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评论:可以批评全红婵,但不能以最犯贱的方式

大拿说车 2024-08-16 19:19:24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舆论的力量无比巨大,它既能成就一个人,也能轻易地毁掉一个人。近日,《南方日报》记者朱XX对跳水奥运冠军全红婵的批判,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他的大胆言论——“人生不完整”、“不爱学习”、“疯疯癫癫”,“不跳水以后像白痴一样”——无疑是在挑战公众的底线,成功找骂并引发众怒。然而,在这场看似一边倒的舆论风波中,我们真的了解全红婵吗?朱XX的批判又是否站得住脚?

我们不得不承认,朱XX的观点并非首创。事实上,每当中国体制内的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欧美媒体总是习惯性地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评价他们:“只知道训练比赛的金牌机器”,“没有爱好没有休闲没有思想没有个性”,“离开这项运动他们与世界完全脱节”。这种论调早已屡见不鲜,而朱XX此次不过是换了一种更加粗鄙的语言,将这种偏见重新包装后抛出,颇有几分“里应外合”的意味。

全红婵,这位年仅17岁的小姑娘,她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而纯粹。她拥有奥运冠军的光环,但更令人动容的是她真实、质朴的一面。粉丝们喜欢她,正是因为她的那份稚气未脱和闪亮的童心。然而,在朱XX的笔下,这些美好的品质仿佛都变成了缺点。不会英语、不擅长与老外交流、跳水之外缺乏特长,这些在他看来都成了全红婵的“罪过”。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用“白痴”这样的词汇来表达对全红婵未来的忧虑。这种偏见和恶意,让人不禁为这位小姑娘感到心疼。

全红婵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她对跳水的热爱和执着。她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换来了在赛场上的辉煌成绩。至于文化课的缺失,这难道不是很多运动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吗?谁又能规定运动员一定要掌握英语,一定要谈吐不凡?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努力,而不是用一套固定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

朱XX的批判方式无疑是让人反感的。他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出身贫寒的全红婵进行挑三拣四。这种语气和态度,让人不禁想起了电视剧里那些嚣张跋扈的大太监。正是这种阴阳怪气的言论,激起了广大网友的愤怒。在他们看来,全红婵是凭借一技之长在底层奋斗的典型励志人物,她理应得到理解和尊重。

或许,朱记者的初衷是为全红婵好,但他的方式却让人难以接受。如果他能换一种更加温和、推心置腹的方式,或许效果会完全不同。毕竟,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前提是,这些建议必须是以尊重和理解为前提的。

回顾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游泳队遭到了西方多家媒体的有组织有预谋的污名化。然而,我们的游泳记者们却显得有些软弱无力,没有站出来进行有力的反击。这不禁让人想到,如果《南方日报》记者能把对全红婵指点江山的嚣张劲头儿用到对抗欧美敌对媒体上,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全红婵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运动员形象:她有着辉煌的成绩,也有着不足和缺陷;她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压力。我们应该给予她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用偏见和恶意去评判她。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都值得被尊重和肯定。

全红婵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她对跳水的热爱和执着。她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换来了在赛场上的辉煌成绩。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热爱体育的人,也让我们看到了坚持和努力的力量。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她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让她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闪耀光芒。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整个社会对于运动员的认知和态度。运动员也是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我们不应该用一套固定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而是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支持运动员,让他们在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全红婵的故事上来。这位年仅17岁的小姑娘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赢得了奥运冠军的荣誉,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坚持和努力的力量。同时,她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压力,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尊重。让我们共同期待她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闪耀光芒,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的荣誉和骄傲。

0 阅读:34

大拿说车

简介:爱汽车爱生活,谢谢大家支持