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赵州:侵华日军镜头里的赵县城门、大小石桥和柏林禅寺

风吹草语吖 2025-02-06 17:45:51

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的赵县,古称赵州,是石家庄的下辖县。赵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历史典籍中,便已有所记载。

永通桥坐落于赵县西城门外 ,通过桥北端的门洞可前往西城门。永通桥横跨冶河,始建于唐代宗永泰年间。因其外形与名扬中外的赵州大石桥永济桥相似且规模较小,而为称小石桥。

赵县有四座城门,分别为:东门升华门,南门临洨门,西门澄波门和北门拱辰门,四门皆为“重关双阖”。图为澄波门的瓮城城门,门旁建有碉堡,墙上贴着欢迎日本大佐的汉奸标语。一辆满载粮食的日本卡车正在驶往永通桥。

一九三七年二月,赵县的基督教教众在北门外送别瑞典神召会传教士柯励生时的景象。画面中聚集了很多人,有的是信徒,有的则是凑热闹的。他们所打的条幅上写着:赵县全召会圣徒欢送柯牧师全家荣旋大会。

赵县的南侧城门临洨门,因南城墙毗邻洨河而得名。日本人侵占赵县后,在城门洞上面挂了一排的小膏药旗,并有持枪士兵在巡逻站岗。

从现存的城门图片分析,当年赵县的四座城门的建筑风格是两两对应的,东、西两门的造型接近,南、北两门样式相似,北门升华门的规模要比南门临洨门大很多。

这是赵县伪县长夫妇和日本军官在县公署内的合影。伪县长戴眼镜,头发梳理的十分整齐;他的老婆穿着旗袍,模样也标致。只不知这两个看似温文尔雅的家伙,怎么就心甘情愿地做了日本人的走狗。

这是赵县刚刚解放时县政府的门前景象,基本还保留着日伪侵占时期的样子,大门左右建有两个小型的碉堡形的防御工事。

在赵县城外交通要道口站岗的日本兵,手里端着长枪。身后的石碑上,写着“八路军是世界人类之公敌”的字样,可见当年鬼子对在周边活动的八路军之仇恨程度。

图中的桥梁为日本人拍摄的赵州古桥安济桥,俗称大石桥。这是从东北方向看到的景象,大桥南端类似城门的建筑是关帝阁,来往的行人车马都必须穿越下面的门洞才可过桥。

安济桥横跨于城南的洨河上,始建于隋代,全长近六十五米,是一座名声遐迩的敞肩式大型石拱桥。 图为1933年,梁思成和莫宗江(右)在考察安济桥时的留影。

柏林禅寺是古代燕赵地区的佛教中心,坐落于县城东南角。这座千年古刹始建于汉献帝时期,古称观音院,元代时更名为柏林禅寺并一直沿用至今。

柏林禅寺的赵州塔,建于元朝天历三年(1330年),是为纪念一百二十岁在此圆寂的禅宗大德赵州从谂禅师(778~897)而建,造型古朴典雅,雕刻技艺精湛。

历史上,有多位高僧在柏林禅寺内修行。除了唐朝的赵州禅师外,还有宋代的归云老人、元代的月溪禅师等。图中的两座坟墓是在两座僧人的墓冢,坟头造型犹如僧帽一般,很有特色。旁边立有精美的碑亭。

图中的陀罗尼经幢坐落于赵县城内南大街与石塔路交叉口,这里是开元寺的旧址所在地。陀罗尼经幢始建于北宋景佑五年(1038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早在1961年,便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