胆的举动惊到了。司马门可是皇宫的重要门户,那可是皇权尊严和威仪的象征,曹植这么做,显然是对皇权的极大冒犯。可曹植好像根本没把这些放在心上,他赶着马车就直直地冲出了门外,在扬起的尘土里,他的身影很快就从大家的视线里消失了。

这事儿在洛阳城可闹出了不小动静。皇宫的守卫们都在议论,有人觉得曹植那样做是在挑战皇权,也有人对曹植的随性、大胆挺吃惊的。消息没多久就传遍了朝廷,成了大家谈论的中心。曹植这么做,在有些人看来挺狂妄、不敬重皇权的,可也有人私下里佩服他有勇气、够不羁。

南中郎将遭遇失败:挑战与失落

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许都春风正吹,可曹操的府邸里气氛那叫一个紧张。曹仁被关羽给围起来了,这消息就像个超级重磅炸弹,把整个曹营都给震得不得安宁。就在这么个紧急时刻,曹操就打算让曹植当南中郎将还有征虏将军,给他安排了特别重大的军事任务。

在曹操的书房里,气氛特别沉重。他把曹植叫了过来,两人面对面地坐定。曹操直勾勾地盯着曹植,一脸严肃地讲:“植儿,这个任务对咱们曹家来说可是相当重要的,你得勇敢地站出来,把你的本事亮出来才行。”

曹植往曹操跟前一站,脸上没什么波澜,声音里带着点儿满不在乎:“父亲,我就会写写诗、作作文啥的,军事这事儿我怕是干不来。”

曹操皱着眉头,心里很清楚曹植文采相当厉害。可这一回,他要的是军事方面的本事。“你可是我的儿子,你有这能耐的。这既是对你的考验,也是曹家面临的考验。你必须得去。”

可是,曹植没接这个活儿。那天晚上,他跟几个好朋友一块儿喝酒玩乐,一直玩到很晚。酒桌上,曹植的朋友们都在谈论前线那紧张的局势,曹植却只是轻轻举起酒杯,好像对这事儿一点儿都不在意。

第二天一大早,曹操派来的人就到了曹植的住处,结果看到曹植还睡着,一身的酒气没散。来的人着急忙慌地把曹植叫醒,跟他说,得马上出发打仗去。

曹植在床边坐着,揉了揉眼睛,然后平静地和使者讲:“去告诉我父亲,这场战斗我不适合参加。”

使者又惊又愕地看着曹植,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将军居然能这么随随便便就放弃这样的机会。他赶忙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曹操。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黑得像锅底似的,那失望和愤怒全写在脸上了。他原本盼着曹植能借着这次机会好好证明一下自己,可曹植拒绝了,这对曹操的期望来说,简直是个超级大的打击。

在曹操的府邸里,他把谋士和将领都召集起来,商量应对的办法。讨论的空当儿,曹操叹口气,跟旁边的谋士讲:“我本以为植儿在这次危机里能站出来,哪知道……”

他的声音里满是失望与无奈。曹操心里明白,曹植的性子让他担不起这么重大的责任。这失望既是冲着曹植个人来的,也是对曹家的未来感到忧虑。

曹操最后决定撤掉曹植的职务,让其他将领来接手这个重要任务。曹植的所作所为,既体现出他随性的性格,也显露出他担不起重任的情况。

曹植:从临淄侯到鄄城王,堕落与救赎

曹操死了之后,曹丕就登基了,魏国的黄初年间也就开始了。这时候,曹植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起伏。有一回,曹植喝了酒,在自己的府里跟朋友们嗨到了大半夜。正玩得高兴,笑得开心的时候,突然有个皇帝的使者来了,还带来了曹丕的口谕。

使者就站在曹植跟前,一脸严肃地宣读皇帝的旨意。可喝得醉醺醺的曹植,不但没给人家应有的敬重,还一个劲儿地嘲讽、侮辱使者。这可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曹植这么干,那可真是对皇权大大的不敬。再后来,事情变得更糟了,曹植竟然动手打使者,一下子就把场面搞得大乱。

消息很快就被曹丕知道了。曹丕刚当上皇帝,听到这件事可气坏了。他马上就下命令,把曹植降成安乡侯,这就是要给曹植一个教训。曹植这么做,不光自己名声受损,对曹家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不过,时间一长,曹丕对曹植的态度就缓和了些。他知道曹植有才华,也对国家有贡献,就又把曹植封为鄄城侯,到最后还让他当上了鄄城王。在这个过程里,曹植虽然碰到了不少挑战和波折,可他一直改不了酒后失态的毛病。

鄄城王曹植,有一天在自己书房里写了一封上书。他在这封信里,对自己以前的那些行为后悔得不行。他特诚恳地在信里说,自己想为国家出份力,盼着能被重用,好把以前的错给弥补上。这封信里满满都是曹植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也把他想给国家做贡献的心思全给表达出来了。

