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元帅特别欣赏韩愈祠堂前的一副对联,还老是吟诵。就像对联里说的“竟将残局付英雄”那样,叶剑英元帅这辈子老是充当“收拾残局”的角色。
叶剑英这辈子追随着孙中山,拥护毛主席,还匡护过邓小平。每每到革命的危急时刻,他总能扭转局势,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以一颗赤诚之心守护着革命胜利的成果。
今儿个,咱们就来瞧瞧毛主席给叶剑英元帅留下无声遗嘱的事儿。
【毛主席用手向叶剑英比无声遗嘱】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过了半年,到了7月6日的时候,朱德委员也突然因病离世。毛主席本来就生着病,看着老战友、老同志们一个个都比自己先走了,他的病情就变得更严重了。这就出现了《毛泽东临终前留给叶剑英一份无声的遗嘱》里所描述的那一幕。
毛主席弥留之际,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们一个接一个地排着队,来到毛主席的病床前,这就算是向毛主席作最后的告别了。委员们逐个从毛主席病床前经过的时候,毛主席没有一点反应,就那么紧紧闭着双眼。
然而,当叶剑英元帅来到毛主席病床前的时候,毛主席竟忽然微微睁开了双眼。毛主席辨认出眼前之人正是叶剑英元帅后,他的双眼瞬间不再像之前那般灰暗,久违的光亮闪现出来。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仿佛用尽了全身最后的力气挥动了一下手臂,像是在召唤叶剑英元帅。
毛主席在弥留之际,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想跟面前的叶剑英元帅说点啥。可当时叶剑英元帅心里满是悲伤,光顾着难过了,哪能注意到毛主席这么细微的动作。
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还没碰到极度伤心的事儿。叶剑英元帅可是堂堂正正的开国元帅,在战场上那叫一个英勇,杀起敌人来勇往直前,血都流了也不掉一滴泪,面对敌人的枪炮都没怕过。可就这么一位元帅,这时候却哭得满脸是泪,哭得都停不下来,结果就没能回应毛主席的召唤。
叶剑英元帅刚要走出病房的时候,毛主席突然就意识清醒了,朝着叶剑英元帅招手,这是想把正要出门的叶剑英元帅叫住。还好,毛主席身边的护士特别细心,瞧见毛主席的动作,马上就追着叶剑英元帅去了。
在休息室里可算是追上叶剑英元帅了,赶忙对他说:“首长,主席叫您!”叶剑英元帅一听这话,立刻就返回毛主席的病房了。
他在毛主席的病床前停住脚,然后俯下身,想离毛主席更近些,好能听清毛主席最后的嘱托。可这时候毛主席太衰弱了,嘴唇动了动,却啥声音也发不出来。
这样的毛主席,这样的情景,让叶剑英元帅不禁悲从中生。他紧紧攥住毛主席的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毛主席,就盼着能听清毛主席哪怕只言片语。可这个时候的毛主席,除了一脸痛苦的样子,还是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没办法了,毛主席最后只好在叶剑英元帅的手背上轻轻动了几下。叶剑英元帅看到这样,就只能走出毛主席的病房了,好让下一位委员同志能够进去探望毛主席。
毛主席想要跟自己说话的模样,还有最后的无声遗嘱,一直在叶剑英元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毛泽东临终前留给叶剑英一份无声的遗嘱》一文提到,从毛主席病房离开后的叶剑英元帅一直在琢磨:主席为啥特意叫我?还有啥要交代的?他在手背上用尽全力轻轻抖动,这是啥意思?这会不会就是主席留给他最后的无声政治遗嘱?主席到底想表达啥?仔细一寻思,毛主席无声遗嘱的意思也不难猜出来。
很早的时候,邓小平和陈云就托付王震,让他在各位老同志之间多多联络。就这样,王震就成了老同志们联络消息、议论“朝政”的联络员。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使得身体本就不好的毛主席病情又加重了。毛主席病重的时候,王震多次去见叶剑英元帅,他俩秘密交谈了好多次。
王震是谁?他为啥能在这么多革命老同志之间当联络员?这都是因为王震在过去的革命战斗里那可是个猛将,参加过上千次战斗。特别是在红军长征的时候,王震带着部队一次又一次冲破重重困难和敌人的围追堵截,还一直没忘发动群众,努力扩充队伍,等长征结束的时候,队伍人数都没怎么变。
毛泽东接见王震等红二方面军将领的时候,还夸奖他们:“从贵州出来,过乌江的时候,我们可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红二、红六军团就比较机灵,没吃啥亏。你们当初一万人出发,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折本,这可真是了不起的奇迹!”
