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空冷涡和地面系统影响,4月中旬我国天气剧烈变化!当前强冷空气虽将收尾,但东北雨雪仍在持续,多地气象预警齐发。未来气温先回升后下降,17日成为天气转折点,江南华南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过程。本文全面解析近期天气走向,帮您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强冷空气即将收尾,但多重天气影响仍在持续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影响我国的强冷空气活动即将进入尾声,气温止跌回升。然而,冷空气带来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退,多个省份仍面临大风、雨雪等不利天气。中央气象台13日18时发布的大风黄色预警指出,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及东北地区北部和西部等地有5~6级大风,阵风7~9级,局地阵风可达10级以上。特别是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山西中南部、北京西部山区、山东半岛等地区风力最强。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东部海域风力更为猛烈,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北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其中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10级、阵风11~13级。如此强劲的风力将对海上航行和沿海生产活动带来严重影响。

东北地区暴雪持续,积雪厚度惊人
在强劲冷空气影响下,东北地区的雨雪天气依然强盛。特别是高空冷涡+低空低涡+地面气旋的深厚涡旋组合,使得吉林东部等地雨雪强度同期少见。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预计4月13日20时至4月14日20时,辽宁中东部和西北部、内蒙古东南部以及青海南部、西藏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降雪量达5~15毫米。这些地区新增积雪深度将达3~5厘米,局地可达10厘米以上,对交通出行和电力设施造成不小影响。
从雨雪实况来看,昨晚到今天,东北的雨雪天气依然强盛。内蒙古中东部、吉林中南部、辽宁、河北西北部、山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或暴雪;吉林东部出现雨转雨夹雪或雪,累计降水量有20~40毫米,雪量相当可观。预计后天东北的雨雪将逐渐结束,但短期内积雪融化缓慢,道路湿滑情况仍将持续。

风、雪、雾、沙四大预警齐发,多地天气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气象台13日发布了四大气象预警,分别为大风黄色预警、暴雪蓝色预警、沙尘暴蓝色预警和大雾预警,这标志着我国多地天气复杂多变。除了上述的大风和暴雪外,沙尘天气也是当前影响范围广泛的一个天气因素。
昨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和沙尘天气,沙尘最南入侵到广西、广东境内,是今年以来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强劲的大风席卷了我国北方地区,平均风力达到5级以上,阵风风力普遍达到8~10级,内蒙古赤峰、宁夏银川、山西长治、北京门头沟、天津蓟州、河北丰宁和承德、河南安阳、吉林延边局地风力惊人,达到13~14级。
预计今天,新疆南部、甘肃东北部、宁夏中南部、四川盆地东部、重庆大部、贵州东北部、湖北中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大部、广东西部、海南岛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扬沙或浮尘天气。长江以南大部地区仍将受到沙尘侵扰,最南可影响到海南岛,请公众外出时注意防护。

重要转折:短暂"休战"后新一轮降雨即将来袭
天气变化往往有其规律,在经历了这轮强冷空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短暂的3天"休战期",但新的降雨过程已经在酝酿中。气象预报显示,17日将是一个重要的天气转折点。届时,随着高原地区的降水逐渐东移,降水将波及西南地区和江南、华南等地。
下周17日以后,南方的阴雨将显著增多,而且对流天气也会增强,局地将有暴雨和强对流天气。不仅如此,华北一带在18日前后也将经历一次短暂的降雨过程。这次降雨过程将以两波形式先后到达:首先是高原降水东移影响西南和江南;随后是新的降水系统影响华南和华北,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暴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