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大型对撞机这个问题,中科院院士王贻芳赞同,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反对

娱乐小呆瓜记[已注销] 2022-07-22 09:29:49

关于我国建造大型对撞机这个问题,中科院院士王贻芳表示赞同,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院士却持相反观点,强烈的表示这是在为外国做嫁衣,那么你更支持谁呢?其实这个问题不只是在中国物理界,在全球物理界都是一个十分具有争议性的一个话题。在了解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对撞机,对撞机简单一点说就是一个加速器。他通过对不带电的粒子进行加速,当他们的速度到达一定的峰值的时候,就让他们产生对撞,对撞后就会产生一些碎片,通过这些碎片就能研究更加微观的粒子。对于建造对撞机这个事情,杨振宁院士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阐述自己反对的观点,总共可以概括为7个点。

第一,投入的资金太多了。根据初期的估值,建造对撞机可能需要200多亿美元,而再看看国外建造对撞机的经验,建成之后后期的运作维修等还会花费一大笔的钱。第二,中国每年对科研事业的投出资金是有限制的,如果将钱花费到建造对撞机上的话,其他的科研事业就会受到影响。第三,我国目前处在发展中阶段,相比建造大型对撞机来说,更重要的是将精力投放到教育及医疗等方面。第四,如果对撞机真的建造成功了,但是在短期的三五十年里,他可能不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多大的影响。第五,中国研究高能物理的人才比较少,到时候会有很多国外的科研人员加入,到时候占据主导地位的可能就是国外的科学家,到时候,我们就是在给外国人做嫁衣。第六,我们在高能物理科学研究领域不会再有新的发现了,如果花大量的钱去做一个不确定有没有结果的事情实在是浪费。第七,我们现在即使不建造对撞机,也能将高能物理发展起来,一方面是寻找新的加速器原理,另一方面就是寻找美妙的几何图形。

杨振宁院士说的这些观点确实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王贻芳院士对杨振宁院士的每一个观点都提出了反驳。第一,针对投入资金太多,王贻芳院士表示建造对撞机是分阶段花钱的,第一阶段需要几百亿人民币,第二阶段在需要几百亿人民币。但是这几百亿要说的是也不是一下子拿出来的,是分几十年拿出来的,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还是可以承担得起的。第二,我国的科研经费和其他国家的占比不同,而且大部分都是花在了买进国外的精尖仪器上,但是建造对撞机会将大部分钱花到自己身上,也不会影响其他科研的发展。第三,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依旧可以同时发展当下以及未来,我国如果建造成了对撞机,就可以吸引国外的学者,培养中国的人才。第四,通过之前的各项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超前的研究都会产生一些先进的技术,除此之外,对撞机的建造成功还会使我国的科研技术在世界上领先。

第五,在多年前,我国的高能物理在特别艰苦的条件下就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就证明中国还是很有实力的。第六,对撞机的建造成功不仅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对我国以后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第七,这两个方向距离现在的研究水平差距较大,不一定合适物理学的发展。其实两位教授说的都有道理,其实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只要是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能够促进未来发展的都是正确的,那么你更支持哪位院士的观点呢?

0 阅读:111
评论列表
  • 2022-07-25 12:08

    爱国的都喜欢自己国家掌握强大技术,某些人是生怕我国太早掌握技术…当然支持王院士啦

  • 2022-07-24 22:06

    郑国渠

娱乐小呆瓜记[已注销]

简介:喜欢娱乐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