再说当下,联络员王震特别受老同志的信任。有一次他去拜访叶剑英,他俩像往常一样谈了好长时间。
谈话的时候,叶剑英元帅就问王震:“首都附近有没有你熟悉的、靠得住的人?”叶剑英元帅这么一问,王震马上就想到了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30年的汪东兴。
当时汪东兴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还主管中央警卫部队,他可是王震在延安当警卫司令时的老部下。叶剑英元帅就问了:“你对汪东兴熟吗?”然后,王震就仔仔细细地给叶剑英元帅介绍了汪东兴的情况。
毛主席提议让汪东兴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这一职位。从这事儿就能瞧出来,毛主席特别看重汪东兴,还着力栽培他,而且也能明白汪东兴这人办事能力超强,政治觉悟也高得很。
叶剑英元帅知道了汪东兴的基本情况和政治信仰以后,专门对王震叮嘱道:“你可得和这个‘老部下’多联系联系,不管啥时候,都能说得上话才行。”此外,叶剑英元帅还告诉王震,要常到那些老同志那儿串串门,多听听老同志的想法。
叶剑英元帅交代之后,王震就说:“老帅您咋说我咋听,那我就做老帅的联络参谋吧。”就这么着,王震就当上了老同志之间的联络员了。
毛主席逝世三天之后,叶剑英元帅和汪东兴首次见面。叶剑英元帅早就通过“联络员”王震的介绍对汪东兴有所了解了。于是,一见到汪东兴,他就特别热情地说:“我过来看看你,顺便也想听听你对局势有啥看法。”
你整天忙个不停,可别把身体累垮了!还有好多事等着咱们去做……”在之后的工作里,叶剑英元帅又表现出了对汪东兴的信任。叶剑英元帅为啥对刚见面的汪东兴这么信任?这就得从汪东兴在毛主席身边30年的革命历程说起了!
1947年3月18日,中央离开延安转战陕北,汪东兴,就从中央社会部二室主任的岗位上调到毛主席身边,开始负责中央机关的安全保卫和服务保障方面的领导工作,当时的中央机关被称为“昆仑纵队”。打那时候起,汪东兴就一直没离开过毛主席,在毛主席逝世之前的这30年里,他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承担着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安全保卫任务,毛主席对汪东兴有多信任,这就不用多说。
汪东兴当时是农垦厅长,在江西的时候,他跑遍了全省70多个县,专门对“三农”工作展开调查研究,那收获可真是不小。
在毛主席的支持与指示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江西共大”)得以创办,主校设在南昌,分校有三十多个,遍布全省。“江西共大”办学三年的时候,毛主席对汪东兴的能力进行了夸赞,对他的政绩给予了肯定。应汪东兴的请求,毛主席还为“江西共大”写了一封五百多字的长信,用来表示鼓励和祝贺。
汪东兴在江西工作了两年半,经过地方实际事务的锻炼后,又被毛主席调回北京工作。这足以看出毛主席对汪东兴的信任和用心栽培。毛主席这么信任的人,政治信仰和觉悟肯定非常高,那对叶剑英元帅来说,当然是特别值得信赖的伙伴。事实也确实表明,汪东兴和叶剑英元帅配合得超棒,顺利完成了毛主席留下的无声遗嘱。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时,叶剑英元帅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操办毛主席丧事这件事上。
就在这个时候,历史又一次让叶剑英元帅站到了舞台中央。毛主席在生命垂危的时候,本想对叶剑英托付身后之事,可话到嘴边又咽下了,只是给叶剑英元帅留下了无言的遗嘱。不过,那天来看望毛主席的领导人不少,毛主席为啥单单给叶剑英元帅留下无言的遗嘱?这就得从叶剑英元帅革命的一生讲起了。
叶剑英元帅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孙中山先生,特别积极地拥护革命,还主动要求参加北伐。才三十来岁,他就当上了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很受领导的器重。
但是,当叶剑英察觉到蒋介石有背叛革命的心思后,就坚决反对蒋介石,经周恩来总理介绍,他投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怀抱。叶剑英反对蒋介石的时候,还激昂地讲:“蒋介石背叛了革命,我才反对他。不能因为他封我做师长,我就跟着他。我反对蒋介石,是源于我对革命的认识。”
另外,叶剑英对人民军队的建设可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毛主席就特别肯定叶剑英的功绩,夸他在大事面前脑子很清醒,还公开送给他两句话“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毛主席敢给叶剑英将军留遗嘱,就是瞅准了叶剑英将军遇大事不含糊的劲头。叶剑英落实遗嘱的时候,毛主席身边另一个特受信任的汪东兴也出了不少力。他俩前前后后密谈了四次,还把当时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华国锋给团结到一块了。就这么着,三个人齐心合作,把毛主席无声的遗嘱完成得那叫一个漂亮。汪东兴可没辜负毛主席对他的一番苦心教导,不愧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汪东兴晚年的生活特别平淡。在北京西单东边的一个胡同里,有个布置简简单单的二进制四合院,那就是汪东兴养老的地方。这时候的汪东兴,虽然依旧一直关心时政,可基本上对时政啥都不评价。除了接受党史机构和中央部门的采访,汪东兴是不会接受任何记者采访的,唯有对毛主席的感情,一直到死都没变过。
【结语】退休后的汪东兴,日子那叫一个自在逍遥,就像闲云野鹤似的。他有空的时候就和华国锋见个面,然后畅快地聊天。只要情况允许,不管是毛主席诞辰还是忌日,汪东兴都会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其他大部分时间,汪东兴就在各处游玩,还用笔墨把以前和毛主席在一起的日子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