曹植的信被送到皇宫,然后到了曹丕手里。曹丕正在御书房,他仔细地读着信,脸上没什么表情。曹丕晓得曹植特别有才华,可他也明白曹植的性子让他担不起大任。这时候,曹丕心里的挣扎就特别复杂,他一方面想给曹植个机会,另一方面又怕曹植不稳妥。

曹丕下了命令后,曹植就被召进皇宫了。兄弟俩在御书房里面对面坐着,气氛有点沉重。曹丕说:“你的信我看了,你的才华我当然知道。可你以前干的那些事儿,让我没法完全信你。”

之后,曹植虽说被安排了些职责,可他的日子过得还是不怎么安稳。在鄄城的时候,他一会儿展现出超棒的才华,一会儿又沉溺在酒色里了。曹植这样的生活状态,身边的人都摸不透他,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也变得更模糊了。

曹植的晚年:从雍丘王变为陈王

曹叡当上皇帝之后,曹植的命运又有了变化。他先是被改封成浚仪王,没过多久,就又变回雍丘王了。在这期间,曹植虽说名义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可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实实在在的政治或者军事方面的工作。

曹植写的这些信被送到曹叡的御书房里了。曹叡看了这些信以后,啥明确的回应都没给。曹植的请求好像没被曹叡当回事儿,曹植可沮丧了。他本想着能跟曹叡当面唠唠,可曹叡一直都没给他这个机会。

太和三年的时候,曹植又被改封了,这一回封他做东阿王。虽说名分上地位有了些变动,可曹植的实际状况没多大改变。他还是处在很被动的境地,并没有被真正重用。

在东阿的家里头,曹植,还接着搞他的文学创作,而且老是上书,把自己对当下政治局势的想法,还有对国家的那份忠诚,都给写上去。他在信里讲:“我这辈子,是犯了不少错,可我现在想彻底改正,给国家出份力。只要您肯用我,把孙权活捉了,再把诸葛亮给俘虏了,把他左耳割下来,那都是小菜一碟儿的事儿。”不过,他这些话还是没让曹叡心动。

曹植待在东阿王府的时候,看上去挺平静的,可心里满是才华没地儿使的挫败感。他每天都会在王府的书房里,一头扎进文学创作里,有时候也会看看地图,琢磨琢磨军事策略。他的府邸里堆了好多他写的书信和作品,但是这一切都没让他在政治舞台上摆脱被边缘化的命运。

东阿有一次朝会,曹植又把自己的请求提了出来。他站在大家跟前,扯着大嗓门儿说:“陛下,蜀汉和吴国对咱的威胁可是一天比一天厉害,臣想上战场,给国家出份力。”可曹叡就光听着,啥回应也没有。

没过多久,曹叡就打算把曹植改封为陈王,还赏给他陈郡四个县共三千五百户的食邑。这一决定,表面上好像是在提拔曹植,可实际上根本没给他什么真机会。

终章满是遗憾:曹植在郁郁寡欢中离世。

曹植成了陈王之后,在旁人眼里,他好像是权贵的一分子。可实际上,他的日子压根就没有表面上看着那么风光。为啥?就因为他以前干过的那些事儿,他的待遇可差了不少。他是藩王没错,但是,封地老是变来变去的,还动不动就降级。这样变来变去不稳定,曹植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就一天不如一天。

在陈王府里,曹植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平平淡淡又没啥意思。他住的地方虽说面积不小,可装修可简单了,没多少特别奢华的东西。曹植身边那些随从和仆人,虽然都在尽心伺候着,可他们也察觉到自家主人地位不一样了。曹植以前那些盟友和朋友,因为他地位变低了,也都慢慢跟他疏远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曹植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他身子慢慢变得虚弱,没了年轻时那股子活力劲儿。脸上,也满是疲惫,以前的锐气看不到。他的日常生活特别简单,大多时候都在书房里待着,偶尔才会走出府邸,到陈郡的山川间逛逛,找找灵感,寻求点慰藉。

曹植四十一岁那年春天的时候,他的病更重了。府里的医师和仆人没日没夜地精心照顾着他,可曹植的身体还是不见好。他心里明白自己没多少日子了,就开始安排自己的身后事。

曹植临死前特意叮嘱,自己的葬礼越简单越好,别搞那些奢华的东西,也别弄一堆繁文缛节。他这个要求,正体现了他一辈子的性格,那就是不拘小节,就想做真实的自己。

最后,曹植在四十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被葬在了东阿的鱼山,从此就和这个繁华的世界隔开了。他的墓地没多少装饰,不过这倒正合他生前的想法。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